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將於9月20日(六)晚上十一點至十二點間進行維護,屆時可能會有短暫的服務中斷,請見諒。

大成(1210)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大成(1210)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114Q2財報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這份發佈於2025年8月26日的法人說明會文件,針對大成(股票代碼:1210)的最新財務狀況與營運展望提供了關鍵洞察。綜合評估,雖然公司在過往年度(2022-2024)的財務表現穩健,特別是毛利率和營益率有所提升,但最近期2025年第二季度的數據卻呈現出顯著的利空警訊,投資人需要審慎評估。然而,文件也揭示了部分利多因素,特別是在大宗原物料成本的展望上,這可能為未來的獲利能力帶來轉機。

整體而言,短期內,市場對大成的股價可能將會承受下行壓力。這是因為2025年第二季度各項關鍵獲利指標的明顯衰退,包括每股盈餘、毛利率、營益率和稅後淨利率,都會讓投資人感到憂慮。在營收持平甚至略微下滑的情況下,獲利能力卻大幅倒退,顯示營運成本或費用控管面臨挑戰。此外,除了肉品事業群表現亮眼外,食糧、食品、餐飲及國際市場等多元事業群普遍表現不佳,這也暴露了公司內部成長動能不均的問題,將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

然而,長期趨勢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與機會。若全球及國內主要農產品(玉米、黃豆、豬肉、雞肉)價格如簡報所預期的般走軟,這對大成這類大量採購原物料的業者而言,將是極大的成本利多。若公司能有效利用更低的進貨成本,並且維持或提升其產品售價,那麼毛利率將有機會回升,進而帶動整體獲利的改善。肉品事業群在艱難環境中仍能取得逾倍的稅前獲利增長,顯示其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與韌性,這是一個重要的潛在成長引擎。如果這個明星事業能持續保持增長態勢,並帶動其他虧損或衰退事業的改善,則長期展望可能逐步轉佳。但前提是,成本效益必須在接下來的季度有效反映在財報上,並且各事業群的表現必須能有效整合與優化。

重點摘要

以下整理了「大成」公司法人說明會文件的核心資訊,涵蓋了財務狀況、事業群表現,以及原物料與供給量的趨勢:

一、 合併財務報表趨勢(單位:新台幣百萬元)

項目 趨勢描述(年報 2022-2024) 趨勢描述(Q2 2025 vs. Q2 2024) 短期影響(2025 Q2)
營收淨額 總體呈現微幅下降趨勢(113,297 → 111,109 → 102,749)。 略微下滑 (-0.5%),基本持平。 中性偏空(未見成長)
營收成本 絕對金額及佔營收比例呈現下降(2024年達85.6%)。 佔營收比例上升 (1.0%,從85.7%升至87.0%),絕對金額增加。 利空(成本壓力上升)
毛利 絕對金額增加,毛利率穩定提升(2024年達14.40%)。 大幅下滑 (-9.4%),毛利率顯著下降至13.01%。 利空(獲利能力惡化)
營業費用 逐年穩定增加(絕對金額及佔營收比例)。 持續增加 (+4.8%)。 利空(費用控管不佳)
營業淨利 2023年顯著成長,2024年微幅下降。 大幅下滑 (-30.5%),營益率下降至4.00%。 利空(核心業務獲利嚴重受損)
稅前淨利 2023年顯著成長,2024年微幅下降。 大幅下滑 (-27.8%)。 利空(整體獲利下滑)
稅後淨利 2023年顯著成長,2024年微幅下降。 大幅下滑 (-32.6%)。 利空(獲利能力倒退)
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 2023年顯著成長,2024年微幅下降。 大幅下滑 (-27.2%)。 利空(股東獲利受損)
每股盈餘 (EPS) 2023年大幅提升,2024年下降。 大幅下滑 (-27.7%) 至 0.68元。 利空(股東價值嚴重減損)
毛利率 穩健上升(2022年10.03% → 2024年14.40%)。 顯著下降(從14.29% → 13.01%)。 利空(產品競爭力或成本優勢減弱)
營益率 穩健上升後微幅下降(2023年達5.42%)。 顯著下降(從5.73% → 4.00%)。 利空(營運效率降低)
稅後淨利率 穩健上升後微幅下降(2023/2024年維持約4.3%)。 顯著下降(從4.05% → 2.74%)。 利空(整體盈利能力下滑)

