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將於9月20日(六)晚上十一點至十二點間進行維護,屆時可能會有短暫的服務中斷,請見諒。

福壽(121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福壽(121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臺灣證券交易所1樓資訊展示中心(台北市信義路五段7號1樓)
相關說明
公司營運、財務績效說明及未來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219) 2025年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針對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219)2025年法人說明會的內容進行整理與分析。報告揭示了公司在永續發展方面的積極投入與顯著成果,但同時也呈現了2025年上半年嚴峻的財務挑戰,特別是在獲利能力方面。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福壽實業的報告展現了其作為一家百年企業,對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原則的堅定承諾。公司不僅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企業策略,更在多項關鍵指標上提前達成甚至超越了2025年和2030年的目標,例如水資源回收、永續黃豆進口以及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等。此外,2024年具體的節能減碳成果,包括電力節省和CO2e排放減少,顯示其在提升營運效率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實際行動。

然而,儘管永續發展表現亮眼,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狀況卻呈現顯著惡化。營業淨利和稅後淨利由盈轉虧,毛利率大幅下滑,而肉品加工部及其他部門的虧損持續擴大,成為拖累整體獲利的主要因素。雖然主要原物料(黃豆、玉米)價格呈現下跌趨勢,理論上有利於成本控制,但這一潛在利多尚未能有效轉化為公司整體的獲利改善。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而言,2025年上半年嚴重的獲利能力衰退,特別是營業淨利轉為負數,將對福壽實業的股價構成顯著的利空壓力。市場通常對盈利下滑甚至虧損的財報反應負面,投資人可能會重新評估公司的短期盈利前景。主要原物料價格的下跌是一個潛在利多,但如果公司無法將這些成本節省轉化為利潤,市場的信心將難以恢復。

長期而言,福壽實業深耕市場百年的品牌基礎、多元化的事業部配置以及在永續發展方面的領先表現,為公司提供了長期韌性。若公司能有效止血虧損部門,改善營運效率,並成功將下跌的原物料成本轉嫁至產品定價或改善毛利,則有望實現盈利復甦。ESG表現可能吸引關注永續投資的資金,但這通常需要搭配穩健的財務表現才能發揮更大作用。目前來看,長期影響是不確定且具挑戰性的,公司需證明其扭轉財務困境的能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短期趨勢: 預期將面臨負面壓力。由於2025年上半年財報表現不佳,若無立即且有效的措施來改善毛利率和止損虧損部門,公司在2025年下半年的財報壓力仍將持續。雖然原物料成本下降提供了一線希望,但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盈利是關鍵。市場可能會持續觀望公司如何應對當前的獲利挑戰。

長期趨勢: 展望是謹慎樂觀且具挑戰性。福壽實業的多元化佈局和永續發展策略是其長期競爭力的基礎。公司在飼料和食品事業部的穩定獲利能力是支撐。然而,肉品加工部和其他部門的持續虧損若未能有效解決,將會長期拖累公司發展。未來趨勢將取決於管理層能否在維持核心業務優勢的同時,成功重組或提升虧損部門的營運效益,並有效利用原物料成本優勢來重建利潤空間。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獲利能力急劇惡化: 2025年上半年營業淨利和稅後淨利轉負,是散戶最需警惕的訊號。應深入了解導致毛利率下滑和虧損擴大的具體原因。
  2. 虧損部門的風險: 肉品加工部及其他部門的虧損額度已超出往年,且持續擴大。散戶應關注公司是否有明確的策略(如業務調整、關閉、出售或效率改善計畫)來處理這些拖累整體表現的部門。
  3. 原物料價格影響: 黃豆、玉米價格下跌對以其為主要原料的公司是利多,但這項利多能否轉化為福壽的實際利潤,需觀察其產品售價策略和成本結構。如果產品售價因競爭激烈而無法提升,則原物料下跌的利益可能被稀釋。
  4. 營收成長與獲利脫鉤: 雖然2025年上半年營收較同期略增,但獲利卻大幅下滑,顯示營收成長的品質不佳。散戶應避免只看營收數字而忽略利潤表現。
  5. 財務報告的透明度: 留意公司未來對財務困境的解釋和應對措施。是否有新的業務策略、成本控制方案或組織調整計畫。
  6. ESG與財務的平衡: 雖然永續發展成果值得肯定,但對於追求短期回報的散戶而言,財務表現仍是首要考量。長期投資者則需評估ESG價值能否最終體現在公司的財務表現和股價上。

