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將於9月20日(六)晚上十一點至十二點間進行維護,屆時可能會有短暫的服務中斷,請見諒。

愛之味(1217)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愛之味(1217)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敦化南路⼆段97號16樓第⼀會議室
相關說明
公司簡介與營運狀況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愛之味2025年法人說明會報告分析與總結

愛之味(股票代碼:1217)於2025年9月11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報告,呈現了該公司在財務表現、產品策略、研發創新、市場地位、永續經營及未來展望等方面的綜合資訊。整體而言,報告內容顯示公司具備穩健的長期成長基礎與積極的未來發展策略,尤其在健康飲品與植物基食品領域的佈局深具潛力。然而,近期部分財務指標的短期波動值得投資人留意。

報告整體觀點

本報告描繪了愛之味作為一家積極轉型升級的食品生技公司形象。公司在過去十年展現了持續的營收成長,並在2024年達到25年來新高的每股盈餘,顯示其核心業務的強勁動能。公司明確將「健康飲品」和「文化美食」視為雙引擎策略,並透過創新研發、市場領導地位的鞏固,以及對ESG永續發展的投入,來提升企業價值。特別是其高於產業平均的研發投資,預示著未來產品創新的源源不斷。

儘管2025年上半年受業外因素影響導致淨利下滑,公司解釋此為「暫時性」且已積極佈局長期成長策略,包括健康飲品、植物基食品及國際市場的拓展,並投資新建高產能廠房,這些都指向公司對未來成長的堅定信心和實質行動。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因素:
    • 穩健的長期成長: 2024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51億元,連續十年成長;淨利新台幣3.03億元,連續五年維持2億元以上;每股盈餘0.58元,創25年新高。這些數據顯示公司在核心業務上具有持續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潛力。
    • 明確的產品策略與市場領導地位: 「健康飲品」與「文化美食」雙品類策略奏效,健康飲品營收佔比持續上升,成為主要成長動能。公司在燕麥奶、功能茶、中式即飲茶、素食罐頭、甜罐點心及魚罐頭等品類中均擁有「市佔第一」的領導地位,顯示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
    • 高額研發投入與創新成果: 愛之味長期維持約1%的年營收研發投資,遠高於台灣上市食品類公司平均的0.3%,並持續有新品開發、認證與獲獎,例如分解茶獲得血糖及體脂肪雙認證,以及多樣化的燕麥奶系列,顯示其創新能力為未來成長提供堅實基礎。
    • 積極拓展高潛力市場: 公司將健康飲品、植物基及國際市場列為三大長期營運策略,並斥資興建大埔美新廠,導入先進高產能產線,顯示其對未來市場趨勢的精準判斷與積極佈局,有望在這些高成長領域取得先機。
    • 完善的ESG實踐: 在公司治理、環境永續和社會責任方面均展現具體成果,如獨立董事佔比、減碳減廢、推出減塑禮盒、ISO認證及員工訓練等,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吸引重視ESG的長期投資者,並降低營運風險。
  • 利空因素:
    • 近期淨利與每股盈餘下滑: 2025年上半年因「暫時性業外因素」影響,導致本期淨利出現虧損(-新台幣18,945千元)及每股盈餘轉負(-0.05元)。儘管公司強調其「暫時性」,此一短期盈利表現仍可能引發市場疑慮,對股價造成短期壓力。
    • 毛利與營業利益率略微下降: 2025年上半年營業毛利年減0.9%,營業損益年減0.7%,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亦略有下滑。這可能反映成本壓力或市場競爭,需要密切觀察其毛利率能否回穩。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 短期內,市場將密切關注愛之味2025年下半年的財報表現,以確認上半年業外虧損的「暫時性」是否屬實,以及公司是否能迅速恢復盈利能力。
    • 新上市產品,如分解茶系列、燕麥奶機能與風味系列、寒天檸檬愛玉冰及武林菜罐頭等,其市場接受度與銷售成績將是影響短期營收成長的關鍵因素。
    • 健康飲品品類的持續成長,預計將繼續為公司營收提供主要動能。
  • 長期趨勢:
    • 愛之味在健康飲品、植物基食品及國際市場的策略佈局,符合全球消費者對健康、永續和多元飲食的長期趨勢。新建高產能廠房將支持這些高成長產品線的擴張,為長期營收和獲利提供成長空間。
    • 持續的研發投資,將確保公司在產品創新上保持領先,鞏固市場領導地位,並創造新的成長機會。
    • 全面的ESG實踐有助於公司建立品牌美譽度,吸引Z世代及千禧世代消費者,並符合國際投資潮流,為長期永續經營奠定基礎。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短期獲利能力追蹤: 散戶應密切關注公司後續季度財報,確認2025年上半年淨利下滑的業外因素是否已消除,以及營運本業的獲利能力是否恢復或持續成長。
  • 新產品動態與市場反應: 留意公司新推出的功能性健康飲品、植物基產品及特色罐頭食品的銷售數據和市場迴響。這些產品的成功將直接影響未來的營收成長。
  • 營收成長的穩定性: 雖然整體營收長期成長,但應關注健康飲品等主力品類的成長率能否持續維持高位,以及文化美食品類的表現。
  • 長期策略的執行進度: 關注大埔美新廠的建置與投產進度,以及國際市場拓展的具體成果。這些是公司未來長期成長的關鍵驅動力。
  • 產業趨勢變化: 留意健康食品、植物基飲食等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和競爭格局,評估愛之味在其中是否能保持競爭優勢。
  • 避免僅看短期財報: 儘管短期獲利下滑是警訊,但應結合公司長期策略、研發投入和市場佈局進行綜合判斷,避免因單一季度表現而過度反應。

