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雲(6870)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騰雲(6870)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元大金融廣場3樓D廳(台北市仁愛路三段157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此份騰雲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70.TT)之法人說明會簡報,詳細闡述了公司在智慧零售、智慧場域及智慧城市領域的營運概況、財務表現、策略布局與未來成長動能。報告內容顯示公司具備穩健的成長軌跡與清晰的發展策略,尤其是在AI與AloT技術應用、國際市場拓展及持續性服務收入方面展現強勁潛力。

整體而言,本報告提供了大量支持公司長期發展的利多資訊,尤其是在技術創新、市場擴張及財務績效改善等方面。然而,投資人仍需留意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可能帶來的潛在不確定性,以及一次性專案收入與持續性服務收入結構的演變。

重點摘要

公司簡介與亮點

  • 公司核心業務:騰雲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Turn Cloud Technology Service Inc.)成立於2016年3月29日,並於2023年9月14日上櫃,歸屬於數位雲端類股。公司致力於科技賦能場域新應用,並定位為OMO(Online-Merge-Offline)數位轉型領航者。
  • 自有產品與國際化:騰雲是台灣少數以自有產品建立國際軟體品牌價值的公司,透過「海外代理」模式拓展業務,其方案模組化,可支援國際大型跨國專案。與Hitachi Solutions及VINX等國際大廠結盟,海外收入已連續六年佔比超過30%。
  • AI軟體應用驅動:公司重點發展AI軟體應用,預期未來十年AI產業規模將成長逾5倍,其中AI軟體應用成長佔比預計超76%。騰雲著重「軟硬整合」與「場域運營」,開發AIOT智慧終端、客商金流雲端軟體及雲端AI模型,並結合雲端與邊緣運算,構建跨國、跨業態商務應用場景。
  • 瞄準大型客戶:公司主要服務跨國大型集團及商業場域B2B2C複合式業態客戶,方案涵蓋商場運營核心系統,穩定度與複雜度要求高。客戶包括三井、永旺、SOGO、新光三越、遠百等知名商場,既有客戶續約率高達95%以上
  • 成長動能強勁與規模經濟:騰雲具備軟體產業的「規模經濟效果」。自2016年成立,2017年即達成損益兩平,營收每年雙位數成長。

營運概況與財務表現

  • 近期營收表現強勁:
    • 2025年8月營收:達到新台幣7,088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2%。
    • 累積營收:截至2025年8月,累積營收為新台幣4.5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相較於2024年同期累積營收年增率8%)。
    • 海外營收貢獻:泰國(新加入)、日本、馬來西亞、中國等地市場推升海外營收佔比達43%。
  • 2025年上半年財報:
    • 營收:新台幣3.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相較於2024年H1年增率9.8%),創同期新高。
    • 營業淨利:新台幣4,622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53%。
    • 每股盈餘(EPS):新台幣1.50元,較2024年H1的1.37元有所提升。
  • 歷年績效趨勢(2019-2024):
    項目 2019 (仟元) 2020 (仟元) 2021 (仟元) 2022 (仟元) 2023 (仟元) 2023 YoY 2024 (仟元) 趨勢
    營收 253,035 299,971 376,009 464,108 538,884 +24% 668,457 持續成長,2019-2024年CAGR達21%
    毛利率(%) 63.90% 69.5% 67.2% 68.9% 72.5% 69.7% 波動中呈現上升趨勢,保持高毛利
    營業利益率(%) 4.80% 7.1% 12.1% 10.5% 14.8% 18.6% 顯著提升,顯示經營效率改善
    稅後淨利 17,407 22,462 49,025 61,116 69,308 +64% 113,948 大幅成長,2019-2024年CAGR達46%
    EPS(元) 2.48 2.26 3.22 3.46 3.80 +33% 5.04 穩健增長,獲利能力持續提升

    主要趨勢分析:

    • 營收與淨利:騰雲的營收和稅後淨利均呈現強勁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營收CAGR達21%,稅後淨利CAGR更高達46%,顯示公司在擴大規模的同時,獲利能力有更快的增長。
    • 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毛利率維持在60%以上的高水準,並在2023年達到72.5%的峰值,雖然2024年略有下降至69.7%,但整體仍保持高檔。營業利益率從2019年的4.8%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18.6%,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經營效率方面有顯著改善。
    • EPS:每股盈餘從2019年的2.48元增長到2024年的5.04元,年增率在2023年達到33%,證明了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持續增強。
  • 季度營收趨勢:淡季不淡 + 季季高