總之,福壽實業目前正處於一個轉折點。其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嚴峻的財務表現需要投資人特別關注公司如何應對挑戰。

條列式重點摘要與趨勢分析

公司簡介 (第3頁)

  • 創立歷史: 公司創立於1920年,擁有105年悠久歷史,上市時間為1990年12月01日,顯示為一家成熟穩健的企業。
  • 資本額與員工人數: 資本額為34.1億元,員工人數638人。
  • 營運據點多元: 設有五股營業中心、台中沙鹿廠、台中港廠、彰化鹿港廠、高雄橋頭廠等生產與營業據點,並涵蓋多家子公司(洽富實業、萬集盛農業科技、福壽新實業)及多個牧場與養殖場,顯示其廣泛的產業佈局及垂直整合能力。
  • 地理分佈: 營運據點遍布台灣中北部至南部,具備全台服務能力。

分析: 公司的悠久歷史和多元化經營策略(涵蓋飼料、食品、肉品加工、肥料、寵物食品及相關農漁牧場)提供了較好的市場基礎與分散風險的能力。這是一個長期性的利多因素,表明公司具備一定的韌性。

營運項目 (第4頁)

  • 產品線廣泛: 涵蓋食用油脂系列、穀物食品系列、寵物食品系列、農業資材系列及畜水產飼料/製品系列。
  • 產品多樣性: 各系列下細分多種產品,例如食用油脂包括大豆油、炸酥油、棕櫚油等;穀物食品包括早餐穀物、什錦果麥等;寵物食品涵蓋犬貓、魚、鳥、鼠兔龜料;農業資材包含有機質肥料、堆肥、微生物製劑;畜水產飼料涵蓋雞豬鴨魚蝦等。

分析: 廣泛的產品組合顯示公司業務的多元性和市場覆蓋率。這種多角化經營有助於分散單一產品或市場波動的風險,為公司帶來潛在的穩定性。這是一個長期的利多因素。

永續發展執行成效 (第5頁)

  • 願景與目標: 以「發展綠色企業」為願景,將8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策略,設定了2025年、2030年、2040年、2050年分階段目標。
  • 超前達成: 截至2024年,已有3項指標提前達成2025年與2030年設定目標。
  • 具體成果:
    • 水資源回收再利用噸數: 2025年目標達成率為128.65%,2030年目標達成率為121.08%,顯著超標。
    • 美國永續黃豆進口量: 2025年目標達成率達164.53%,2030年目標達成率達145.55%,大幅超越目標。
    • 農業廢棄物製成有機堆肥銷售量: 2025年與2030年目標達成率均為124.58%,提前超標。
    •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2025年目標達成率為107.89%,2030年目標達成率為94.40%,顯示排放強度有效降低。
    • 太陽能板發電量、國產玉米製造寵物食品銷售量、洽富廢水回收再利用率、國產非基改玉米採購量、蒸汽冷凝水回收等指標也顯示良好進度。
    • 台日寵物研習營參加人數則因「未舉辦」而無數據。

分析: 公司在永續發展方面的投入和取得的成就非常顯著,多項指標遠超預期。這不僅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和品牌價值,也可能帶來長期的營運效益(如資源效率、法規遵循優勢)。這些成果對於公司的長期發展和吸引重視ESG的投資者而言是利多

節約能源措施 (第6頁)

