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國際(8367)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建新國際(8367)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第一金證券七樓會議室(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 22 號)
- 相關說明
- 公告本公司受邀參加第一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114年上半年之營運概況及產業展望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為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367)於2025年9月17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資料。整體而言,該報告全面性地闡述了公司的投資架構、營運據點、服務項目、經營績效、財務概況、競爭優勢與未來展望。報告內容豐富,涵蓋了公司過去的表現與未來的發展方向,對於理解建新國際的營運模式及成長潛力具有高度參考價值。
建新國際的業務涵蓋多個物流環節,並透過子公司進行專業分工與策略佈局。公司在全台主要港口設有廣泛的營運據點,提供整合性的報關、陸路運輸、裝卸及倉儲服務。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自動化環保卸煤業務方面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這不僅是營收的重要來源,也符合當前全球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大趨勢。
財務表現方面,公司在2023年至2024年實現了顯著的營收及毛利增長,2025年上半年亦持續成長。然而,2025年第二季度的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淨利及每股盈餘(EPS)出現了較明顯的下滑,這是投資人需要密切關注的短期變動。長期來看,公司具備特許行業的競爭優勢,並積極佈局新能源政策及印度塑化原料需求等成長性業務,展現出明確的未來發展藍圖。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呈現了一個在核心業務上具有穩定性與成長性,並積極朝向多元化與高附加價值服務發展的建新國際。公司透過自動化與智慧化提升服務效率,並順應環保及新能源的產業趨勢,為未來的成長奠定基礎。儘管近期財務數據顯示獲利能力面臨短期壓力,但長期的策略佈局和成長動能仍具潛力。報告內容條理清晰,但部分圖表數據可能存在細微的四捨五入或呈現方式差異,需綜合理解。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因素:
- 穩固的產業地位: 營業項目為特許行業(見P.16),享有較高的進入門檻,有助於維持穩定的市場地位。
- 自動化與ESG趨勢受惠: 自動化環保裝卸煤炭業務顯著成長,符合全球ESG趨勢(見P.8, P.10, P.16),有助於提升公司形象及市場估值。
- 策略性市場佈局: 順應印度塑化原料需求暢旺及受益於新能源政策(風電/天然氣管更新)(見P.16),顯示公司具備前瞻性的市場判斷能力。
- 長期成長動能: 新科智慧物流園區分期營運(2025.11一期、2026.08二期)及多角化新業務拓展(銅土、玻璃、天然氣管裝卸、汽車物流)(見P.16, P.18),為公司提供多元的成長引擎。
- 穩定股利政策: 過去二年平均股利配發率達75%,並以該平均數為未來目標(見P.14),對追求穩定股利的投資人具有吸引力。
- 營收與毛利持續增長: 2023至2024年營業收入與毛利均實現強勁增長,2025H1亦持續成長(見P.11),顯示公司營運規模擴大。
- 利空因素:
- 近期獲利能力下滑: 2025年第二季度的稅後每股盈餘(EPS)、稅後淨利率及歸屬母公司淨利率均較2025年第一季度及過往高點有明顯下降(見P.12, P.13),顯示短期獲利能力面臨挑戰。
- 歸屬母公司淨利年減: 2025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淨利略低於2024年上半年(見P.11),可能影響市場對其短期獲利成長的預期。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預期股價可能因2025年Q2獲利能力下滑的數據而面臨短期壓力或震盪。投資人將密切關注後續季度(2025 Q3及Q4)的財務表現,以判斷獲利下滑是否為一次性因素或持續性趨勢。新科智慧物流一期在2025年11月正式營運,若能帶來顯著營收貢獻,可能提振短期表現。
- 長期趨勢: 展望正向。建新國際在物流自動化、新能源產業鏈佈局及多元化新業務拓展方面的策略,使其能夠抓住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特許行業性質提供穩定基礎,加上對ESG的順應,預期公司在長期內仍具備穩健的成長潛力。2026年新科智慧物流二期的營運將是另一個重要的成長驅動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獲利能力變化: 散戶投資人應特別注意公司每季度的稅後淨利、EPS及各項利潤率的變化,深入了解2025年Q2獲利下滑的原因,並評估其影響是否為暫時性。
- 追蹤新業務與新據點的進展: 公司多項新業務及子公司拓展計劃(如新科智慧物流、天然氣管裝卸、非煤炭貨物儲轉)是未來成長的關鍵。應關注這些項目是否按時啟動並產生預期效益。
- 評估配息穩定性: 雖然公司訂有75%的股利配發率目標,但配息金額仍取決於每股盈餘。若未來盈餘持續承壓,可能影響實際配息。
- 產業風險: 儘管為特許行業,仍需留意宏觀經濟波動、貿易政策變化及能源價格變動對物流和裝卸業務的影響。
- 多元化風險: 新業務的拓展可能帶來新的營運風險和前期投入,需評估其效益與風險的平衡。
條列式重點摘要
一、 公司基本資訊與架構
- 公司名稱: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CHIEN SHING HARBOUR SERVICE CO., LTD.)