二、 各事業群稅前損益同期比較 (2025 Q2 vs. 2024 Q2)

  • 肉品事業群:稅前損益顯著增長119%。(利多)
  • 食糧事業群:稅前損益下降23%。(利空)
  • 食品事業群:稅前損益下降112%,從獲利轉為虧損或虧損擴大。(利空)
  • 餐飲事業群:稅前損益下降166%,從獲利轉為虧損或虧損擴大。(利空)
  • 東南亞事業群:稅前損益下降15%。(利空)
  • 東亞事業群:稅前損益大幅下降237%,從獲利轉為虧損或虧損擴大。(利空)

三、 重要事項:原物料成本與供需展望

原物料成本:

  • 玉米:巴西種植進度加快,美國玉米種植面積預期大幅增加,巴西和美國生長天氣良好且產量上修,顯示全球玉米供應趨於寬鬆。(利多,預期成本壓力降低)
  • 黃豆:美國黃豆種植面積下調,但巴西黃豆出口庫存增加,阿根廷黃豆與副產品出口增量,預期整體供應仍充裕。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則帶來不確定性。(綜合,供應尚可但貿易摩擦有變數)

國內豬肉供給量:

  • 毛豬均價:2025年均價相較2024年高峰有所回落,呈現下降趨勢(約在80-85元/公斤區間)。(利多,預期採購成本降低)
  • 國內供給量與進口量:2025年國內供給量穩定,進口量則較2023、2024年顯著下降,顯示國內市場供需逐步平衡,對價格產生下行壓力。(利多,採購環境改善)

國內雞肉供給量:

  • 毛雞均價:2025年均價相較2023、2024年高峰亦有明顯回落,呈現下降趨勢(約在30-32元/斤區間)。(利多,預期採購成本降低)
  • 國內供給量與進口量:2025年國內供給量穩定,但進口量顯著高於往年同期,尤其在年初有高峰,市場整體供應充裕,對價格產生下行壓力。(利多,採購環境改善)

分析與總結

這份法人說明會簡報對大成的股東與潛在投資者傳達了複雜的訊息。儘管有長期向好的趨勢和個別亮點,但近期的財務數據和大多數業務領域的表現不佳,無疑是投資者應當密切關注的核心問題。

利多因素 (Positive Indicators)

  • 肉品事業群的卓越表現:在2025年第二季度,肉品事業群的稅前損益同比增長高達119%。這表明公司在肉類產品的養殖、加工或銷售環節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與市場應變能力,可能受惠於市場需求、價格優勢或營運效率的提升,是目前公司獲利能力最重要的支撐。
  • 主要農產品成本展望佳:玉米預期供應量增加(巴西種植加快、美國面積增加、生長良好),這對作為飼料生產商的大成而言是直接的成本利多。黃豆雖有美國種植面積下調,但南美洲的出口增量有望緩解供應壓力,總體供應穩定。這些趨勢有助於降低飼料事業的原料採購成本,進而提升其毛利率,甚至向下游肉品事業傳導成本優勢。
  • 國內豬肉與雞肉採購成本預期降低:文件顯示2025年國內毛豬與毛雞均價相較前兩年有所回落。豬肉市場國內供給穩定且進口量下降,意味著供需狀況對買方較有利。雞肉市場雖然國內供給穩定但進口量顯著增加,亦導致市場價格下降。對於大成的肉品加工及餐飲等需大量採購鮮肉的事業而言,這將直接降低採購成本,有助於未來毛利率的提升。

利空因素 (Negative Indicators)

