廣華-KY(1338)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廣華-KY(1338)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與IR Trust共同舉辦之「2025關稅重構與全球產業投資新機遇」論壇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廣華控股 (1338) 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提供了廣華控股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營運實績、核心技術、市場佈局及未來展望。整體觀點而言,廣華控股在技術研發與市場戰略佈局上展現積極的轉型與創新能力,特別是在汽車飾件的表面處理、電裝工藝及專利技術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並積極拓展中國電動車市場及全球據點。然而,公司近年來的財務表現卻呈現顯著的下行趨勢,尤其在營收、營運獲利及償債能力方面面臨挑戰,部分原因來自外部不利因素及營運費用的上升。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短期內,公司持續惡化的財務數據,特別是連續虧損、流動性比率下降及利息保障倍數轉負,可能對股價構成利空壓力。市場可能對其獲利能力及財務穩定性產生疑慮。
  • 長期而言,廣華控股深耕新能源車客戶、掌握關鍵技術、以及全球化的佈局策略,若能有效轉化為訂單增長並改善獲利能力,則具有潛在利多空間。特別是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強勁增長及公司與主要電動車廠的合作,有望成為未來營收增長的驅動力。然而,投資人需密切關注其策略執行成效及財務數據是否能止跌回升。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偏向負面。2025年上半年財務表現持續惡化,月營收年增率亦呈現下滑。儘管有新客戶訂單,但尚未反映在整體營收與獲利上,短期內恐難見顯著改善。
  • 長期趨勢:有機會轉為正面,但面臨挑戰。公司轉型聚焦新能源車及智慧化飾件,並積極拓展墨西哥、日本及韓國市場,符合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的大趨勢。其核心技術和專利儲備是未來發展的基礎。若能有效控制成本、優化營運費用,並將技術優勢轉化為規模經濟效益,長期成長可期。然而,新廠區整合、原材料垂直整合及新市場拓展均需時間發酵,並可能帶來額外成本壓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財務風險:密切關注公司的營收、營業利益率、淨利率及EPS是否能止跌回升。特別是利息保障倍數轉負,需留意未來償債能力。
  • 營運費用控制:儘管毛利率相對穩定,但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攀升是導致虧損的主因,需觀察公司是否有有效控管費用的策略。
  • 新訂單轉化成效:儘管報告指出多款自主品牌暢銷車款已於2024年Q4開始交貨,但2025年上半年的營收仍持續下滑,投資人應追蹤這些新訂單對營收和獲利的實際貢獻。
  • 新能源車市場滲透:雖然中國及全球電動車市場前景看好,且公司積極佈局,但市場競爭激烈,廣華控股能否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維持競爭力並擴大市佔率,是關鍵。
  • 匯率與一次性損益:2025年上半年受匯率及一次性損益影響,若未來仍有類似事件,可能對獲利造成波動。
  • 股價波動:鑑於當前財務狀況不佳,股價短期內可能承壓。對於散戶而言,進場前應謹慎評估風險,並觀察後續財報表現。

廣華控股法人說明會重點摘要

公司概要與技術優勢

  • 公司基本資訊:廣華控股成立於2009年12月8日,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8.38億元,員工人數2,327人。公司採集團式營運,專注於汽車飾件的開發與製造,提供汽車科技工藝最佳解決方案。
  • 核心競爭力:具備高度垂直與水平整合的生產能力,深入精細的製程技術與持續創新能力,以及客戶高度的QCD(品質、成本、交期)信賴度。公司在全球設有研發生產據點,致力於提升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並推動綠色技術與產業永續發展。
  • 國際認證:通過世界三大汽車公司認可的QS 9000品質認證,以及涵蓋美、德、法多重審核標準的ISO TS16949全球市場公認標準。
  • 全球佈局:據點遍布中國大陸(東莞、武漢、湖南、襄陽、開封、模諾、蘇州等)、台灣、墨西哥、北美、日本與韓國,顯示其全球化的供應鏈與市場覆蓋能力。
  • 核心技術:
    • 表面處理技術:涵蓋既有技術(真空熱轉印、熱燙印、噴漆、水轉印、電鍍)與EPF創新表面處理(金屬膠膜、多色膠膜、真木/真鋁;印刷、光學、蝕刻、3D鐳雕)。技術優勢在於完善表面處理、提升外觀/材質/品質/環保性能、客制化應用設計及持續提供降本方案。
    • 電裝工藝:整合光學、軟韌體、機構、熱流、電子及Mini LED/LED創新封裝等六大核心技術,以實現產品差異化與客制化設計。具備設計全新內飾觸控振動、氛圍燈、地圖燈、車燈及發光標牌的能力。
    • 色彩紋理設計能力與資源整合:提供多樣工藝技術(如PU油漆、電鍍、水轉印、IMD/INS、真木/真鋁等),並開發原材料、膠膜紋理式樣設計及新工藝(EPF雷雕工藝紋理設計)。與多家膠膜、塗料、電鍍及真木/真鋁廠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 產品設計能力:涵蓋從色彩紋理設計、加飾件結構、照明件模組、電裝模組設計到CAE分析、產品驗證及生產技術開發的全方位能力。
    • 自有專利技術:擁有77項專利,包括18項發明與59項實用新型,涵蓋環保加飾、智能氛圍燈及車內外照明應用,顯示其在技術創新與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實力。例如,MINI LED發光標牌具優越均光性,廣華尾燈相較傳統尾燈可減少50%功耗與厚度。

