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將於9月20日(六)晚上十一點至十二點間進行維護,屆時可能會有短暫的服務中斷,請見諒。
中石化(1314)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中石化(1314)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 地點
-
臺灣證券交易所1樓資訊展示中心
(110615台北市信義路5段7號1樓)
- 相關說明
- 說明本公司2025年第二季財務暨營運概況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股票代碼:1314)於2025年9月12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揭示了公司在面臨傳統石化產業結構性逆風下,積極進行轉型與多角化佈局的現況。整體而言,報告內容呈現出核心業務表現疲弱與策略轉型潛力之間的顯著對比。
在短期內,公司核心的CPL、PA6與AN產品市場面臨嚴峻挑戰,包括中國大陸產能過剩、下游需求疲軟、庫存去化緩慢、價格競爭激烈,以及美國關稅和匯率波動等不利因素。這些問題導致2025年上半年營收和獲利能力大幅下滑,所有主要獲利指標均轉為顯著虧損。歲修計畫與市場因素造成的稼動率降低,也將進一步壓抑短期的營運表現。此外,如「鼎越京華廣場」等重大土地開發案仍面臨法律糾紛與行政程序延宕,為短期獲利帶來不確定性。因此,對於當前的營運狀況,本報告的訊息主要為利空。
然而,從中長期視角來看,中石化正積極透過土地活化、精細化工、新能源、5G通訊材料及半導體材料等領域的多元化發展,尋求營運結構的根本轉變。公司成功處分投資性不動產以償還借款及支持新事業發展,展現了資產活化的決心與能力。在ESG方面,公司取得多項國際認證與獎項,顯示其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與投入,這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並吸引長期價值投資者。這些轉型策略若能逐步落實並取得市場成功,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成長動能並改善獲利體質。
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中石化作為傳統石化產業的一員,其股價表現將在短期內受到核心業務虧損、市場供需失衡以及整體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的壓力,呈現偏空走勢。2025年上半年顯著的獲利下滑和負向EPS,可能會導致投資人對其營運前景感到憂慮,進而對股價構成下行壓力。
然而,中石化積極推動的土地資產活化與新事業轉型,尤其是在高科技材料領域(如5G通訊和半導體材料)的佈局,可能成為支撐股價的潛在利多因素。若未來新事業能展現明確的獲利能力,或土地開發案的進度有所突破,則可能吸引市場重新評估其價值,帶來股價的重估機會。但在此之前,短期內市場情緒仍可能偏向保守觀望。
未來趨勢判斷
* 短期趨勢 (未來6-12個月):預期核心石化產品市場仍將維持供過於求、需求疲軟的態勢。由於美國關稅、匯率波動以及公司自身的歲修計畫,獲利能力將持續受到挑戰。雖然原物料價格下跌可能部分抵銷產品價格下跌的影響,但整體而言,短期內中石化的營運表現仍將承壓,獲利能力難以顯著回升。土地開發案的延宕也會限制短期非經常性收入的貢獻。
* 長期趨勢 (未來1-3年或更久):中石化的轉型策略是其長期發展的關鍵。若新能源、5G通訊、半導體材料等高值化產品的研發與市場推廣順利,並成功導入量產,將為公司開闢新的成長曲線,降低對傳統石化產品的依賴。土地資產的活化與開發,亦可望在未來幾年逐步貢獻穩定且可觀的非經常性收益,優化資產配置。公司的永續發展與ESG承諾,也有助於提升其在資本市場的長期競爭力。因此,中長期而言,公司具備走出谷底、實現轉型的潛力,但這需要時間來驗證新事業的成效。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核心業務風險:散戶應充分認識到公司傳統石化業務面臨的嚴峻市場環境,短期內獲利壓力巨大,不宜僅依賴過往的營運數據進行投資決策。
2. 轉型策略的進度與成效:應密切關注公司在新能源、高階材料等新事業的研發進度、客戶驗證、量產時程及實際獲利貢獻。這些將是決定公司長期價值的主要驅動力。
3. 土地開發案的動態:尤其「鼎越京華廣場」的法律訴訟與變更設計進展,將直接影響公司非核心資產的變現能力和潛在收益。土地活化是公司財務結構調整的重要環節。
