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呈(691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鴻呈(691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3樓(台北君悅酒店)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富邦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報名請洽富邦法人部 謝小姐 Email : [email protected]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鴻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913)的法人說明會報告,呈現了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強勁財務表現,同時也揭示了其在越南的製造佈局與前瞻性的產品開發策略,特別是針對AI伺服器與次世代高速傳輸解決方案。報告內容顯示公司積極應對市場趨勢,尤其是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深耕,為未來成長奠定基礎。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描繪了一家在快速變化的科技環境中,展現出顯著營運成長與策略性佈局的公司。鴻呈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營收與獲利增長,顯示其業務擴張與成本控制得宜。同時,透過在越南擴大產能,以及積極投入AI伺服器所需的高速連接線、電源線與液冷解決方案的研發,鴻呈正在鞏固其在關鍵高成長市場中的地位。儘管部分營運效率指標(如負債比率、應收帳款及存貨週轉天數)略有惡化,這可能反映了為支持快速成長而進行的投資或擴張導致的短期現象。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本報告內容預期將對鴻呈的股票市場表現產生多重影響。強勁的財務數據(尤其是在營收、毛利與營益的顯著增長)預計將被市場視為利多,有助於提振投資人信心。公司在AI伺服器相關產品線的深度佈局,將使其被視為AI概念股,有望受惠於AI產業的爆發性成長動能。越南產能的擴張則為長期成長提供了堅實基礎。然而,一些營運效率指標的短期惡化,以及新一代AI伺服器(GB200/GB300)出貨預期的修正所帶來的短期不確定性,可能會對股價造成短暫的壓力或波動。整體而言,長期成長潛力與AI題材的吸引力,預計將超越短期的營運挑戰。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 短期趨勢: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出色財報數據,將為近期股價提供支撐。然而,AI伺服器出貨節奏的變動,特別是GB200/GB300的預期修正,可能導致短期內市場對其AI業務的預期產生波動。營運效率指標的輕微惡化,也需在未來報告中持續關注是否有所改善。越南新廠的建設與擴產雖是長期利多,但在初期階段可能對營運成本與資本支出造成壓力。 * 長期趨勢: 鴻呈的長期成長前景看好。公司在高速傳輸介面(PCIe Gen 7)、高功率電源、以及液冷技術等領域的產品開發,精準契合了未來資料中心與AI運算對高效能、高密度、低能耗解決方案的需求。隨著AI應用持續深化,伺服器技術演進對連接解決方案的要求只會更高,鴻呈的技術領先地位將成為其重要的競爭優勢。越南作為生產基地,有助於分散風險並優化成本結構。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財報的綜合解讀: 雖然營收和利潤增長強勁,散戶投資人也應關注負債比率、應收帳款和存貨週轉天數等效率指標,判斷成長是否穩健且可持續。 2. AI伺服器業務的進展: 密切關注鴻呈在AI伺服器相關產品線的訂單狀況、出貨量及新產品的導入進度,尤其是GB300等新世代平台的實際貢獻。 3. 越南產能的實際效益: 追蹤越南新廠的建設進度、量產時程及其對整體營收和成本結構的實際影響。 4. 技術趨勢的掌握: 了解PCIe Gen 7、主動式電纜(Active Cable)、智能電源線及液冷技術的發展,確認公司產品線是否能持續維持領先地位,以應對產業的快速變革。 5. 市場競爭與毛利率: 觀察高成長領域的競爭態勢,以及公司能否在高階產品中維持或提升毛利率。 ---

報告重點摘要

一、 公司現況與營運重點

  • 鴻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VSO Electronics)是一家提供解決方案的合作夥伴。
  • 公司業務範圍廣泛,涵蓋工業應用、伺服器與資料存取、再生能源、醫療設備儀器、車載與車聯網、以及通訊應用等領域。
  • 越南廠區擴張:
    • 2025年第一季: 啟動河內新廠(Vietnam New iFactory_Hanoi)的建置計畫,位於河內南部支援工業園,總面積達23,008平方公尺,規劃製造、辦公及綜合大樓,預計員工人數可達1,600人,並預計於2026年第三季投產。
    • 2025年第二季: 執行北寧廠(Vietnam iFactory_Bac Ninh)的擴產,該廠於2015年設立,面積5,000平方公尺,涵蓋大量生產線、銷售工程服務、進料檢驗及倉儲。

