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創(8016)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矽創(8016)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矽創受邀參加由元富證券舉辦之2025年秋季投資論壇,說明營運概況。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矽創電子 (8016.TW) 2025年第二季投資人會議簡報分析
本報告旨在深入解析矽創電子(股票代碼:8016.TW)於2025年第二季的營運成果與未來展望。矽創作為顯示驅動晶片(DDIC)與感測器晶片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其財報與法人說明會內容對於評估其在變動市場中的競爭力與成長潛能至關重要。本分析將從整體營運表現、財務數據、各產品線發展、經營效率及企業永續等面向,提供全面的觀點與建議。
報告整體觀點與總結
本報告呈現了矽創電子在營收方面持續成長的動能,然而,在獲利能力方面,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卻面臨壓力,顯示公司在擴大營收的同時,也正經歷成本結構與市場競爭帶來的挑戰。各產品線中,物聯網應用(IoT AloT)表現穩健,車用DDIC預期回溫,而感測器業務則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公司在營運效率方面表現良好,存貨週轉天數處於健康水平,且持續投入企業永續發展。整體而言,矽創電子在面對市場逆風時,展現了其核心業務的韌性與策略性轉型,但在獲利能力改善上仍有努力空間。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因素:
    *   營收持續增長: 2Q25 合併營收季增 7.29% QoQ,年增 6.20% YoY,累計至7月營收亦有 4.70% 年增,顯示公司營收具有成長動能。
    *   市場領先地位: 在小尺寸顯示器驅動晶片、物聯網、工控、車用DDIC及TDDI等領域具備全球領導地位及先驅技術,鞏固市場競爭力。
    *   物聯網應用穩健成長: 物聯網AloT為本年度主要動能,2Q25營收佔比達36%,且後勢增長穩健。
    *   車用DDIC展望樂觀: 預期3Q車用出貨可望回溫,且新規格抬頭顯示器與觸控顯示器驅動模組已開始少量量產,為未來營收注入新動能。
    *   營運效率良好: 存貨週轉天數低於過去四年平均,維持健康範圍,顯示庫存管理效率優異。應收帳款及應付帳款週轉天數亦維持穩定,營運資金管理妥善。
    *   企業永續表現優異: 202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6~20%,並納入多檔永續、高股息、半導體指數成分股,有助於吸引ESG投資人。
*   利空因素:
    *   獲利能力承壓: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呈現 QoQ 及 YoY 下降趨勢,顯示公司在營收增長的同時,獲利能力面臨挑戰。
    *   感測器業務受衝擊: 感測器業務受到匯率波動與中階品牌市場競爭影響,導致營收與毛利承壓。
    *   非營業利益大幅下降: 2Q25非營業利益相較1Q25大幅減少,儘管稅率同時下降,但若無詳細解釋,可能反映一次性或非經常性收入的減少,影響獲利結構。
    *   美國關稅戰風險: 對轉移顯示器供應鏈的衝擊有限,但加高關稅可能增加壓抑消費市場需求的潛在風險,為未來營運帶來不確定性。
    *   EPS年減: 儘管2Q25 EPS季增,但相較去年同期(2Q24)仍有顯著下降,反映整體獲利能力尚未完全恢復。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未來1-2季): 矽創電子預期將在物聯網和車用領域持續保持增長,尤其車用DDIC的3Q出貨回溫與新產品量產將是主要看點。然而,感測器業務的挑戰以及整體毛利率的壓力可能短期內仍會持續。公司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情勢與主要市場需求變化,並持續優化成本結構。
*   長期(超越2季): 矽創電子憑藉其在多個關鍵應用領域(如IoT AloT、工控、車用DDI)的技術領先地位與產品線廣度,具備長期的成長潛力。特別是零電容技術的導入與子公司孵化新應用的策略,有助於開拓新市場並擴大增長潛能。然而,持續的技術創新與產品差異化將是維持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獲利能力指標: 除了營收增長,散戶投資人應更著重觀察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的走勢,這更能反映公司實質的獲利能力和經營效率。
*   產品組合優化: 留意公司如何在不同產品線之間進行資源配置,尤其高毛利率產品(如特定感測器或新一代車用DDI)的營收貢獻變化。
*   匯率與競爭影響: 感測器業務明確指出受到匯率及競爭影響,投資人應關注公司是否能有效應對這些外部變數。
*   法人說明會後續資訊: 由於報告中部分數據(如非營業利益大幅波動)未提供詳細解釋,投資人可關注後續法人說明會的問答環節,以獲取更全面的資訊。
*   ESG與公司治理: 矽創在企業永續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這有助於提升公司長期價值與降低非財務風險,吸引更廣泛的投資者基礎。
條列式重點摘要
本節整理矽創電子2025年第二季投資人會議簡報的關鍵資訊,條列式呈現各項重要內容與數據趨勢。
公司概況與營運策略
*   公司名稱與代碼: 矽創電子 (Sitronix Technology Corp.),股票代碼 8016.TW。
*   成立與上市: 1992年成立,2003年上市。總部位於臺灣新竹。
*   使命與任務: 以最具競爭力的成本和品質,達到最高的客戶滿意度。
*   營運模式:
    *   全球小尺寸顯示器驅動晶片 (Display Driver IC) 領導者,於物聯網、工控市場具決定性市占。
    *   零電容技術先驅,應用於物聯網、工控、車用DDI及TDDI產品線。
    *   透過子公司孵化新應用,擴大增長潛能。
*   市場地位:
    *   物聯網 AloT: 導入觸控驅動與零電容技術,建構完整產品線。
    *   工控: 深耕極長尾市場。
    *   感測器晶片 (Sensor IC): 安卓一線品牌手機感測器主要供應商。
    *   車載: 車用中小尺寸顯示器驅動晶片領導者。
2Q25 財務績效摘要
*   累計營收:
    *   2025年1至7月累積自結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0,494,352仟元,年增 4.70% (YoY)。
    *   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4,648,294仟元,季增 7.29% (QoQ),年增 6.20% (YoY)。
*   毛利率: 2Q25為 31%,較 1Q25 的 33% 下降 2 個百分點,較 2Q24 的 35% 下降 4 個百分點。
*   營業利益率: 2Q25為 11%,較 1Q25 的 12% 下降 1 個百分點,較 2Q24 的 15% 下降 4 個百分點。
*   每股盈餘 (EPS): 2Q25為新台幣 3.56 元,較 1Q25 的 3.45 元增加 0.11 元,但較 2Q24 的 4.43 元減少 0.87 元。
*   非營業利益: 2Q25約新台幣27,001仟元,較1Q25的102,132仟元大幅減少。
*   稅率: 2Q25為 4%,較 1Q25 的 11% 大幅下降。
營收結構與業務發展趨勢
*   集團組成營收佔比 (2Q25):
    *   物聯網DDIC:36%
    *   手機感測器:26%
    *   工控設備DDIC:14%
    *   車用DDIC:13%
    *   其他:11%
*   主要產品類別營收佔比趨勢 (2021-2Q25):
    