4. 財務結構與現金流:儘管短期獲利惡化,但公司積極償還借款改善負債結構是正面訊號。散戶應注意觀察公司的現金流狀況,確保其有足夠資源支持轉型及日常營運。
5. 匯率波動影響:報告中提及匯率變動導致業外損失擴大。身為跨國營運的石化公司,匯率風險是其常態性挑戰,投資人應納入考量。
6. 投資時間框架:對於著重短期報酬的散戶,當前中石化的基本面挑戰較大。若看好其轉型潛力,則需抱持較長期的投資視野,並願意承受轉型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風險。
條列式重點摘要
I. 產業及市況說明
* 主產品產業市況:CPL & PA6
- 2023年與2024年趨勢: 中國大陸同業擴充產能,加上通膨、升息與歐美零售市場經濟衰退,導致下游需求疲軟,CPL與PA6價格持續走低。
- 2025年迄今 (預估):
- 市場供需失衡: 中國大陸CPL產業鏈供過於求態勢不變,下游需求疲軟、庫存去化緩慢,CPL價差持續下跌至歷史低位。(利空)
- 產能利用率受壓: 成本壓力促使部分企業減產,整體產能利用率仍低於理想水準。(利空)
- 貿易關稅影響: 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使東南亞與台灣市場銷售壓力提升,競爭激烈,客戶多以謹慎生產操作為主。(利空)
* 主產品產業市況:AN
- 2023年與2024年趨勢: 中國大陸同業擴充產能、通膨、升息使下游需求淡。2024年受原料下跌、成本改善影響,下游需求小有回復,供貨趨穩。
- 2025年迄今 (預估):
- 上半年供需: AN供應寬鬆,但下游需求回升,業界保守開工以穩定供貨。(利空與利多參半)
- 下半年供需: 中國大陸新產能持續開出,供過於求加劇,房地產景氣未明顯回升,AN下游需求依舊偏弱。(利空)
- 貿易關稅影響: 美國對中國大陸開徵關稅,間接影響AN銷售穩定度,主要衝擊ABS、NBR等應用市場。(利空)
* 重要原物料趨勢
- 2023年與2024年趨勢: 天然氣價格高、下游需求疲弱導致液氨價格大幅下滑。2024年原物料價格整體平穩,苯價格上漲,原油價格略有下跌。
- 2025年迄今 (預估):
- 丙烯: 供過於求趨勢不變,價格持平偏弱運行。(利空 - 對生產商而言)
- 液氨: 整體供應相對平順,價格偏弱。(利多 - 降低成本)
- 苯: 油價下跌及純苯供應提升,價格相對下修。(利多 - 降低成本)
- 苯酚: 中國大陸供過於求情況不變,價格維持低位運行。(利多 - 降低成本)
- 整體原物料: 預期原物料價格整體下跌,原油價格持續走低。(利多 - 降低成本)
II. 營運成果
* 近三年產銷量
產品 |
2023年 (萬噸) |
2024年 (萬噸) |
2025年H1 (萬噸) |
趨勢與說明 |
AN生產量 |
17 |
19 |
11 |
2025H1生產量穩定,下游需求保守,提貨量持平。(中性) |
AN銷售量 |
19 |
20 |
11 |
|
CPL生產量 |
15 |
16 |
7 |
2025H1 CPL與PA6銷售量顯著下滑,CPL整體產業鏈供過於求,競爭激烈。公司策略性增加台灣內銷比重及穩定下游品牌市場,以應對美國關稅影響。(利空) |
CPL銷售量 |
24 |
25 |
10 |
PA6銷售量 |
N/A |
N/A |
10 |
* 歲修計畫及產能利用率
- 斗六廠 (PA6): 2024年全年產能利用率為73%,2025年Q1為67%,Q2為70%。預計9-10月進行歲修。(利空)
- 小港廠 (CPL): 2024年全年產能利用率為78%,2025年Q1為69%,Q2為65%。預計7-8月因市況短暫停機,12月歲修。(利空)
- 大社廠 (AN): 2024年全年產能利用率為84%,2025年Q1為99%,Q2達到100%。預計10-11月進行歲修。(利多 - 短期稼動率高;利空 - 歲修影響)
- 註: 2024年Q4因歲修與颱風影響,產能利用率偏低。
* 各產品營收情形 2025H1
- 營收比重: AN佔41%,威名佔24%,CPL佔17%,PA6佔11%,OPP佔1%,子公司及其他佔6%。
- YOY營收增減情形 (2024H1 vs. 2025H1):
- CPL營收從31億元降至20億元,年減34%。(利空)
- PA6營收從20億元降至12億元,年減41%。(利空)
- AN營收從46億元增至47億元,年增2%。(利多 - 唯一正成長)
- OPP營收從1.1億元降至1億元,年減10%。(利空)
- 威名營收從55億元降至28億元,年減49%。(利空)
- 子公司及其他營收從9億元降至7億元,年減35%。(利空)
- 總計營收: 從162億元降至114億元,年減30%。(利空)
* 近六季財務績效
- 營收趨勢: 營業收入從2024年Q2的84.9億元一路下滑至2025年Q2的49.0億元,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利空)