營運實績與主要趨勢

以下將根據報告中的數字、圖表與表格,詳細分析廣華控股近年來的營運實績與主要趨勢。

財務資訊 (2021-2025 H1)

項目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H1 ( annualized) 趨勢描述
銷貨收入 (千元) 7,314,879 7,344,840 5,761,288 5,087,625 2,528,274 (約5,056,548) 2021至2022年持平,但2023年起顯著下滑,2025年H1的銷貨收入若維持趨勢,全年將與2024年持平或略為下滑。此為利空
銷售毛利 (%) 21% 20% 22% 22% 22% 毛利率在約20-22%之間相對穩定,顯示產品本身的價值及生產成本控制能力尚可。此為中性偏利多
營業費用 (%) 18% 18% 21% 24% 25% 營業費用佔銷貨收入比重逐年攀升,是導致營業利益惡化的主因。此為利空
營業利潤 (千元) 253,500 209,985 44,412 -90,179 -61,357 營業利潤自2021年起持續下滑,並於2024年轉為虧損,2025年H1虧損持續擴大。此為顯著利空
稅前淨利 (千元) 451,863 209,361 -119,371 13,390 -157,080 2023年轉為虧損,2024年因業外收入略為轉正,但2025年H1再度大幅虧損。此為利空
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 (千元) 339,066 136,329 -164,316 -95,049 -174,784 自2023年起持續虧損,且虧損幅度在2025年H1進一步擴大。此為顯著利空
稅後EPS (元) 4.04 1.63 (1.96) (1.14) (2.13) 與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趨勢一致,EPS自2023年轉負且持續惡化。此為顯著利空

財務比率與經營績效 (2021-2025 Q2)

項目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Q2 趨勢描述
營業毛利率 21.05% 20.36% 22.12% 22.23% 22.44% 維持在20%以上,相對穩定甚至略有提升,顯示產品獲利能力基礎仍在。此為中性偏利多
營業利益率 3.47% 2.86% 0.77% -1.77% -2.43% 持續下滑,並於2024年轉負,2025年Q2虧損擴大,顯示營業費用侵蝕獲利嚴重。此為顯著利空
稅前淨利率 6.18% 2.85% -2.07% 0.26% -6.21% 2023年轉負,2024年因業外收入略微好轉,但2025年Q2再度大幅惡化。此為利空
稅後淨利率 4.79% 1.86% -2.85% -0.90% -6.66% 與稅前淨利率趨勢一致,2023年轉負且2025年Q2持續惡化。此為顯著利空
流動比率 185% 215% 179% 169% 149% 自2022年高峰後持續下滑,顯示短期償債能力趨於惡化。此為利空
速動比率 155% 174% 152% 143% 124% 自2022年高峰後持續下滑,短期流動性亦呈現下降趨勢。此為利空
負債比率 44% 39% 43% 40% 43% 波動不大,但維持在40%以上,顯示公司財務槓桿較高。此為中性
利息保障倍數 10.22 3.62 0.2 1.09 -1.01 自2021年起大幅下滑,並於2025年Q2轉為負值,表示營運獲利已不足以支付利息,財務風險極高。此為顯著利空
存貨周轉率 4.16 4.55 4.30 4.05 5.30 2025年Q2顯著提升,顯示庫存管理效率有所改善。此為利多

盈虧狀況分析 (2025 H1)

  • 稅前淨損:2025年1-6月錄得新台幣157,080千元的稅前淨損。
  • 匯率損失:因披索兌美元及台幣兌人民幣的匯率變動,產生總計新台幣90,994千元的匯率損失。報告中指出外幣資產貶值,外幣負債升值,進一步侵蝕獲利。此為利空
  • 其他損失:包括可轉債選擇權評價損失16,149千元、溪頭廠搬遷報廢損失11,727千元,以及川普2.0關稅13,208千元,總計132,077千元。這些一次性或政策性因素均對上半年獲利造成負面影響。此為利空