二、 財務績效

  • 2025年H1對比2024年H1主要財務指標變化:
    • 銷貨收入: 成長30.6%,達新台幣1,226,506仟元。
    • 銷貨毛利: 成長43.8%,達新台幣338,899仟元。
    • 銷貨毛利率: 由25.10%提升至27.63%,成長10.1%。
    • 營業淨利: 顯著成長75.5%,達新台幣129,937仟元。
    • 營業淨利率: 由7.89%提升至10.59%,成長34.4%。
    • 稅前損益: 成長15.8%,達新台幣109,402仟元。
    • 稅後損益-屬於母公司: 成長27.0%,達新台幣80,757仟元。
    • 每股盈餘(EPS): 由1.6元提升至1.85元,成長15.6%。
  • 2025年H1對比2024年H1及2024年度主要財務比率變化:
    • 負債占資產比率: 2025H1為42%,相較2024H1的40%及2024年度的34%有所上升。
    • 平均收現日數: 2025H1為123天,相較2024H1的116天及2024年度的115天有所增加。
    • 平均銷貨日數: 2025H1為50天,相較2024H1的42天及2024年度的45天有所增加。
    • 流動比率: 2025H1為1.9倍,與2024H1持平,但低於2024年度的2.4倍。
    •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週轉率: 2025H1為5.11次,略高於2024H1的5.04次,但低於2024年度的5.50次。
    • ROA: 2025H1為3.63%,低於2024H1的3.88%及2024年度的9.42%。
    • ROE: 2025H1為5.72%,低於2024H1的6.45%及2024年度的14.88%。
  • 2025年H1合併營收占比:
    • 伺服器與資料存取: 佔總營收25.45%(312,191仟元),為最大單一營收來源。
    • 5G/Wi-Fi通訊應用: 佔總營收22.13%(271,384仟元)。
    • 機能材料: 佔總營收17.88%(219,298仟元)。
    • 工業應用: 佔總營收16.07%(197,070仟元)。
    • 其他: 佔總營收8.96%(109,886仟元)。
    • 車載與車聯網: 佔總營收6.20%(76,001仟元)。
    • 醫療設備儀器: 佔總營收2.91%(35,746仟元)。
    • 能源系統應用: 佔總營收0.40%(4,930仟元),為最小佔比。
    • 合計總營收: 1,226,506仟元。
  • 2025年H1連接線組營收占比(總計1,007,208仟元,為總營收扣除機能材料等非連接線組產品):
    • 5G/Wi-Fi通訊應用與其他: 佔總連接線組營收37.85%(381,270仟元),為最大佔比。
    • 伺服器與資料存取: 佔總連接線組營收31.00%(312,191仟元)。
    • 工業應用: 佔總連接線組營收19.57%(197,070仟元)。
    • 車載與車聯網: 佔總連接線組營收7.55%(76,001仟元)。
    • 醫療設備儀器: 佔總連接線組營收3.55%(35,746仟元)。
    • 能源系統應用: 佔總連接線組營收0.49%(4,930仟元)。