  • 2025年第二季度獲利能力顯著下滑:這是本次簡報中最直接且最具衝擊力的負面資訊。營收淨額微幅下降,但營收成本佔比上升、營業費用增加,導致毛利、營業淨利、稅前淨利及稅後淨利全面大幅下滑,每股盈餘更是暴跌27.7%。毛利率、營益率、稅後淨利率也同時下跌,顯示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近期受到嚴重侵蝕。這反映了多方面的營運壓力,可能是產品價格壓力、內部成本上升(例如人工、能源)或效率問題。
  • 多元事業群表現不均與顯著衰退:除了肉品事業群外,食糧、食品、餐飲、東南亞和東亞等五個主要事業群的稅前損益在2025年第二季度均出現下滑或更大幅度的虧損(特別是食品、餐飲、東亞)。這顯示大成雖然業務多元,但目前各事業群並未共同發力,甚至存在多個拖累整體表現的「負擔」。這種狀況挑戰了公司業務的多元性優勢,顯示內部經營面臨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或特定市場壓力。
  • 營運費用持續攀升:雖然營收僅微幅下降,但營業費用持續增加(Q2同比增長4.8%),這反映出公司在開源面臨壓力時,在節流方面未能有效控管,進一步擠壓了營業淨利空間。
  • 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的不確定性:中美貿易關係的緊張可能對全球農產品貿易流向和價格產生波動,尤其對於黃豆等敏感商品。大成作為全球佈局的食品業者,可能需面對原物料供應鏈的調整風險和價格不確定性。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評估

在當前時間點(即2025年8月26日),簡報公布後,市場很可能因近期糟糕的第二季度財務表現而給予負面反應,股價在短期內可能會承壓。EPS的大幅下滑將直接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分析師可能下調公司的盈餘預測,導致股價調整。

中期來看,市場將密切關注公司能否將預期的原物料成本下降,有效轉化為財報上毛利率的回升。如果大宗商品價格(如玉米、豬肉、雞肉)真的如簡報所示在Q3、Q4進一步走低並反映到公司的採購成本上,且公司能夠維持或提升產品售價,那麼下半年的毛利率與獲利狀況可能會有顯著改善,屆時股價有望出現修復行情。然而,若原物料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預期,或公司未能有效轉嫁其他營運成本壓力,則獲利能力復甦將延遲。

長期來看,大成的股價趨勢將取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1. 多元事業群的整合與優化:肉品事業的強勁增長是一個亮點,但若其他事業群(食糧、食品、餐飲及海外市場)的衰退態勢未能止住甚至惡化,將會嚴重拖累公司整體成長。公司需展現其調整策略和執行能力,解決這些事業的營運挑戰。
  2. 成本控管與經營效率:營業費用持續增長是個警訊。在營收成長趨緩的環境下,公司必須更精準地管理各項費用,提升整體經營效率,以鞏固獲利基礎。
  3. 原物料價格的實際影響:簡報所預測的趨勢雖為利多,但全球農業氣候、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皆可能影響其走向。投資者需要追蹤實時原物料價格,並對比其對大成成本的實際影響。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以注意的重點

  1. 季度獲利變化追蹤:特別關注2025年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留意毛利率、營益率是否能從Q2的谷底回升,每股盈餘能否有所改善。這些指標將是判斷公司獲利能力是否止跌回穩的關鍵。
  2. 主要產品定價與原物料成本的剪刀差:大宗物資價格預期走低,這是一個利多。散戶投資者應留意公司能否有效將低成本的原料反映在未來的成本上,同時觀察其產品(飼料、肉製品、加工食品)的售價是否穩定,能否保持產品毛利。當原料成本下降而產品價格維持,則獲利能力有擴大的空間。
  3. 肉品事業群的動能能否持續:肉品事業的表現強勁是目前的救星。投資者應研究肉品市場的競爭環境、市場佔有率,以及大成在此領域的長期發展策略,以評估其增長的可持續性。
  4. 其他事業群的轉型或改善計畫:除了肉品,食品、餐飲及國際市場等領域表現不佳。關注管理層是否有具體的策略或計畫來扭轉這些事業的頹勢,例如產品線調整、市場重新定位或效率提升方案。
  5. 風險控管與財報細節:仔細閱讀未來的財務報告附註,了解公司在營收成本與營業費用中的主要構成項目及變化原因,並注意是否有異常的營業外收支。
  6. 注意公司派發股利政策:由於2025 Q2獲利大幅下滑,這將直接影響公司今年的獲利基礎。散戶投資者需要審慎評估其未來的股利政策,如果公司每股盈餘無法提升,則股利派發的壓力也會隨之而來。

總體而言,大成目前面臨短期逆風,但在成本面有長期利多的潛力。投資人需保持警惕,等待更多數據和管理層的回應來評估其能否成功度過當前挑戰,並抓住原物料成本下降所帶來的利好機會。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114Q1財報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證交所(101大樓1樓資訊展示中心)
相關說明
113Q4財報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線上法說會
相關說明
113Q3財報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