銷貨收入產品組合 (2021-2025 Q2)

  • 轉印件與塗裝件:這兩項產品是廣華控股的「關鍵技術與獲利主軸」,合計佔營收比重約65-70%,顯示公司營收主要來自於其核心的表面處理技術產品,此佔比相對穩定。此為中性
  • 模具:佔比最低,波動較大,約2-6%。
  • 成型件:約佔21-24%,維持穩定。
  • 其他:佔比從2021年的10.44%下降至2025年Q2的4.92%,顯示公司業務可能更趨向核心產品。此為中性偏利多

主要客戶與客群演變

  • 2025年上半年營收客戶類型:日系車企佔比最高(48%),歐美車企佔22%,中國自主品牌佔28%。
  • 客群演變趨勢:
    • 日系車企:佔比從2021年的65.14%顯著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7.85%,顯示對日系客戶的依賴度正在降低。此為中性偏利空(因原大宗客戶佔比下降)。
    • 中國自主品牌:佔比從2021年的14.74%大幅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8.03%,顯示公司積極拓展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成果。報告特別指出「多款自主品牌車廠之暢銷車款,已於2024年第四季起陸續開始交貨」,這是未來營收增長的潛在動力。此為利多
    • 歐美車企:佔比在20-25%之間波動,維持相對穩定。此為中性
  • 4-8月單月營收同比:2025年的月營收線(藍線)持續低於2024年(橘線),顯示短期營收仍面臨較大壓力,尚未見到明顯回升。此為利空
  • 主要客戶範例:公司與豐田(漢蘭達)、比亞迪(唐、多車款)、領克汽車(領克900)、長安汽車(CS75)、日產(N7純電車)等領先車企合作,提供門板、飾條、車載冰箱、喇叭邊框、發光車標及智慧座艙飾件等,展現其在高階、智慧化及電動化飾件領域的技術實力與市場地位。特別是為日產N7純電車提供多種電裝飾件,顯示其在新興電動車項目中的重要性。此為利多

轉型成果:中國汽車市場與主要車型

  • 廣義乘用車銷量同比:2025年1-7月,廣華控股所供應的客戶中,比亞迪(+26.0%)、吉利汽車(+48.7%)、奇瑞汽車(+15.9%)、長安汽車(+8.1%)、上汽通用五菱(+60.2%)、長城汽車(+3.2%)、一汽豐田(+16.6%)等中國自主品牌及部分合資品牌銷量呈現強勁增長。此為利多
  • 7月最受歡迎的TOP 20大車型:廣華控股有供貨的車型表現不一:
    • 吉利星願 (+8.3%)、日產軒逸 (+7.7%) 銷量增長。此為利多
    • 比亞迪海鷗 (-25.3%)、比亞迪秦PLUS DM (-24.2%)、吉利星越L (-19.9%)、比亞迪秦L DM (-27.3%) 等車型銷量下滑,但需注意比亞迪和吉利整體品牌銷量仍強勁增長。此為中性偏利空

市場預估與未來佈局

  • 中國汽車市場銷量:預計2025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達到3,29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NEV)預計達到1,600萬輛,顯示新能源車是市場的主要增長引擎。此為利多
  • 主要品牌車企2025年目標:廣華控股的眾多客戶,特別是中國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車品牌,都設定了積極的2025年銷售目標(例如比亞迪500萬輛、奇瑞300萬輛、吉利271萬輛、華為智選100萬輛、蔚來銷量翻倍等),這些雄心勃勃的增長目標對廣華控股未來訂單的增長構成強勁支持。此為顯著利多
  • 全球汽車市場預估:預計2025年全球總銷量8,960萬輛(年增1.7%),其中純電動車銷量預估1,510萬輛(年增30%,市佔率16.7%),顯示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趨勢明確。此為利多
  • 未來佈局策略:
    • 掌握關鍵技術:持續在核心技術領域深耕。
    • 降本增效:提升營運效率,控制成本。
    • 突破既有客群:拓展新的客戶群。
    • 產品差異化與客製化創新開發:滿足市場多元需求。
    • 中國佈局:東莞總部入駐新廠,廠區整合,提升生產效率。此為利多
    • 台灣佈局: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及膠膜產線,推動前端原材料垂直整合,強化技術優勢與成本控制。此為利多
    • 墨西哥佈局:訂單能見度高,計畫擴廠,以滿足北美市場需求。此為利多
    • 日本佈局:鎖定日系全球車款,爭取業務增量。此為利多
    • 韓國佈局:打入韓系市場,透過合資拓展版圖。此為利多