    簡報中的柱狀圖顯示,騰雲的季度營收呈現逐年增長態勢,且通常第四季為營收高峰。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一季的營收(1.55億元)已超越前幾年同期,顯示公司成功實現「淡季不淡」的營運策略。從2021年到2025年,每個季度的營收相較於往年同期均呈現成長,特別是2025年第一季的1.55億元和第二季的1.63億元,均創下同期新高,合計上半年營收達3.18億元,再次印證了強勁的成長動能。

  • 海內外營收分布:海外貢獻持續提升

    簡報顯示,海外營收佔比呈現上升趨勢。從2020年的37%下降至2023年的31%,但在2024年回升至35%,並於2025年H1再次達到37%。雖然2025H1的海外營收總額(1.16億元)略低於2024年H1,但由於總體營收結構的變化,其佔比仍維持高位。這表明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策略正在奏效,且海外代理商架構有助於持續進行方案輸出,海外營收接近40%的目標達成指日可待。

  • 營收結構變化:一次性收益與持續性收入並重

    簡報中的堆疊柱狀圖顯示,一次性方案建置收入與持續性收入均為公司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持續性收入佔比在2020年的32%逐步上升至2023年的50%,並在2024年略降至46%,2025年H1回升至49%。儘管一次性建置收入仍佔比約一半,但持續性收入的佔比穩定維持在高水準,且公司強調其高續約率達95%+,這為公司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和可預測的營收來源,顯示其商業模式具有較強的韌性。

市場策略與產品解決方案

  • 集團定位與佈局:騰雲集團包含騰雲科技(數位解決方案資訊商)、騰創數析(AI賦能解決方案,專注AI技術與數據整合)及騰加數位(數位平台營運商,聚焦平台營運與消費者生態圈)。這種分工協作的模式有助於提供更全面的數位轉型服務。
  • 國際營運據點:除了台灣總公司與技術研發中心,騰雲在中國(2017)、馬來西亞(2022)、日本(2024)設有營運據點,並計劃於2025年在泰國設立據點,形成多個海外樞紐(HUB)。
  • 豐富的產品解決方案:公司產品涵蓋客流(MarTech)、商流(Retail Tech)、金流(FinTech)、數據科技(DataTech)及AloT即服務(AloT as a Service)等五大面向,包括TCRM(OMO會員管理)、TShop(智慧門市經營管理)、TPOS(AIOT POS行動設備)、T-COEUS(AI智雲副手)、Smart Building(智慧場域解決方案)等,並發展多種AI Agents。
  • 「一站式客商金流及AloT解決方案」建置:騰雲的SolaaS(Solution as a Service)全方位解決方案旨在解決軟體服務碎片化及雲地數據孤島的痛點,整合IaaS、PaaS、SaaS及Smart Edge,提供完整的數位轉型顧問服務,以提升場域運營效率和銷售極大化。
  • 從數位轉型到AI升級:公司將客商金流AloT數據轉化為數位資產,透過AI運算分析預測與智慧生成,進一步實現互動體驗與推薦交易。其Agentic AI平台提供Enterprise AI Total Solutions,包括Operations Agent、Knowledge Management Agent、Marketing Agent、Workforce Agent、Facility Management Agent,實現雲地整合與導入即用。

成長動能與潛在商機

  • 台灣市場:2024年台灣零售業總體產值規模為新台幣48,530億元,騰雲市占7%;台灣百貨場域產值規模為新台幣4,550億元,騰雲市占高達70%+。儘管百貨場域市占已高,但零售業整體仍有廣闊的拓展空間。
  • 海外市場:2024年中國市場騰雲經手交易額達新台幣9,510億元,CAGR達24%。日本/馬來西亞市場經手交易額達新台幣42億元,年增率高達200%。這些數據顯示海外市場是公司高速成長的主要引擎。
  • 全球與亞太市場潛力:全球AI市場規模預計到2030年將達2.57兆美元,其中軟體及應用佔比近八成,預期成長567%。全球智慧零售市場的CAGR預計達27%,亞太地區佔比達30%。這些龐大的市場規模為騰雲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
  • 營收動能:公司營收成長主要來自於:
    • 一次性收入:透過既有產品及新產品Upsell、線上線下拓點New Boost、海外市場拓展,以及多元模組和場域樣態擴展(如飯店、商辦、工廠等)。
    • 持續性收入:包括既有客戶採用的騰雲方案所產生的維運及雲端服務收入,以及GMV新商模(如代收付業務拓展)。
  • 新商模與未來展望:
    • 2025下半年成長動能:預期既有客戶將因大型商場導入旺季(新增模組)及新百貨商場開業而貢獻成長。新商模及新客戶市場方面,日本新商模系統、泰國市場及大型場域客戶將帶來新的成長。
    • 未來成長動能:核心事業將透過國際市場及大型品牌連鎖實現「量變」。新商模(如AloT as a Service、企業級AI解決方案)將透過國內外市場新客戶訂單及既有客戶的複製,實現「質變」,帶來第二成長曲線。GMV新商模「Tap on Phone」預計將在日本、泰國等市場落地。