  • 2024年節能效益: 節省電力703.99 kWh,減少CO2e排放約333.69公噸,節約能源費用2,759.65仟元,用電節約率達4.6%。
  • 主要措施: 更換LED照明(240組),汰舊換新老舊機械,更換多部IE3高效率馬達與太陽能燈具,更換新式節能冷氣。

分析: 具體的節能數據和實際措施,表明公司在提升營運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實質進展。這些措施直接減少了營運費用和碳足跡,對於提升短期和長期獲利能力及企業形象均是利多

近十年減碳數量 (第7頁)

  • 趨勢: 減碳數量在2015年至2024年間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從2017年的低點117公噸CO2e,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高峰512公噸CO2e,隨後在2024年回落至369公噸CO2e。
  • 高點與回落: 2023年的512公噸是近十年最高減碳量,但2024年相較2023年有所下降,但仍高於2020年以前的所有年度。

分析: 儘管2024年減碳量相較前一年有所回落,但長期趨勢仍顯示公司持續投入減碳工作,且大多數年份的減碳量呈現增長。這反映了公司對環境責任的長期承諾,有助於企業的永續發展形象。此為長期的利多因素。

2025年上半年合併損益表 (第8頁)

  • 營業收入: 從2021年的14,778,782仟元增至2022年的16,999,408仟元,隨後在2023年和2024年有所下滑,2025年上半年為7,127,883仟元。
  • 營業毛利: 2021-2024年介於1,350,134仟元至1,493,583仟元,毛利率在8.56%至9.42%之間波動。然而,2025年上半年毛利僅為536,737仟元,毛利率降至7.53%。
  • 營業費用: 2024年營業費用佔營收比重達8.64%,2025年上半年為8.45%,仍處相對高位。
  • 營業淨利: 2021年至2023年穩定在30萬仟元以上,2024年大幅降至112,076仟元,而2025年上半年竟轉為虧損(65,798)仟元,營利率為-0.92%。
  • 稅前淨利與稅後淨利: 趨勢與營業淨利一致,2025年上半年均由盈轉虧,分別為(66,241)仟元和(61,856)仟元。
  • 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 2025年上半年仍為正數20,812仟元(0.29%),但較往年大幅減少。
  • 每股盈餘(EPS): 從2021年的1.00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0.53元,2025年上半年僅剩0.06元。

分析: 2025年上半年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獲利能力出現嚴重衰退。營業毛利率顯著下降,營業淨利和稅後淨利由盈轉虧,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利空訊號。儘管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勉強維持正數,但大幅縮水的EPS仍反映出盈利狀況的惡化。這對公司短期股價構成重大壓力。

2025年上半年合併損益表同期比較 (第9頁)

  • 營業收入: 2025年上半年為7,127,883仟元,較2024年同期的7,034,368仟元小幅成長1.3% (YoY)。
  • 營業毛利: 2205年上半年為536,737仟元,較2024年同期的651,570仟元衰退17.6% (YoY)。毛利率從9.26%降至7.53%。
  • 營業費用: 2025年上半年營業費用較同期增加,從590,883仟元增至602,535仟元。
  • 營業淨利: 2025年上半年由2024年同期的60,687仟元大幅轉為虧損(65,798)仟元,衰退高達208% (YoY)。
  • 稅前淨利與稅後淨利: 均由2024年同期的正數轉為2025年上半年的負數,分別衰退141,532仟元和130,159仟元,衰退幅度達191%。
  • 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 從2024年同期的108,652仟元大幅衰退80.8%至20,812仟元。
  • 每股盈餘(EPS): 由0.32元降至0.06元。

分析: 雖然營收有小幅增長,但獲利能力卻大幅倒退,營業毛利、營業淨利、稅前淨利及稅後淨利均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甚至轉為虧損。這表明公司面臨嚴重的成本壓力或售價競爭,營收成長未能轉化為利潤。這是一個重大利空訊號,顯示公司營運效益大幅下降。