        
            
                
                    | 產品類別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Q23 | 
                    3Q23 | 
                    4Q23 | 
                    1Q24 | 
                    2Q24 | 
                    3Q24 | 
                    4Q24 | 
                    1Q25 | 
                    2Q25 | 
                
            
            
                
                    | 物聯網 AloT | 
                    36% | 
                    36% | 
                    35% | 
                    31% | 
                    37% | 
                    33% | 
                    33% | 
                    31% | 
                    31% | 
                    31% | 
                    31% | 
                    33% | 
                    36% | 
                
                
                    | 工控 | 
                    14% | 
                    18% | 
                    14% | 
                    13% | 
                    16% | 
                    14% | 
                    13% | 
                    12% | 
                    17% | 
                    12% | 
                    12% | 
                    14% | 
                    14% | 
                
                
                    | 感測器 | 
                    26% | 
                    22% | 
                    27% | 
                    28% | 
                    25% | 
                    29% | 
                    30% | 
                    31% | 
                    26% | 
                    28% | 
                    27% | 
                    27% | 
                    26% | 
                
                
                    | 車用 | 
                    16% | 
                    16% | 
                    16% | 
                    17% | 
                    15% | 
                    17% | 
                    16% | 
                    16% | 
                    18% | 
                    17% | 
                    16% | 
                    15% | 
                    13% | 
                
                
                    | 其他 | 
                    8% | 
                    8% | 
                    8% | 
                    11% | 
                    7% | 
                    7% | 
                    8% | 
                    10% | 
                    8% | 
                    12% | 
                    14% | 
                    11% | 
                    11% | 
                
            
        