法人說明會內容摘要與趨勢分析

1. 封面資訊

本文件為愛之味(股票代碼:1217)於2025年9月11日舉行的法人說明會簡報。封面展示了公司作為TAF及TFDA認證實驗室,並在國家健康食品認證方面取得「NO.1」的地位。同時,亦提及曾獲內政部103年全國性社會團體公益及績優職業團體社會公益表揚,以及2023年台日罐頭食品協會交流參訪團等活動,凸顯公司在食品安全、企業社會責任及業界交流方面的積極參與。

2. 免責聲明及使用授權

報告聲明其合併財務數字係根據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編製,並經會計師查核簽證。內容未經愛之味公司書面許可,不得使用或複製。

3. 營運成果總覽

愛之味於2024年(113年)展現強勁的營運成果:

  • 合併營收: 達新台幣51億元,連續十年保持成長(CAGR 2.4%)。
  • 淨利: 達新台幣3.03億元,連續五年淨利超過2億元。
  • 每股盈餘(EPS): 達0.58元,創下近25年新高(CAGR 20.5%)。

圖表與表格分析:

年度 毛利 (NT$100M) 營業利益 (NT$100M) 淨利 (NT$100M)
FY2015 12.77 -1.9 0.6
FY2016 13.01 -0.32 1.15
FY2017 13.05 -0.051 1.45
FY2018 13.81 0.67 0.63
FY2019 14.11 1.32 0.65
FY2020 15.19 2.16 2.49
FY2021 14.59 1.72 2.17
FY2022 14.37 1.71 2.88
FY2023 14.14 1.29 2.18
FY2024 14.53 1.44 3.03

趨勢分析:

  • 營業收入 (Revenue): 從2015年的40.19億元持續成長至2024年的51.16億元,顯示穩定的營收擴張能力。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2.4%。
  • 毛利 (Gross Profit): 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從2015年的12.77億元增至2024年的14.53億元,CAGR為5.0%,高於營收成長率,可能反映產品組合優化或成本控制得宜。
  • 每股盈餘 (EPS): 雖然早期有所波動(2015年為0.09元),但後期呈現強勁成長,特別是2024年達到0.58元新高,CAGR高達20.5%,反映公司獲利能力顯著提升。
  • 營業利益 (Operating Profit): 早期(2015-2017年)為負值,後轉為正並波動成長,2020年達到高峰2.16億元,2024年為1.44億元。
  • 淨利 (Net Profit): 早期雖有波動,但自2018年起均為正值,並在2024年達到3.03億元新高,顯示公司整體獲利能力顯著改善。