公司發展沿革與近期資本活動

  • 發展歷程:騰雲自2016年成立以來,不斷透過與國際夥伴合作(如Ingenico、Hitachi Solutions)、擴展海外據點(中國、馬來西亞、日本、泰國)、強化技術研發(AI新創領航專案、自助結帳機專利、AloT應用)以及取得多項認證(ISO 27001)來鞏固其市場地位。
  • 近期資本市場活動:公司於2024年12月5日發行無擔保可轉化公司債(SPO),包括詢價圈購(68701)與競價拍賣(68702),各3.5億元。發行利率0%,五年期,三年賣回權。募得資金將用於整合集團研發創新資源、加速跨國管理及業務拓展,以鞏固長期國際競爭力。轉換期間為2025年3月6日起至到期日止。

利多與利空分析

根據簡報內容,以下為騰雲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利多與利空判斷:

利多因素

  • 強勁的財務成長動能:
    • 營收與獲利雙位數增長:2019-2024年營收CAGR達21%,稅後淨利CAGR達46%,顯示公司在擴張規模的同時,獲利能力增長更快,經營效率顯著提升。(參見P.5、P.22)
    • 營業利益率顯著改善:營業利益率從2019年的4.80%提升至2024年的18.6%,顯示成本控制與營運效率優化成效良好。(參見P.22)
    • EPS穩健增長:EPS從2019年的2.48元增長至2024年的5.04元,證明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持續增強。(參見P.22)
    • 淡季不淡及季季高:2025年H1營收創同期新高,季度營收呈現穩定且持續的增長趨勢,證明公司營運具備韌性與持續性。(參見P.19)
  • 國際市場擴張與高海外營收貢獻:
    • 海外營收佔比高且持續增長:海外營收佔比達43%(2025年8月),且在中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市場經手交易額高速增長(中國CAGR 24%,日本/馬來西亞YOY 200%),顯示海外市場為公司主要成長引擎。(參見P.5、P.6、P.7、P.20、P.23、P.25)
    • 策略性海外佈局:透過代理夥伴(Hitachi Solutions, VINX)及設立海外據點(中國、馬來西亞、日本、泰國),有效擴展全球業務。(參見P.5、P.9、P.11、P.31)
  • 穩定的商業模式與高客戶黏著度:
    • 高續約率:既有大型場域客戶的續約率高達95%以上,確保持續性收入的穩定性。(參見P.5、P.21)
    • 規模經濟效益:具備軟體產業的規模經濟效果,有助於利潤率的提升。(參見P.5)
  • 深厚的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
    • AI與AloT技術領先:專注於「軟硬整合」與「場域運營」,開發AloT智慧終端應用、客商金流雲端軟體及雲端AI模型,並提供「一站式客商金流及AloT解決方案」。(參見P.5、P.12、P.13、P.14、P.15、P.16)
    • 高研發人員佔比:集團員工人數250人+,研發人員佔比達65%,顯示公司重視技術研發與創新。(參見P.7)
    • 多樣化的產品解決方案:產品涵蓋MarTech、Retail Tech、FinTech、DataTech及AloT as a Service,能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參見P.13)
  • 龐大的市場潛力:
    • 智慧零售與AI市場:全球AI市場規模預計到2030年達2.57兆美元,智慧零售市場CAGR達27%,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參見P.23)
    • 高台灣百貨場域市占:台灣百貨場域市佔率超過70%,顯示公司在特定高價值市場的領導地位。(參見P.23)
  • 資本市場活動支持長期發展:
    • SPO募資:發行無擔保可轉化公司債,募資用於研發創新與海外業務拓展,將鞏固長期國際競爭力。(參見P.30)