     
*   各產品線重點說明:
    *   物聯網AloT: 零電容觸控顯示晶片 (TDDI) 為公司今年主要動能,2Q25 約佔總營收的11% (此處指TDDI,非整體物聯網),後勢增長仍穩健。
    *   工控 Industrial: 智慧電網設備、電表等政府標案帶動季節性營收。
    *   感測器 Sensor: 受到匯率及中階品牌市場競爭衝擊,影響營收及毛利。電磁波吸收率感測器 (SAR) 及高度計感測器 (Pressure) 已開始交付手機品牌與穿戴客戶。
    *   車用Auto DDI: 2Q25 營收受到匯率及非車用放緩策略影響,預期 3Q 車用出貨可望回溫。新規格抬頭顯示器與觸控顯示器驅動模組 (TDDI) 準備少量交付。
*   外部風險: 美國關稅戰對轉移顯示器供應鏈衝擊有限,但加高關稅可能增加壓抑消費市場需求。
營運週轉天數
*   存貨週轉天數: 2Q25為 87 天,相較 1Q25 的 96 天及 2Q24 的 98 天有所下降,且比過去四年平均低,顯示庫存管理效率良好,維持健康範圍。
*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2Q25為 32 天,相較 1Q25 的 34 天及 2Q24 的 34 天略有下降,維持在過去四年平均天數範圍內。
*   應付帳款週轉天數: 2Q25為 63 天,相較 1Q25 的 71 天略有下降,與 2Q24 持平,維持在過去四年平均天數範圍內。
企業永續 (ESG)
*   2024年度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排名前 6~20%。
*   2023年起,矽創電子 (個體) 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自願申報。
*   2024年起,矽創電子納入臺灣指數公司多檔永續、高股息、半導體指數成分股。
*   2023年成立風險管理會議。
數字、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分析
本節將詳細分析簡報中各項數據與圖表所呈現的主要趨勢。
財務摘要趨勢
    
        
            
                | 財務摘要 | 
                2Q25 | 
                1Q25 | 
                Q/Q | 
                2Q24 | 
                Y/Y | 
            
        
        
            
                | 營收 (NT‘000) | 
                4,648,294 | 
                4,332,354 | 
                +7.29% | 
                4,377,074 | 
                +6.20% | 
            
            
                | 毛利率% | 
                31% | 
                33% | 
                -2% | 
                35% | 
                -4% | 
            
            
                | 營業利益率% | 
                11% | 
                12% | 
                -1% | 
                15% | 
                -4% | 
            
            
                | EPS (NT$) | 
                3.56 | 
                3.45 | 
                +0.11 | 
                4.43 | 
                -0.87 | 
            
        
    
 
*   營收表現: 2Q25營收表現亮眼,較上一季(1Q25)成長7.29%,較去年同期(2Q24)成長6.20%,顯示公司營收規模持續擴大,成長動能穩健。累計至2025年1至7月的合併營收年增率為4.70%,也印證了這一趨勢。
*   獲利能力下滑: 儘管營收成長,但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卻呈現下滑趨勢。2Q25毛利率為31%,季減2個百分點,年減4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為11%,季減1個百分點,年減4個百分點。這表明公司在營收擴張的同時,面臨著成本上升或產品組合變化帶來的獲利壓力。
*   每股盈餘 (EPS): 2Q25的EPS為3.56元,雖較1Q25的3.45元有所提升(季增0.11元),但與去年同期的4.43元相比,則有顯著下降(年減0.87元)。這與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的年減趨勢相符,反映了整體獲利能力的年對年表現較弱。
損益摘要趨勢
    
        
            
                | NT$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4Q23 | 
                1Q24 | 
                2Q24 | 
                3Q24 | 
                4Q24 | 
                1Q25 | 
                2Q25 | 
            
        
        
            
                | 營收(百萬) | 
                22,255 | 
                18,027 | 
                16,722 | 
                17,826 | 
                4,511 | 
                4,149 | 
                4,377 | 
                4,683 | 
                4,616 | 
                4,332 | 
                4,648 | 
            
            
                | 毛利% | 
                56% | 
                46% | 
                34% | 
                34% | 
                34% | 
                35% | 
                35% | 
                33% | 
                33% | 
                33% | 
                31% | 
            
            
                | 營業費用/銷售% | 
                19% | 
                19% | 
                19% | 
                20% | 
                19% | 
                20% | 
                20% | 
                20% | 
                21% | 
                21% | 
                20% | 
            
            
                | 營業利益率% | 
                37% | 
                27% | 
                15% | 
                14% | 
                15% | 
                15% | 
                15% | 
                14% | 
                12% | 
                12% | 
                11% | 
            
            
                | 業外 (000′NTD) | 
                196,875 | 
                363,954 | 
                337,010 | 
                348,152 | 
                41,722 | 
                109,978 | 
                102,328 | 
                53,984 | 
                81,862 | 
                102,132 | 
                27,001 | 
            
            
                | 稅率*% | 
                15% | 
                17% | 
                15% | 
                14% | 
                16% | 
                15% | 
                13% | 
                15% | 
                12% | 
                11% | 
                4% | 
            