利多與利空資訊整理

利多 (Bullish)

  • 核心技術優勢與專利:廣華控股在表面處理、電裝工藝及色彩紋理設計方面擁有先進技術,並取得77項專利,尤其在智慧氛圍燈、Mini LED應用等領域具備競爭力。
  • 強大的客戶基礎與轉型成果:與豐田、比亞迪、領克、長安、日產等知名車企合作,提供高階飾件,並積極拓展中國自主品牌客戶,其佔比顯著提升。多款自主品牌暢銷車款已於2024年Q4開始交貨。
  • 新能源車市場策略正確:公司轉型聚焦電動化、智能化飾件,與中國及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的爆發性成長趨勢高度契合。
  • 客戶增長潛力:多個主要客戶(如比亞迪、吉利、奇瑞、華為智選等)設定了2025年積極的銷售目標,預計將帶動廣華控股的訂單需求。
  • 全球化佈局與產能擴張:中國新廠整合、台灣研發與垂直整合、墨西哥擴廠計劃、日本及韓國市場拓展,均為未來營收與市佔率增長奠定基礎。
  • 營運效率改善:2025年Q2存貨周轉率顯著提升,顯示公司在庫存管理方面有所改善。
  • 毛利率穩定:儘管營收下滑,但毛利率仍能維持在20%以上,顯示產品具備一定的利潤空間。

利空 (Bearish)

  • 營收持續下滑:2023年以來,公司銷貨收入持續呈現下降趨勢,2025年上半年的月營收同比亦低於2024年。
  • 獲利能力嚴重惡化:營業利潤自2024年轉虧,2025年上半年營業利益率及稅後淨利率均呈負值且持續擴大,稅後EPS亦為負值。
  • 營運費用侵蝕獲利:儘管毛利率穩定,但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不斷攀升,是導致營運虧損的主要原因。
  • 償債能力下降: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持續下降,利息保障倍數於2025年Q2轉負,顯示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面臨嚴峻挑戰,財務風險增高。
  • 一次性與匯率損失:2025年上半年受到匯率損失及可轉債評價、廠房報廢、關稅等一次性損失影響,進一步加劇虧損。
  • 部分合作車型銷量下滑:儘管整體客戶品牌銷量增長,但部分廣華控股有供貨的車型(如比亞迪海鷗、秦PLUS DM、吉利星越L等)在7月份的銷量呈現同比下降。

總結

廣華控股在技術創新、產品多元化及全球市場佈局方面展現出積極的轉型策略,特別是深耕於高成長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並與多家領先車企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其廣泛的專利組合和持續的研發投入,為未來的競爭優勢奠定了基礎。

然而,公司當前的財務表現卻令人擔憂。營收連續兩年下滑,並於2024年開始出現營運虧損,2025年上半年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尤其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不斷上升,嚴重侵蝕獲利。流動性比率的惡化及利息保障倍數轉負,更凸顯了公司當前面臨的財務壓力與償債風險。一次性的匯率和營運損失也對短期獲利造成衝擊。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短期內,公司持續惡化的財務數據將對股價構成顯著利空,投資人信心可能受挫。長期而言,廣華控股的策略轉型若能成功,特別是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強勁增長及其在相關供應鏈的地位,有望帶來潛在利多。但市場將嚴格檢視其財務狀況是否能及時止血並轉虧為盈。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內,公司將面臨顯著的逆風,主要由於持續的營收下滑和獲利能力惡化。要扭轉這一局面,必須看到營收的顯著回升和營業費用有效控制。長期趨勢則具有轉機,因為公司切入的智慧化、電動化飾件市場具有巨大潛力。墨西哥擴廠、日本與韓國市場的開拓,也提供了多元的成長機會。然而,這些策略的執行成效及對獲利的貢獻需要時間來驗證。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在當前階段,散戶投資者應保持高度謹慎。應密切關注廣華控股接下來的季度財報,特別是營收能否恢復增長、營業費用是否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獲利能力能否改善。利息保障倍數的變化是一個關鍵指標。在公司財務狀況未明確好轉之前,投資決策應充分考慮其高風險性,並對其長期轉型策略的實際效益進行持續追蹤與評估。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2樓(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與IR Trust共同舉辦之「2025世界新經濟秩序趨勢」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35號2樓(第一證券2樓會議室)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第一證券與IR Trust共同舉辦之2024年汽車零組件產業研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