- 股票代碼: 8367
- 發佈日期: 2025年9月17日
- 投資架構:
- 建新國際: 母公司。
- 中科國際: 資本額300,000仟元,建新持股64.60%,專營精緻倉儲業務。
- 安順裝卸: 資本額900,000仟元,建新持股85.44%,專營自動化裝卸及智慧化室內倉儲業務。
- 建通國際: 資本額700,000仟元,建新持股40.11%,安順持股2.02%,專營自動化裝卸及智慧化室內倉儲業務。
- 新科智慧: 資本額800,000仟元,建新持股51.77%,中科持股16.95%,負責海港第一立體智慧倉儲物流園區。
二、 營運據點與服務項目
- 全台佈局:
- 港口據點: 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安平港、高雄港。
- 倉庫據點: 台中港物流專區、關連工業區、加工出口區、中部科學園區、松山貨棧、高雄港S19倉庫、118-119號碼頭露置場、安平港等。
- 整合物流服務:
- 報關業務: 進出口報關、資料交換作業。
- 陸路運輸: 貨櫃運輸、平板運輸及斗車運輸。
- 裝卸業務: 自動化及高效率環保裝卸作業。
- 倉儲業務: 自貿倉、保稅倉、精緻倉、溫控倉、一般倉及航空貨物集散站。
三、 經營績效與主要趨勢分析
1. 產品別營收占比趨勢
分析圖表「產品別營收占比(一)」與「產品別營收占比(二)」可觀察到以下主要趨勢:
- 自動裝卸業務顯著成長: 從2023年度的23%提升至2024年度的38%,顯示公司在自動化轉型上的成效。儘管2025年Q2略降至36%,但仍維持較高佔比。這代表公司正逐步從傳統勞力密集型業務轉向更有效率、環保的自動化作業,此趨勢為利多。
- 傳統裝卸業務佔比下降: 傳統裝卸業務佔比從2023年度的30%下降至2024年度的21%,並在2025年Q2回升至22%,但總體趨勢是受自動化業務排擠,顯示公司業務結構優化,此為利多。
- 總體營收逐季增長: 從2023年Q3至2025年Q2,總體營收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其中25Q2達到約800,000仟元(8億元)的近八季新高,顯示公司營運規模持續擴大,此為利多。
- 其他業務貢獻穩定: 報關、運輸及各類倉儲業務(中科、貨櫃、其他)的營收貢獻佔比相對穩定,顯示公司業務多元化且具有韌性。
營收項目 2023年度占比 2024年度占比 2025年Q2占比 傳統裝卸 30% 21% 22% 自動裝卸 23% 38% 36% 報關 10% 9% 8% 運輸 11% 9% 11% 倉儲-中科 14% 12% 11% 倉儲-貨櫃 6% 5% 5% 倉儲-其他 7% 6% 7% 2. 自動化環保卸煤成長占比
根據圖表「建新-(台中港)自動化環保卸煤成長占比」,建新國際在台中港的自動化環保卸煤業務呈現強勁的成長態勢:
- 建新自動化卸煤量與佔比持續提升:
- 2023年度:建新自動化卸煤量約1,747,682噸,佔總量58%。
- 2024年度:建新自動化卸煤量約2,318,920噸,佔總量69%。相較2023年,該業務量增長約32.68%。
- 2025年Q2:建新自動化卸煤量約1,155,107噸,佔總量78%。若按此趨勢推估全年,其量將與2024年相當或略高,且佔比進一步提升。
- 競爭對手傳統卸煤佔比下降: A公司和B公司的傳統卸煤業務佔比逐年下降,顯示建新國際在自動化環保卸煤領域的市場份額持續擴大,競爭優勢日益明顯,此為利多。
3. 財務資訊概要(單位:新台幣萬元,除非另有說明)
- 營業收入:
- 2023年:232,053萬元
- 2024年:289,668萬元 (年增24.89%)
- 2024H1:138,948萬元
- 2025H1:157,284萬元 (年增13.20%)
營業收入自2023年起呈現穩定增長,2025年上半年營收亦較去年同期成長,顯示公司營運規模持續擴大,此為利多。
- 營業毛利:
- 2023年:69,638萬元
- 2024年:96,559萬元 (年增38.64%)