            
                | 淨利率**% | 
                27% | 
                20% | 
                11% | 
                10% | 
                10% | 
                10% | 
                12% | 
                10% | 
                9% | 
                9% | 
                9% | 
            
            
                | EPS (NTD) | 
                50.03 | 
                30.10 | 
                15.50 | 
                15.42 | 
                3.58 | 
                3.62 | 
                4.43 | 
                3.87 | 
                3.50 | 
                3.45 | 
                3.56 | 
            
        
    
 
*   年度趨勢:
    *   營收: 經歷2021年高點後,2022-2023年營收有所下滑,但2024年開始回升,顯示產業景氣復甦或公司策略調整奏效。
    *   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 從2021年的高點(毛利56%,營業利益37%)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34%和14%,顯示過去幾年公司面臨的競爭壓力與成本挑戰。
    *   EPS: 年度EPS也呈現與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相同的下滑趨勢,從2021年的50.03元降至2024年的15.42元。
*   季度趨勢:
    *   營收: 從4Q23到2Q25呈現波動增長,其中2Q25達到新台幣4,648百萬,顯示營收逐漸恢復。
    *   毛利率: 2024年1Q和2Q維持在35%,但隨後在2024年3Q到2025年2Q逐漸下滑,2Q25降至31%,顯示近期毛利率壓力加大。
    *   營業費用/銷售百分比: 保持相對穩定,約在19%至21%之間。2Q25為20%,略低於1Q25的21%,顯示在營收增長下,費用控制得宜。
    *   營業利益率: 與毛利率趨勢一致,從2024年2Q的15%下滑至2Q25的11%,再次印證獲利能力承壓。
    *   業外收入: 波動劇烈。特別是2Q25業外收入大幅下降至新台幣27,001仟元,遠低於1Q25的102,132仟元。這可能是非經常性損益的變化,需要進一步了解其構成。
    *   稅率: 2Q25的稅率大幅下降至4%,遠低於1Q25的11%。這可能與業外收入減少或稅務優惠等因素有關,對淨利潤產生正面影響。
    *   淨利率: 在2024年維持在9%-12%之間,2Q25維持在9%。儘管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下降,但由於2Q25稅率顯著降低,使得淨利率得以維持。
    *   EPS: 2Q25的EPS為3.56元,略高於1Q25的3.45元。這部分得益於營收增長與稅率的顯著降低,抵銷了部分毛利率下降的影響。
產品類別營收佔比趨勢
*   物聯網 AloT: 營收佔比在2021-2024年介於31%至37%之間,在2Q25達到36%,較1Q25的33%有所提升,顯示其作為公司主要成長動能的地位。文字描述中提到TDDI佔總營收11%且後勢穩健,這與整體IoT AloT佔比36%相輔相成,代表此領域內多產品線的發展。
*   感測器: 營收佔比在2021年的26%波動,於2Q25維持26%。報告中指出該業務受到匯率與中階品牌市場競爭衝擊,這可能解釋了其佔比未能大幅提升的原因。
*   工控: 佔比相對穩定,在12%至18%之間波動,2Q25為14%,與1Q25持平,顯示其為穩定的基礎業務,並受到政府標案的季節性影響。
*   車用: 營收佔比在15%至18%之間波動。2Q25下降至13%,較1Q25的15%及2Q24的18%有所減少,報告解釋為受匯率及非車用放緩策略影響,但預期3Q可望回溫,顯示短期承壓但長期看好。
營運週轉天數趨勢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Q23 | 
                3Q23 | 
                4Q23 | 
                1Q24 | 
                2Q24 | 
                3Q24 | 
                4Q24 | 
                1Q25 | 
                2Q25 | 
            
        
        
            
                | 存貨週轉天數 | 
                74 | 
                128 | 
                117 | 
                89 | 
                96 | 
                99 | 
                83 | 
                98 | 
                98 | 
                86 | 
                89 | 
                96 | 
                87 | 
            
            
                |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 
                27 | 
                32 | 
                31 | 
                33 | 
                28 | 
                32 | 
                31 | 
                35 | 
                34 | 
                33 | 
                33 | 
                34 | 
                32 | 
            
            
                | 應付帳款週轉天數 | 
                81 | 
                65 | 
                49 | 
                68 | 
                48 | 
                61 | 
                53 | 
                71 | 
                63 | 
                58 | 
                68 | 
                71 | 
                63 | 
            
        
    