三、 市場策略與產品佈局

  • 全球伺服器出貨概況:
    • 2024~2029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複合年增長率(CAGR)預期為4.1%。
    • 2023年出貨量為14,431千台,年減20.4%。預計2024年回升至14,887千台(年增3.1%),並持續增長至2029年的17,938千台。
    • 2027年預計年增長率最高,達7.0%。
  • AI伺服器出貨概況:
    • 2025年AI伺服器出貨量佔全球伺服器比重將突破1成。
    • **高階AI伺服器:** 從2022年的98千台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將達1,095千台,年增長率在過去幾年維持高位(2023年168.3%,2024年134.5%,2025年預計78.5%)。
    • **一般AI伺服器:** 從2022年的344千台增長,預計2025年將達875千台,年增長率約30-40%。
    • **全部AI伺服器:** 預計總出貨量從2022年的441千台增長至2025年的1,970千台。
    • **整體伺服器佔比:** AI伺服器佔比持續上升,從2022年的2.4%預計增至2025年的12.9%。
  • AI伺服器出貨節奏(GB200與GB300):
    • 2025年第三季: 主要為GB200,約11,600台。
    • 2025年第四季: GB200與GB300合計約15,700台,其中GB300約4,500台(佔13%)。
    • 2026年起: GB300將放量出貨,逐步成為新世代主力產品。
    • 關鍵觀察重點:
      • 預估區間差異大,從最初的50,000–60,000台下修至15,000-20,000台(此數據與下方的Q3+Q4總數不一致,可能指不同範圍或為舊預期)。
      • 預期下修主因可能包含生產延遲、供應鏈調整、ODM出貨瓶頸、終端用戶切換計畫或改採自研ASIC。
      • 摩根士丹利調升預估,主因ODM釋出更強的出貨展望與產能追趕。
      • GB300的真正放量將落在第三季末到第四季,佔總出貨量比重逐漸提升。
    • 2025年總量(根據Morgan Stanley Q3+Q4數據推算): GB200約22,800台(83.5%),GB300約4,500台(16.5%),合計約27,300台。
  • 高速內部裸線(High-Speed Internal Raw Cables)產品路線圖:
    • 從2022年PCIe Gen 4、SAS 4.0標準,演進至2023年CEI-56G,2024年PCIe Gen 5,2025年PCIe Gen 6,並展望2026/2027年的PCIe Gen 7
    • 技術進展包括:採用鍍銀銅線、不斷優化阻抗(85/100 Ohms)、改進絕緣材料(FEP至PFA再到發泡絕緣與共擠出)、強化屏蔽(鋁至銅屏蔽)、以及更細線規(32-29 AWG至34-29 AWG),以支援更高的傳輸速率並降低損耗。
  • 高速連接線組(High-Speed Cable Assy)產品路線圖:
    • 從2022年的Gen Z與SlimSAS,發展至2023年的PCI-E 5.0 X16 Riser Cable與MCIO,支援GPU擴展與板對板應用。
    • 2024年推出Multi-Trak™,具備纖薄外形、模組化、可擴展且易於維修。
    • 2025年開發Molded Paddle,取代高速線端PCB板,提升阻抗匹配與插入損耗表現。
    • 展望2026/2027年主動式電纜(Active Cable),以應對PCIe Gen 7(128 Gbps PAM-4)下訊號完整性的挑戰,透過整合Redriver ICs提升訊號品質、平衡成本、功耗與散熱效率。
  • 電源線(Power Cable)產品路線圖:
    • 從2022年的ORV2 Barklip、Micro-Fit、Mini-Fit 4.2,發展至2023年的ORV3 Barklip、Micro-Hi,支援高電流、高密度、熱插拔、多點接觸與改進氣流。
    • 2024年推出12VHPWR(Hybrid),每針提供9.2A電流,具備側頻訊號進行電源狀態檢測。
    • 2025年推出12VHPWR II(Hybrid)與M-PIC連接器,進一步強化電源狀態檢測功能。
    • 展望2026/2027年強化電源線(Strong Power Cable)智能電源線(Smart Power Cable),提供更穩定的接觸、優化高電流性能,並具備連接器過熱感測與早期預警功能,提升安全性。
  • 伺服器用水冷解決方案佈局:
    • 伺服器用水冷漏液偵測線: 利用電阻、電容、電導感測技術,快速偵測液體洩漏並發出警報,適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機房與工業水冷系統,確保安全。
    • 浸沒式冷卻系統解決方案的電纜組件: 隨著5G和伺服器技術進步,熱設計功耗(TDP)預計在2026年上升至1500W、2028年達2000W,傳統空冷方案已不足以應對。浸沒式冷卻成為資料中心具吸引力的選擇,公司為此開發專用電纜組件。
    • 公司將參加「2025高效能智算中心與液冷技術峰會」,展示專為AI液冷伺服器打造的高速與耐用連接方案,強調材料相容性(長期浸泡測試)及液中高速訊號傳輸(支援PCIe Gen5/6)。
---