- 2024H1:44,676萬元
- 2025H1:48,876萬元 (年增9.41%)
營業毛利同樣維持強勁增長,與營收趨勢一致,此為利多。
- 營業淨利:
- 2023年:38,115萬元
- 2024年:63,579萬元 (年增66.81%)
- 2024H1:30,012萬元
- 2025H1:32,689萬元 (年增8.92%)
營業淨利成長幅度更為顯著,顯示公司在營運費用控制方面亦有成效,此為利多。
- 歸屬母公司淨利:
- 2023年:28,503萬元
- 2024年:31,718萬元 (年增11.28%)
- 2024H1:16,042萬元
- 2025H1:15,071萬元 (年減6.05%)
歸屬母公司淨利在2024年實現增長,但2025年上半年卻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這暗示可能存在非營業損益或稅務因素的影響,此為利空。
- 近八季營業毛利率: 營業毛利率在24Q2達到35.58%的高峰,隨後在25Q2下降至30.25%。儘管總體仍維持在30%以上,但近期呈現波動及小幅下滑,可能對未來獲利能力產生壓力,此為利空。
- 近八季稅後每股EPS(單位:新台幣元):
- 24Q2達到1.18元的近期高點。
- 25Q1為0.95元,25Q2則明顯下降至0.69元。
EPS在25Q2的下滑與歸屬母公司淨利的趨勢一致,顯示公司短期獲利能力面臨挑戰,此為利空。
- 近八季稅後淨利率及歸屬母公司淨利率: 兩者均在24Q2達到高峰(稅後淨利率20.42%,歸屬母公司淨利率13.57%),但在25Q2均降至近八季低點(稅後淨利率11.07%,歸屬母公司淨利率7.99%),顯示獲利能力在近期受到侵蝕,此為利空。
4. 近五年度現金股利(單位:新台幣元)
- 每股盈餘 (EPS): 2020年2.73元,2021年達7.10元高峰後,2022年回落至2.98元,隨後於2023年3.25元、2024年3.59元呈現穩定回升。
- 每股股利 (DPS): 2020年1.50元,2021年2.80元,2022年2.50元,2023年2.50元,2024年2.80元。
- 股利政策: 過去二年(2023, 2024)平均股利配發率達75%,未來將以此平均數為目標。這顯示公司有維持穩定股利發放的政策,對股東友善,此為利多。
四、 營運方針與策略佈局
- 建新四大優勢:
- 營業項目為特許行業,具備進入門檻優勢。
- 自動裝卸煤炭倉庫受惠ESG大趨勢,符合環保永續發展。
- 順應印度塑化原料基礎需求暢旺。
- 受惠新能源政策,積極佈局風電/天然氣管更新業務。
這些優勢為公司提供穩定的業務基礎和未來成長機會,此為利多。
- 策略佈局:
- 服務效率優化。
- 掌握環保趨勢衍生之商機。
- 發展多元物流倉庫。
- 佈局各港口商機。
五、 未來展望
- 建新(母公司):
- 拓展銅土新業務(破碎、篩料)。
- 開發玻璃產業業務(鹼粉、矽砂)。
- 天然氣管裝卸(中油、台電)。
- 汽車產業物流服務。
這些多元化的新業務將拓寬公司收入來源,此為利多。
- 中科國際: 計劃上興櫃,並評估南部業務據點,顯示積極擴大資本市場能見度及營運範圍,此為利多。
- 安順裝卸與建通國際: 將拓展非煤炭貨物儲轉業務,特別是高雄港與安平港,顯示業務的橫向擴張與多元化,降低對單一貨物的依賴,此為利多。
- 新科智慧:
- 一期預計於2025年11月正式營運。
- 二期預計於2026年Q3-Q4間營運。
智慧物流園區的投入與啟用將提升公司的自動化與智慧化能力,是重要的長期成長驅動力,此為利多。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5段7號88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黑石財經舉辦之「戰略台灣投資論壇」法人說明會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