整體而言,2024年的營運成果顯示公司在營收和獲利能力上取得了顯著進步,特別是EPS創下25年新高,證明了其經營策略的有效性。

4. 年度品類佔比分析

愛之味採用「健康飲品」與「文化美食」雙品類引擎策略,成功帶動營收突破50億元大關。

圖表分析:

此疊加條形圖展示了2020年至2024年公司總營收按品類(健康飲品類、文化美食類、其他類)的構成。

  • 總營收: 從2020年的4,615百萬元穩定成長至2024年的5,116百萬元。
  • 健康飲品類: 營收從2020年的2,471百萬元(佔比53.5%)成長至2024年的3,013百萬元(佔比58.9%)。此品類不僅絕對金額持續增加,在總營收中的佔比也逐年提升,顯示其為公司主要的成長引擎。
  • 文化美食類: 營收從2020年的1,812百萬元(佔比39.3%)波動至2024年的1,783百萬元(佔比34.9%)。雖然其絕對金額略有波動,且佔比呈現下降趨勢,但仍是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其他類: 佔比相對較小且穩定。

趨勢分析:

健康飲品類是愛之味營收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其在總營收中的佔比持續擴大,表明公司在該品類的市場策略取得成功。雖然文化美食類佔比略有下降,但總營收的持續增長顯示公司能有效平衡各品類的發展,並將資源集中於高成長潛力的健康飲品市場。

5. 上半年營運報告(2025 1st Half Operation Update)

本報告呈現2025年上半年合併簡明損益表與2024年同期進行比較。

表格分析:

項目 (新台幣千元) FY2025 1H FY2024 1H YoY (%)
營業收入 (Revenue) 2,427,739 2,361,592 2.8%
營業毛利 (Gross Profit) 673,205 (27.7%) 675,197 (28.6%) -0.9%
營業損益 (Operating Profit) 64,974 (2.7%) 80,528 (3.4%) -0.7%
業外損益 (Other Income/Loss) -73,113 (-3.0%) 149,508 (6.3%) -9.3%
本期淨利 (Net Profit) -18,945 (-0.8%) 206,423 (8.7%) -9.5%
每股盈餘 (EPS) -0.05 0.40 -0.45

趨勢分析:

  • 營業收入: 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2,427,739千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顯示營收動能持續。
  • 營業毛利與營業損益: 營業毛利為673,205千元,年減0.9%,毛利率由28.6%降至27.7%。營業損益為64,974千元,年減0.7%,營業利益率由3.4%降至2.7%。這表明在營收成長的同時,毛利和營益表現略顯承壓。
  • 業外損益與本期淨利: 業外損益從去年同期的正149,508千元轉為今年的負73,113千元,這一巨大轉變是導致本期淨利大幅下滑的關鍵因素。因此,本期淨利由去年同期的206,423千元轉為虧損18,945千元,每股盈餘亦從0.40元轉為負0.05元。報告註釋指出,淨利差異主要來自「暫時性業外影響」,如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份額、有價證券之投資等。

儘管營收持續成長,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獲利能力受到業外因素的顯著影響而大幅下滑。投資者需關注這些「暫時性」因素是否能迅速消除,以及公司本業獲利能力能否在下半年恢復。

6. 研發投資提升創新動能

愛之味強調其研發投資遠高於同業平均,以強化競爭優勢並提升企業價值。台灣23家上市食品類別公司平均研發支出約為年營收的0.3%,而愛之味長期維持1%的研發投資。

圖表分析:

研發投資及營收占比:

  • 研發費用 (R&D Investment): 從2022年的48,551千元增加到2024年的58,325千元,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 佔營業淨額比重 (R&D Investment % of Rev.): 從2022年的1.01%穩步提升至2024年的1.14%,顯示公司持續加大對研發的投入比例。

研發成果:新品、認證、獎項:

  • 研發成果數量: 從2022年的55件增加到2024年的62件,表明研發投入持續轉化為具體的產品創新和榮譽。

趨勢分析:

愛之味在研發上的高投入和持續增長,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為公司帶來了豐碩的創新成果,包括新品開發、認證及獎項。此舉有助於鞏固其市場競爭力,並為未來產品線的擴張提供堅實的基礎。

7. 愛之味主品類領導地位

愛之味在多個核心品類中保持市場領導地位。

  • 健康飲品類: 燕麥奶、功能茶(如分解茶)、中式即飲茶(如麥仔茶)均為市佔第一。
  • 文化美食類: 素食罐頭、甜罐點心(如牛奶花生)及魚罐頭均為市佔第一。

趨勢分析:

公司在多個主要產品類別中均佔據市場領導地位,這反映了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產品品質及市場滲透能力。這些「市佔第一」的產品是公司穩健營收和獲利的重要支撐。

8. 主要新品開發報告 (1):功能茶系列

愛之味的功能茶系列(分解茶家族)定位為品類領導者,策略是「全方位照顧飲食健康,遠離三高」。

  • 產品策略: 聚焦於調節血脂、穩定血糖、無咖啡因等健康訴求。
  • 新品:
    • 2025年推出「山苦瓜原味」分解茶(不易形成體脂肪、調節血脂)和「油切四季春」分解茶(不易形成體脂肪、調節血糖)。
    • 2024年推出「双纖麥茶」(不易形成體脂肪、放鬆飲用)。
  • 「油切四季春」特色:
    • 首創血糖與體脂肪雙認證,為台灣市售唯一兼具此雙重功效的國家健康認證產品。
    • 含有豐富兒茶素及8.8公克膳食纖維,具抗氧化、促代謝、腸道環保等多重機能。
    • 特選台灣南投四季春茶葉,以其獨特花香和輕爽口感廣受喜愛。

趨勢分析:

功能茶系列的新品開發緊扣健康趨勢,特別是針對現代人普遍關注的「三高」問題及體脂肪管理,具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和差異化優勢。雙重健康認證和機能性成分的添加,將有助於其在競爭激烈的健康飲品市場中脫穎而出,擴大市場佔有率。

9. 主要新品開發報告 (2):燕麥奶系列

愛之味燕麥奶作為領導者,緊抓市場「機能」與「風味」兩大趨勢,採取雙線策略滿足不同族群需求。

圖表分析:

保健概念持續受到關注:

  • 營養補充品類: 2022 MAT為15.8,2023 MAT為13.6,略有下降。
  • 保健食品: 2022 MAT為8.9,2023 MAT為10.5,呈現成長。
  • 成人營養補充品: 2022 MAT為17.0,2023 MAT為17.0,持平。

米/豆漿仍維持強勁動能:

  • 比較2023 MAT與2024 MAT的各類飲品年增長率,米/豆漿(奶)類以24.7%的年增長率居所有品類之首,顯示其市場需求強勁。其他品類如冷藏鮮乳、常溫即飲茶等增長率較低或負成長。

新品策略:

  • 機能系列: 推出葡萄糖胺(增加行動力)、膠原蛋白(青春活力)、芝麻素+GABA(好眠體質)、瑪卡+鋅(補充能量)等具特定機能訴求的燕麥奶產品。2024年新品有「純濃燕麥瑪卡能量飲」,2025年新品有「高鈣豆漿燕麥」(含高鈣600mg,燕麥+豆漿維持好體力)。
  • 風味系列: 推出牛奶燕麥、蜂蜜燕麥、黑巧燕麥、豆漿燕麥等多元風味產品。

趨勢分析:

消費者對保健食品及特定機能性飲品的需求持續增長,尤其米/豆漿類市場動能強勁。愛之味精準把握這些趨勢,透過「機能」與「風味」雙線策略,推出多元化的燕麥奶產品,滿足廣泛的消費需求。新產品特別強調高鈣、能量補充等功能性,有助於擴大市場份額,並貢獻營收成長。

10. 主要新品開發報告 (3):甜點罐頭系列

愛之味憑藉研產銷優勢,搶攻花生湯、八寶粥、仙草湯三大次品類市場。

  • 市場觀察 (愛玉商品): 現有愛玉商品多為冷藏、保存期限短,健康訴求品項少,且市場/夜市產品存在衛生安全疑慮。
  • 愛之味策略目標:
    • 甜湯罐頭市場規模約14億元。
    • 愛之味為寒天及罐頭領導品牌,目標將傳統愛玉冰罐裝常溫化,確保健康即食、衛生安全。
    • 打造台灣傳統古早味冰品系列,搶攻甜點及冰品市場。
  • 2025年新品:「寒天檸檬愛玉冰」
    • 2大健康食材: 寒天(富含纖維、熱量低、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愛玉(富含纖維、熱量低)。
    • 3大特色: 每瓶含纖維6克、僅170大卡;嚴選台灣南投愛玉籽;無人工色素及防腐劑。
    • 4大優勢: 添加寒天、常溫保存、衛生安全、價格具競爭力。

趨勢分析:

愛之味將其在罐頭食品領域的經驗,結合健康訴求及便利性,應用於傳統甜點市場。透過創新產品「寒天檸檬愛玉冰」,解決了傳統愛玉商品的痛點(保存期限短、衛生疑慮),並強化健康概念(低卡、高纖),有望在甜點罐頭市場中開闢新藍海,吸引注重健康與便利的消費者。

11. 主要新品開發報告 (4):罐頭美食系列

愛之味罐頭美食作為市場領導者,致力於提供方便、即食、經典的台灣美味,復刻經典幸福台灣味。

  • 產品理念: 結合傳統與創新,將傳統醬菜提升為可搭配麵飯主食的精美菜餚,讓消費者日常輕鬆享用道地台灣美食。
  • 2025年新品:「武林菜」罐頭蘿蔔絲
    • 定位為「台灣醬菜界的真功夫菜」。
    • 強調上選原料、發酵製程、壓榨工藝及主廚調理。
    • 市場反應熱烈,有忠實消費群的重度需求。

趨勢分析:

公司發揮其在罐頭食品的專業優勢,將傳統台式美食包裝成方便即食的產品,迎合現代人追求便利與美味的需求。新品「武林菜」蘿蔔絲強調傳統工藝與高品質,有望在罐頭醬菜市場中獲得廣泛青睞,滿足消費者對懷舊與方便兼具的飲食體驗。

12. 善盡社會責任邁向永續經營 (ESG)

愛之味在公司治理、環境永續和社會責任三方面均有顯著成果:

  • 公司治理: 獨立董事佔董事會成員1/3;2024年董事平均受訓7.3小時;2025年新增女性獨立董事,佔比達11%;董事會及各委員會績效評比「優良」;誠信經營訓練參與人次74人。
  • 環境永續:
    • 2024年:減碳11.27%、減廢9.72%。
    • 推出減塑禮盒,每年可減少塑膠66公噸。
    • 溫室氣體排放量 (2023年:10,052.8240公噸CO2e 降至 2024年:8,919.6647公噸CO2e),顯著減少。
    • 廢棄物總量 (2023年:約2,500公噸 降至 2024年:約1,500公噸),顯著減少。
  • 社會責任:
    • 2024年教育訓練時數達7,134小時,年增20%。
    • 全面落實人權政策與供應商社會責任稽核。
    • 所有244項產品皆通過ISO 22000認證。
    • 捐贈金額年增31.2%。
    • 榮獲衛福部「健康職場健康促進標章」。

趨勢分析:

愛之味在ESG方面的投入全面且具體,各項指標均呈現積極改善或優良表現。這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社會形象,也有助於降低長期經營風險,並吸引重視永續發展的投資人。在環境方面,碳排放和廢棄物的顯著減少,以及減塑措施,展現了其環保承諾。在社會和治理方面,透明的公司治理、員工發展和社會回饋,則鞏固了其作為負責任企業的地位。

13. 長期營運策略與展望

愛之味長期看好健康飲品、植物基及國際市場三大潛力,積極規劃佈局,整合上游供應鏈,預期將成為未來成長與獲利引擎。

  • 三大營運策略: 健康飲品、植物基、國際市場。
  • 台灣第一生化科技 (健康飲品):
    • 健康飲品市場佈局,主攻功能茶/燕麥。
    • 導入先進高速900bpm無菌飲料線。
    • 大埔美新廠年產能達2400萬打。
  • 高野健康生技 (植物基原料):
    • 植物基原料市場佈局。
    • 導入先進水解植物奶粉產線。
    • 大埔美新廠年產能達3000噸。
  • 愛之味食品生技集團 (國際市場): 建立國際品牌商與全球通路商。

趨勢分析:

愛之味明確的長期營運策略聚焦於符合全球趨勢的高成長市場,包括健康飲品、植物基食品及國際化。公司透過在台灣興建兩座高科技、高產能的新廠,顯示其對這些市場的長遠承諾和大規模投資。這不僅將大幅提升產能,確保其在這些新興領域的競爭優勢,也為未來的營收和獲利帶來強勁的成長動能。國際市場的佈局也預示著其將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愛之味法人說明會報告總結

愛之味2025年法人說明會報告展現了一家在既有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拓展的企業。儘管2025年上半年受「暫時性業外因素」影響導致淨利下滑,這是一個短期內需要關注的風險因素,但報告所揭示的長期策略、研發投入和市場佈局,為公司描繪了一個充滿潛力的未來。

從2024年創下25年新高EPS的亮眼成績,到持續高於同業的研發投入,再到在多個核心品類中保持市場領導地位,都證明愛之味擁有穩固的營運基礎和產品競爭力。公司將「健康飲品」和「文化美食」作為雙引擎,並積極佈局「健康飲品」、「植物基」和「國際市場」三大長期策略,這些都符合當前及未來的全球消費趨勢。特別是在大埔美新廠的重大投資,更彰顯了公司對未來成長的堅定決心和實質行動力。

對於股票市場而言,短期的盈利波動可能會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但長期來看,愛之味在健康食品領域的深耕、持續的創新、領先的市場地位,以及對永續經營的承諾(ESG),都將是其股價表現的有力支撐。尤其在植物基食品和國際化方面的積極佈局,有望為公司開啟新的成長曲線。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 公司將致力於消化上半年業外因素的影響,並期望藉由2024年及2025年推出的多項新產品(如功能茶、機能燕麥奶、健康甜點與特色罐頭),在下半年實現營收與獲利的快速回升。這些新品的市場反應將是短期觀察的關鍵。
  • 長期: 愛之味正積極轉型為一家以健康與植物基食品為核心,並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生物科技食品集團。透過新廠的擴建和對高成長市場的深耕,預計其在健康趨勢下的市場份額將持續擴大,並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從而實現長期穩健的營收增長和盈利能力提升。

投資人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保持理性,不應過度解讀單一季度的財務波動。建議密切關注公司未來季度的財報,特別是業外損益項目的變化趨勢,以判斷其「暫時性」是否成立。同時,應關注新產品上市後的實際銷售數據、健康飲品類別的成長動能、以及大埔美新廠的建設與投產進度。此外,愛之味在ESG方面的持續努力,也值得關注,因為這不僅關乎企業形象,更可能影響其長期風險管理與資本市場的青睞度。綜合評估公司的長期成長潛力與短期營運挑戰,將有助於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敦化南路⼆段97號16樓第⼀會議室
相關說明
公司簡介與營運狀況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