數字、圖表與表格趨勢分析

一、 財務績效趨勢(頁面7, 8)

* 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 2025年H1的銷貨收入、銷貨毛利、營業淨利、稅前損益及稅後損益(歸屬於母公司)均較2024年H1有雙位數甚至三位數的顯著增長(30.6%至75.5%)。這顯示公司營運規模擴大,且在創造利潤方面表現優異。 * 毛利率和營業淨利率也同步增長,分別提升了10.1%和34.4%,表明公司在產品結構、定價或成本控制上取得進步。 * 每股盈餘(EPS)亦增長15.6%,反映了股東權益報酬的提升。 * 營運效率與財務結構的挑戰: * 與2024年相比,2025年H1的負債占資產比率、平均收現日數、平均銷貨日數均有所上升,而流動比率、ROA及ROE則呈現下降趨勢。 * 負債比率的升高可能與擴大投資或營運規模有關;應收帳款和存貨週轉天數增加,則可能暗示營運資金被佔用較多,影響短期資金週轉效率。 * ROA和ROE的下降,儘管公司獲利絕對值增加,可能意味著資產或股東權益的規模增長速度快於獲利增長速度,或在擴張期初期效率暫時下降。

二、 營收結構趨勢(頁面9, 10)

* 伺服器與資料存取為核心業務: 2025年H1合併營收中,「伺服器與資料存取」佔比最高(25.45%),若單看連接線組營收,其仍是第二大來源(31.00%),顯示這是公司的主要營收支柱。 * 通訊應用貢獻大: 「5G/Wi-Fi通訊應用」是第二大營收來源(22.13%),若與「其他」合併計算為連接線組營收,則佔比高達37.85%,成為最大板塊,凸顯公司在通訊領域的強勁實力。 * 多元化應用分佈: 公司營收來自多個產業領域,包括工業、機能材料、車載、醫療及能源等,營收來源多元,有助於分散單一產業風險。

三、 伺服器市場趨勢(頁面12, 13, 14)

* 全球伺服器市場穩步回升: 經過2023年的衰退後,全球伺服器出貨量預計從2024年開始恢復溫和增長,2024~2029年CAGR為4.1%。這為整體伺服器相關產業提供了穩定增長基礎。 * AI伺服器爆發式成長: AI伺服器市場呈現爆發性增長,出貨量及其在全球伺服器中的佔比均快速攀升。高階AI伺服器年增率高達78.5%(預計2025年),顯示市場對高性能AI運算需求旺盛。 * 新世代AI平台(GB200/GB300)的轉換與挑戰: * 報告揭示了AI伺服器出貨節奏的變化,預計GB200在2025年第三季和第四季佔主導地位,而GB300將在第四季開始出貨並於2026年起放量。這表示公司正緊跟市場最新技術世代的轉換。 *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GB200/GB300的預估區間從最初的50,000–60,000台大幅下修至15,000-20,000台(儘管報告中Q3+Q4總和為27,300台,存在數據上的歧義,但仍暗示了年初預期的大幅下修),主要原因包括生產延遲、供應鏈調整等。這代表新世代AI伺服器在導入初期可能面臨挑戰。

四、 產品技術路線圖趨勢(頁面15, 16, 17, 18, 19, 20)