 
*   存貨週轉天數: 2Q25為87天,呈現顯著改善,不僅低於1Q25的96天及2Q24的98天,也低於過去四年的平均水平。這顯示公司對庫存管理更加有效,降低了庫存風險並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
*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2Q25為32天,維持在過去四年平均範圍內,顯示收款政策與客戶付款狀況穩定。
*   應付帳款週轉天數: 2Q25為63天,也維持在過去四年平均範圍內,顯示公司對供應商的付款管理保持穩定。
總體而言,營運週轉天數數據表現健康,反映公司在營運效率方面的良好管控。
分析與總結
矽創電子在2025年第二季的表現呈現出營收成長與獲利承壓並存的局面。營收的持續增長展現了公司在多個應用領域的市場拓展能力與產品需求韌性,特別是物聯網AloT和預期回溫的車用DDI,為未來的成長提供了動能。然而,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的下滑,則凸顯了當前產業環境中的競爭壓力、成本結構變化,以及匯率對特定業務的影響。
整體觀點
本報告描繪了一家在核心技術領域具有競爭力,並積極拓展新興應用的半導體公司。矽創不僅在傳統顯示驅動晶片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更透過零電容技術和子公司孵化,將業務觸角延伸至物聯網、工控及車用等高成長領域。營運效率的改善(如存貨週轉天數下降)也表明了公司在內部管理上的成效。然而,獲利能力的挑戰是當前公司需重點關注的議題。非營業利益的大幅波動和稅率的顯著下降,雖然在短期內對淨利潤產生了影響,但長期仍需依賴核心業務的獲利能力提升。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就股票市場而言,矽創的營收成長將為其股價提供一定的支撐。物聯網和車用業務的持續發展,預計將吸引看好這些成長型產業的投資人。然而,獲利能力趨勢的下行,尤其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的壓力,可能會限制股價的上行空間,並引起市場對公司長期獲利質量的擔憂。感測器業務面臨的挑戰,也可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短期內,若車用DDI能在第三季如預期回溫,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 矽創電子在未來一至兩季的營運將會是一個觀察期。營收預期能維持成長,但獲利能力的改善幅度將是關鍵。市場可能會密切關注產品組合的優化、成本控制措施,以及感測器業務是否能有效應對外部挑戰。車用DDI業務的復甦情況將直接影響短期業績表現。
*   長期: 從長期來看,矽創電子在物聯網、工控和車用領域的策略佈局是正確的。這些領域的需求預期將持續增長,且公司在這些領域具備技術領先優勢。隨著新技術(如TDDI、SAR/壓力感測器)的持續導入與量產,公司有望在高附加價值產品上取得突破,進而改善整體獲利結構。企業永續的努力,也將有助於公司品牌形象的提升與長期價值的積累。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散戶投資人應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在評估矽創電子時,建議不僅要看營收的表面數字,更要深入分析其獲利能力的變化。以下是幾點建議:
1.  關注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的動態: 這些是衡量公司核心競爭力和經營效率的重要指標。若能看到這些指標在未來季度有所改善,將是股價的積極信號。
2.  產品線多元化的效益: 了解各產品線的具體成長貢獻與獲利能力。特別是高成長性業務(如物聯網和車用)的發展,是否能有效抵銷受衝擊業務(如感測器)的影響。
3.  經營風險的監控: 持續關注全球經濟環境、匯率波動以及貿易政策(如美國關稅戰)對公司營運的潛在影響。
4.  管理層的溝通: 密切留意公司在未來法人說明會中,對獲利能力下滑原因的解釋以及應對策略的說明。
5.  長期價值投資的考量: 若投資人著眼於長期,矽創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企業永續方面的努力,將是其長期價值的重要基礎。
總體而言,矽創電子在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遇的市場中穩步前行。其策略轉型與營收增長值得肯定,但獲利能力的壓力需要投資人密切關注。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矽創受邀參加統一證券所舉辦之2025 Q2 夏季投資論壇,說明營運概況。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矽創受邀參加由第一金證券舉辦之機構法人線上座談會,說明營運概況。
 
    
    
    
    
    
    
        
- 日期
 
        - 
            
        
 
    
    
        - 地點
 
        - 
            
                台北W飯店 (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10號)
            
        
 
     
    
        
- 相關說明
 
        - 矽創受邀參加由花旗證券舉辦之Citi 2025 Taiwan Tech Conference,說明營運概況。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矽創受邀參加由美銀證券辦理之「2025 Asia Tech Conference」,說明營運概況。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矽創受邀參加由元大證券辦理之第一季投資論壇,說明營運概況。
 
    
    
    
    
    
    
        
- 日期
 
        - 
            
        
 
    
    
    
        
- 相關說明
 
        - 矽創受邀參加由元富證券舉辦之線上座談會活動,說明營運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