利空因素

  • 全球經濟與政治不確定性:
    • 預測性資訊風險:報告明確指出,預測性資訊(包括營運展望、財務規劃、業務預測)易受政治、經濟、市場等不確定風險因素影響,可能導致實際成果與預測資訊存在重大差異。(參見P.2)
    • 海外市場拓展風險:儘管海外市場成長快速,但跨國營運仍面臨匯率波動、當地法規變更、地緣政治緊張等風險,可能影響其擴張速度與獲利穩定性。(此為潛在風險,文件未具體量化,但屬跨國營運普遍情況)
  • 營收結構對一次性專案的依賴:
    • 一次性方案建置收入佔比仍高:2025年H1一次性方案建置收入仍佔總營收的49%(1.57億元),雖然有持續性收入挹注,但營收增長仍需依賴新專案的取得,若新專案成長放緩可能影響整體營收增速。(參見P.21)

總結與投資人注意事項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呈現了騰雲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數位轉型和AIOT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強勁成長潛力與穩健經營策略。公司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客戶服務和財務表現方面均展現出積極向上的趨勢。特別是其在AI和AloT領域的投入、國際化佈局,以及成功建立的高續約率商業模式,都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報告對未來的展望充滿信心,並提供了具體的成長動能和市場潛力數據。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騰雲具備多項利多因素,預計將對其股票表現產生正面影響:

  • 成長股特性:營收、淨利及EPS的強勁增長,特別是營業利益率的大幅提升,將強化其作為成長股的吸引力。
  • AI與雲端概念股:公司深耕AI、AloT和雲端服務,搭上當前科技趨勢,有望持續獲得市場關注和估值溢價。
  • 國際化與高成長市場:海外業務的高速增長和龐大的全球AI及智慧零售市場潛力,為公司提供了長期成長空間,有利於股價表現。
  • 穩定的持續性收入:高客戶續約率和穩定增長的持續性收入,降低了營運風險,有助於提升市場對公司獲利穩定性的信心。
  • SPO募資強化競爭力:SPO募資成功將支持公司在研發和國際拓展方面的長期投入,有助於鞏固其市場領導地位,並為未來的成長提供資金保障。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2025年下半年,隨著大型商場導入旺季、新百貨商場開業、日本新商模系統及泰國市場的拓展,預計騰雲的營收和獲利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海外營收佔比預期將持續提升,推動整體業績表現。
  • 長期趨勢:從長期來看,騰雲在AI、AloT及SolaaS解決方案的投入,結合其跨國策略聯盟與市場拓展,將使其在智慧零售、智慧場域和智慧城市領域持續保持競爭優勢。新商模如GMV的落地和企業級AI解決方案的推廣,將進一步開啟第二成長曲線。AI市場的巨大潛力將是公司長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海外市場進展:海外市場是騰雲未來成長的關鍵,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公司在中國、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業務拓展速度、新客戶獲取情況及當地市場競爭格局。
  • 營收結構變化:雖然持續性收入佔比穩定且續約率高,但一次性專案收入仍佔重要比例。投資人應觀察持續性收入的絕對值增長及其佔比的變化,以評估公司商業模式的穩固程度。
  • AI技術落地與新商模效益:公司在AI和AloT領域的創新能否持續轉化為實際營收和利潤,特別是「Tap on Phone」等GMV新商模的推廣成效,將是衡量公司技術實力與市場轉化能力的重要指標。
  • 獲利能力持續性:雖然近期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表現優異,但需持續觀察其能否在高成長的同時維持甚至進一步提升,這對於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至關重要。
  • SPO資金運用效率:留意公司如何有效運用SPO所募集的資金,是否能如期實現研發創新和海外拓展目標,並實際轉化為未來的營收和獲利增長。
  • 市場估值風險:作為成長型科技股,其估值可能較高。投資人應綜合考量公司基本面、成長前景及市場整體情緒,評估潛在的風險與回報。
  • 免責聲明:提醒投資人,報告中的預測性資訊存在不確定性。雖然公司前景光明,但實際營運成果可能因外部環境變化而有差異,應謹慎評估。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臺北文創6F (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舉辦之夏季投資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晶華酒店(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4樓貴賓廳)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2025年第二季全球投資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11樓多功能資訊媒體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100號11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櫃買中心舉辦之業績發表會,說明本公司113年財務業務狀況及未來營運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1號億光大樓3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舉辦之投資論壇 ,說明本公司113年營運財務狀況及未來營運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臺北文創6F (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所舉辦之「2024冬季投資論壇」,說明本公司113年第三季度營運財務狀況及未來營運展望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