- 獲利趨勢: 營業淨利和稅後淨利在2024年H1因業外土地處分利益而為正,但自2024年Q3起營業淨利持續虧損,2025年Q1和Q2的稅後淨利亦轉為顯著虧損,尤其2025年Q2虧損擴大。(利空)
- 註: 2025年Q2受對等關稅及匯率波動影響,整體本業及業外損失擴大。
* 近三年損益表
單位:億元 |
2022 |
2023 |
2024 |
2024H1 |
2025H1 |
YOY增減 |
% |
營業收入 |
250 |
254 |
294 |
162 |
114 |
-48 |
-30% (利空) |
營業毛利 |
-12 |
-11 |
2 |
8 |
-6 |
-14 |
-172% (利空) |
營業淨利 |
-39 |
-29 |
-19 |
-1.6 |
-15 |
-13.4 |
-864% (利空) |
業外收支 |
46 |
25 |
26 |
7 |
-2 |
-9 |
-135% (利空 - 匯率損失增加、權益法公司收益減少) |
稅前淨利 |
7 |
-4 |
7 |
6 |
-17 |
-23 |
-415% (利空) |
稅後淨利 |
2 |
-11 |
2 |
4 |
-19 |
-23 |
-535% (利空) |
EPS |
0.06 |
-0.28 |
0.07 |
0.12 |
-0.51 |
-0.63 |
-525% (利空) |
- 註: 2024年本業虧損改善,處分資產利益致稅後獲利;2025年H1受對等關稅及匯率波動影響,影響整體收入與淨利。
* 稅後淨利 2024H1 vs. 2025H1 差異分析
- 2024年H1稅後淨利: 4.5億元。
- 造成虧損增加的主要因素:
- 主產品價量下滑:-13.4億元。(利空)
- 外幣兌換損益:-5.2億元。(利空)
- 投資性不動產評價損益:-3.5億元。(利空)
- 權益法公司損益:-2.7億元。(利空)
- 其他:-0.9億元。(利空)
- 抵銷部分虧損的因素:
- 處分投資性不動產利益:+1.8億元。(利多 - 但為非經常性收入)
- 2025年H1稅後淨利: -19.4億元。
* 近三年資產負債表
單位:億元 |
2022 |
2023 |
2024 |
2025H1 |
資產總計 |
1,411 |
1,457 |
1,421 |
1,353 (利空 - 因出售土地、轉投資減資減少) |
流動資產 |
646 |
666 |
679 |
646 |
非流動資產 |
765 |
791 |
741 |
707 (利空 - 資產規模縮減) |
負債總計 |
616 |
669 |
625 |
586 (利多 - 因償還借款減少) |
流動負債 |
254 |
302 |
340 |
302 |
非流動負債 |
362 |
367 |
285 |
284 (利多 - 長期負債減少) |
權益總計 |
795 |
788 |
796 |
767 (利空 - 因虧損減少) |
* 近三年財務比率
|
2022 |
2023 |
2024 |
2024H1 |
2025H1 |
2025H1說明 |
負債比 |
44% |
46% |
44% |
46% |
43% |
受對等關稅及匯率波動影響,本業及業外虧損擴大。(利空) |
流動比 |
255% |
220% |
200% |
234% |
214% |
純益率 |
0.82% |
-4.09% |
0.75% |
2.79% |
-17.05% (利空) |
ROA |
0.58% |
-0.36% |
0.60% |
0.40% |
-1.19% (利空) |
ROE |
0.43% |
-1.37% |
0.29% |
0.44% |
-2.53% (利空) |
- 趨勢: 負債比和流動比表現穩健或略有改善(利多),但純益率、ROA和ROE在2025年H1顯著惡化轉負(利空),反映營運虧損擴大。
III. 重大專案及進展
* 專案進度:高雄洲際碼頭
- 總投資: 約新台幣32億元,儲槽品項包括液氨(3萬噸)、AN、苯酚等。
- 第一、二階段: 已完工投入運營,包括苯酚儲槽、液氨冷凍槽及AN儲槽。(利多)
- 第三階段: 配合現場施工同步申請相關資料,預計取得執照後啟動試營運,預計2025年Q4完工。(利多)
* 其他專案進度
- 精細化工:
- 積極投入新能源、通訊等新產品之規劃,開發無鹵型高溫電池阻燃劑已獲客戶正面回饋,並持續推廣。(利多)
- 高頻通訊材料方面,密切追蹤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等主要需求市場。(利多)
- 威名石化基地建設:
- 第1階段 (環己酮(苯酚法)及PA6): 2023-2024年營收顯著成長,但2025年H1受關稅及全球景氣低迷影響,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約5.4萬噸 (-66%)。Q2短暫停工後於6/14重啟,現以最適化開工運行。(利空 - 短期銷量下降;利多 - 調整策略,重啟營運)