集團四大事業部近五年營業收入比較 (第10頁)

  • 飼料事業部: 營收從2021年的3,739佰萬元成長至2024年的4,506佰萬元高峰,2025年上半年為2,000佰萬元。顯示過去幾年表現穩健增長,但2025年上半年數據暗示可能放緩。
  • 食品事業部: 營收在2022年達到7,970佰萬元的高峰後,於2023年和2024年持續下滑至6,584佰萬元,2025年上半年為3,272佰萬元。呈現下滑趨勢
  • 肉品加工部: 營收從2021年的1,188佰萬元波動上升,在2024年達到1,760佰萬元高峰,2025年上半年為834佰萬元。過去幾年有增長,2025年上半年可能放緩。
  • 其他部門: 營收在2022年達到3,330佰萬元高峰後,於2023年和2024年大幅下滑至1,748佰萬元,2025年上半年為1,022佰萬元。

分析: 食品事業部和其他部門的營收在近年來呈現明顯的下滑趨勢,這兩個曾經貢獻較大營收的部門面臨市場挑戰。雖然飼料和肉品加工部在2024年表現不錯,但2025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整體營收成長動能可能減弱。這整體而言是利空,尤其是對過去的成長引擎而言。

集團四大事業部近五年營業損益比較 (第11頁)

  • 飼料事業部: 營業損益從2021年的203佰萬元波動上升至2024年的365佰萬元高峰,2025年上半年為169佰萬元。持續保持盈利,且近年有增長趨勢,是公司的主要獲利來源之一。此為利多
  • 食品事業部: 營業損益從2021年的344佰萬元在2022年達到387佰萬元高峰後,於2023年和2024年逐步下滑至296佰萬元,2025年上半年為150佰萬元。仍保持盈利,但獲利能力有所下降。此為利多,但趨勢顯示潛在挑戰。
  • 肉品加工部: 營業損益呈現顯著虧損,2021年為(48)佰萬元,2022年小幅獲利51佰萬元,但2023年和2024年又分別虧損(113)佰萬元和(140)佰萬元。最令人擔憂的是,2025年上半年虧損已達(179)佰萬元,已超越過去任何一年的全年虧損,是公司最大的虧損源。此為重大利空
  • 其他部門: 營業損益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為123佰萬元和45佰萬元,但從2023年開始轉為虧損(106)佰萬元,2024年虧損(55)佰萬元。2025年上半年虧損達(58)佰萬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虧損,顯示虧損持續擴大。此為重大利空

分析: 飼料和食品事業部仍是公司的獲利支柱,但其貢獻正被肉品加工部和其他部門日益擴大的虧損所抵銷。肉品加工部和其他部門的虧損在2025年上半年均已超越過去全年虧損,這解釋了公司整體營業淨利由盈轉虧的原因。這對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構成巨大威脅

黃豆、玉米現貨價格趨勢 (第12頁)

  • 黃豆價格趨勢: 從2024年初的約18.48元/公斤,一路持續下跌至2024年末的約16.04元/公斤。進入2025年後,仍呈現持續下跌趨勢,至2025年12月約為13.80元/公斤。
  • 玉米價格趨勢: 2024年整體波動不大,維持在7.85-8.55元/公斤區間。2025年初小幅上漲至9.53元/公斤(4月),隨後再度回落,並在2025年末穩定在約7.59-7.60元/公斤。

分析: 黃豆和玉米作為福壽實業重要的原物料,其價格的下跌或穩定在較低水平,理論上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黃豆價格的持續下跌是利多,玉米價格在經歷年初上漲後回落至較低水平也是利多。然而,結合損益表來看,儘管原物料成本有下降的潛力,公司的毛利率和獲利能力卻在2025年上半年大幅下降,這可能意味著原物料成本的下降尚未完全反映在獲利上,或者被產品售價壓力、競爭加劇或其他營運成本上升所抵銷。若公司能有效利用這些更低的原料成本,將有助於未來毛利率的改善,但目前效果不明顯。