* 高速傳輸技術持續演進: * 高速內部裸線與連接線組產品路線圖顯示,公司正從PCIe Gen 4、Gen 5逐步發展至Gen 6,並展望未來的**PCIe Gen 7**。這涉及從材料(絕緣體、屏蔽)到設計(模組化、可維修性)的全面創新。 * 尤其在PCIe Gen 7時代,因訊號完整性挑戰,公司預計將採用**主動式電纜(Active Cable)**,整合Redriver ICs以維持訊號品質,顯示其在高速傳輸領域的技術領先性。 * 電源解決方案強化與智慧化: * 電源線產品路線圖顯示,公司致力於開發高電流、高密度、具備電源狀態檢測功能的電源連接器(如12VHPWR)。 * 未來的**智能電源線(Smart Power Cable)**將整合過熱感測器,提升資料中心的運作安全,符合日益增長的功率需求與安全考量。 * 液冷技術成為新焦點: * 隨著AI伺服器熱設計功耗(TDP)預計在2026年達到1500W、2028年達2000W,浸沒式冷卻等液冷方案成為必然趨勢。 * 公司積極開發**伺服器用水冷漏液偵測線**與**浸沒式冷卻系統的電纜組件**,並參與液冷技術峰會,表明其已前瞻性地佈局此一高成長的利基市場,提供完整的液冷配套解決方案。 ---

利多與利空判斷

利多因素

  • 強勁的財務成長: 2025年H1營收、毛利、營業淨利及EPS均實現顯著年增長,顯示公司業務擴張與獲利能力強勁。
  • AI伺服器市場深度參與: 「伺服器與資料存取」是公司最大的營收來源之一,且AI伺服器市場正以極高的速度增長,鴻呈在高速連接、電源及液冷等關鍵領域的佈局,使其直接受惠於AI趨勢。
  • 前瞻性的技術與產品路線圖: 公司在高階PCIe(Gen 6/7)、主動式電纜、智能電源線以及浸沒式液冷解決方案的開發,展現其技術領先性和對未來產業趨勢的精準把握。
  • 製造產能擴張: 在越南啟動新廠建設並擴產現有廠區,為未來訂單成長提供了必要的產能支撐,有利於長期發展。
  • 多元化產品應用: 營收來源涵蓋工業、通訊、車載、醫療等多個領域,有助於分散單一市場風險,增加營運韌性。
  • 產業能見度: 積極參與高效能運算與液冷技術峰會,展示公司在先進技術領域的實力與市場推廣的積極性。

利空因素

  • 營運效率指標惡化: 2025年H1相比2024年,負債占資產比率、平均收現日數、平均銷貨日數上升,而流動比率、ROA及ROE下降,可能反映了快速擴張期的資金壓力或效率挑戰。
  • AI伺服器出貨預期修正: 新世代AI伺服器(GB200/GB300)的2025年出貨預估區間大幅下修,且由於生產延遲、供應鏈瓶頸等因素,可能導致短期內AI相關營收成長不如預期。
  • 產業競爭加劇: 高速連接器與線材市場技術門檻高,但競爭激烈,需持續投入研發以維持優勢。
  • 新產能初期磨合: 越南新廠建設與擴產在初期階段可能面臨磨合期,對生產效率和成本產生短期影響。
---

總結

鴻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整體而言呈現出一家正處於高速成長期的公司,尤其是在AI伺服器產業鏈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儘管短期內,部分營運效率指標的挑戰以及新世代AI伺服器出貨預期下修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為股價帶來波動,但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展現的強勁獲利成長,以及在越南的策略性產能擴張,都為其長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從長期來看,鴻呈在高速傳輸線材、高功率電源解決方案及前瞻性液冷技術上的深度佈局,使其能夠緊密追隨AI、資料中心與5G通訊等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隨著這些技術的不斷演進,對高效能、高可靠性、高密度的連接與散熱解決方案需求將持續增長,鴻呈的創新產品線將能有效抓住這些市場機遇。特別是其在浸沒式冷卻系統電纜組件和漏液偵測線的開發,顯示公司在AI基礎設施關鍵節點上的獨特競爭優勢。 因此,對於投資人,尤其是散戶而言,應將鴻呈視為具備顯著AI概念和長期成長潛力的標的。在關注短期財報數據和AI伺服器出貨動態的同時,更應著重評估公司在技術創新、產品佈局和全球產能擴張等方面的長期策略執行成效。透過對關鍵營運指標(如毛利率、新產品導入進度)和越南新廠貢獻度的持續追蹤,將能更好地把握公司的投資價值。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忠孝東路二段95號13樓(兆豐證券)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兆豐證券所舉辦之法人說明會,說明本公司營運概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