- 第2階段 (環己酮(水合法)、CPL、OPP): 2023年9月通過立項,五評審批申請持續中。積極引進策略投資人洽談,若市況持續低迷,將另行規劃評估。(利多 - 專案推進;利空 - 市場不確定性可能導致規劃調整)
- 台南安順土地整治:
- 依據核定之「污染整治第四次變更計畫」執行整治作業。
- 已完成污染整治面積34.2公頃 (佔總整治面積92.2%)。(利多)
- 累計處理70.09萬噸污染土 (完成率97.3%),預計2026年Q2前完成整治作業。(利多)
* 土地開發:近兩年土地活化進度及規劃
- 2024-2025年Q1: 處分高雄前鎮及楠梓區投資性不動產,處分利益23.79億元,瞄準科技業建廠利基。(利多)
- 2025年H2:
- 持續活化釋放營業及投資性土地價值。(利多)
- 高雄前鎮特貿五A土地及部分營業土地公開標售,陸續於9-10月開標。(利多 - 潛在資產活化收益)
- 資金用途將運用於營運、開發新事業新產品、投資及償還銀行貸款。(利多 - 資金策略性運用)
- 鼎越京華廣場:
- 土地扣押: 臺灣高等法院三度撤銷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並發回審酌。目前待臺北地方法院第四度裁定。(利空 - 法律不確定性與延宕)
- 聯貸案: 2025年7月金融機構同意豁免及簽訂增補協議,定於7月及11月償還部分借款本金共新台幣26.15億元,已提前償還。積極密切與聯貸案銀行團協商展延計畫。(利多 - 提前償還借款;中性 - 展延協商)
- 變更設計: 有關20%容積獎勵爭議,已向台北市政府表達暫緩建造執照。公司正辦理變更及補件,待確認合法性後,將以影響原開發內容最少之方式執行,以利開發案繼續興建及銷售。(利空 - 延宕與行政程序;利多 - 積極處理以利後續開發)
IV. 轉型策略ESG行動
* 永續重點行動
- 環境永續:
- 大社廠、小港廠、洲際碼頭儲運所取得ISCC Plus認證,將永續原料導入既有製程。(利多)
- 榮獲環境部全國性聯防組織運作績優獎。(利多)
- 主要生產工廠通過多項ISO認證(9001、14001、45001、46001、50001驗證及14064查證)。(利多)
- 榮獲《天下雜誌》「企業減碳溫度計」(TRIPs)的1.5℃標章授證 (1.418℃)。(利多)
- 社會關係:
- 榮獲教育部體育署頒發113年度運動企業標章認證。(利多)
- 榮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啟動職場認證及AED安心場所認證。(利多)
- 公司治理:
- 五度入選標普(DJSI)全球永續年鑑,為台灣唯二化學類企業。(利多)
- 連續七年參與國際碳揭露組織CDP,於「水安全專案、氣候變遷專案」均獲得管理等級「B」評級。(利多)
- 導入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並再次成功通過臺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A級驗證。(利多)
* 轉型發展策略方向
- 新能源:
- 電池阻燃劑: 開發之無鹵型高溫阻燃劑已獲多家廠商證實安全性具獨特正向效益,市場接受度提升。2025年下半年持續進行市場推廣,加速驗證進程。(利多)
- 建置燃氣機組: 依專案規劃持續推動,預計2025年底開始進行單機測試。(利多)
- 5G通訊:低介電樹脂開發:
- 開發的毫米波銅箔基板材料,具備低介電與高導熱特性,性能優於市場現有產品。已完成日韓等海外客戶送樣測試,驗證材料在高頻條件下具低損耗優勢,後續將聚焦配方優化,加速市場導入與應用拓展。(利多)
- 半導體材料:
- 因應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需求,強化自主研發與製造能力,積極與國內外領先廠商合作,引入關鍵技術。(利多)
- 計畫採獨資或合資執行,確保技術發展優勢與市場競爭力,推動半導級產品用電子級化學品專案計畫,提升產業競爭力。(利多)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 地點
-
臺灣證券交易所1樓資訊展示中心
(110615台北市信義路5段7號1樓)
- 相關說明
- 說明本公司2024年第四季財務暨營運概況
- 日期
-
- 地點
-
臺灣證券交易所1樓資訊展示中心(11049台北市信義路5段7號1樓)
- 相關說明
- 說明本公司2024年第二季財務暨營運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