最終分析與總結

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2025年法人說明會報告呈現出企業在永續發展與環境責任方面的積極努力和卓越成就,這對其長期品牌形象和企業公民責任的建立是極大的利多。公司在節能減碳、水資源回收、永續原物料採購等方面都展現了具體的成果,顯示其對未來趨勢的敏銳度和承諾。

然而,這份報告同時也揭示了公司目前面臨的嚴峻財務挑戰。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顯示,雖然營收較去年同期略有成長,但獲利能力卻大幅衰退,營業淨利及稅後淨利均轉為虧損。毛利率的顯著下滑是導致整體獲利能力惡化的關鍵因素,這可能源於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壓力或未能有效控制的其他成本。更深層次的分析顯示,肉品加工部與其他部門的持續且擴大的虧損,已成為拖累公司整體獲利的主要包袱。儘管黃豆和玉米等主要原物料價格呈現下跌趨勢,理論上有利於降低成本,但這份潛在的利多尚未能在2025年上半年轉化為實際的獲利改善。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內,2025年上半年不佳的財務表現,尤其是營業淨利由盈轉虧,將對福壽實業的股價構成顯著的利空。市場可能會對其盈利前景表示擔憂,導致股價承壓。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公司如何應對當前的虧損狀況及其對全年財報的潛在影響。長遠來看,公司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優異表現可能吸引重視ESG投資的資金,為公司提供一定的價值支撐,但前提是公司必須能解決目前的財務困境,恢復穩定的盈利能力。否則,ESG的優勢將難以有效提振股價。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短期而言, 福壽實業面臨的營運挑戰是顯而易見的。如果肉品加工部及其他虧損部門的狀況未能迅速改善,加上毛利率壓力持續,公司在2025年全年很可能呈現不理想的財務結果。因此,短期趨勢判斷為負面且充滿挑戰

長期而言, 福壽實業作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且業務多元化的企業,其市場基礎和品牌認可度是重要的資產。若管理層能採取果斷措施,有效解決虧損部門問題,提升整體營運效率,並成功利用原物料價格下跌的優勢來改善毛利,則仍具備恢復盈利並實現長期發展的潛力。其在永續發展上的投入,也為未來市場的趨勢轉變做好準備。因此,長期趨勢判斷為謹慎樂觀,但高度依賴於公司戰略執行力與轉型成效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盈利能力警示: 2025年上半年營業淨利和稅後淨利轉為負數,是投資人,尤其是散戶,務必警惕的重大訊號。應避免盲目追高或低估虧損帶來的風險。
  2. 虧損部門的後續動向: 肉品加工部及其他部門的虧損持續擴大,是拖累公司業績的元兇。散戶應密切關注公司對於這些部門是否有具體的止損或轉型計畫,這將是判斷公司未來走向的關鍵。
  3. 毛利率復甦狀況: 原物料價格下跌是潛在利多,但公司能否將此優勢轉化為毛利率的實質改善,將是觀察重點。若毛利率持續低迷,則表示公司可能面臨更深層次的市場競爭或定價問題。
  4. 經營策略的調整: 投資人應關注公司管理層是否會提出新的經營策略,例如業務重組、成本控制方案或產品組合調整,以應對當前的財務困境。
  5. 財務報告的透明度: 建議散戶仔細閱讀未來季度報告,特別是對於虧損的解釋和管理層的展望,以做出更為明智的投資決策。

綜合來看,福壽實業的報告展現了一家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責任與努力,但在核心的盈利能力上則面臨顯著的逆風。對於投資者而言,尤其需要平衡其ESG成果與當前財務表現之間的關係,並密切關注公司未來如何應對挑戰。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臺灣證券交易所1樓資訊展示中心(台北市信義路五段7號1樓)
相關說明
公司營運、財務績效說明及未來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