錼創科技-KY創(6854)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錼創科技-KY創(6854)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香港港島香格里拉酒店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麥格理資本股份有限公司所舉辦之投資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錼創科技-KY創 (6854) 法人說明會報告整體分析

此份報告主要概述錼創科技-KY創於2025年第二季的營運狀況、產品應用、技術發展、業務策略、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作為MicroLED領域的領導者,錼創科技展現了其在技術研發、產能擴充及市場佈局上的積極態度,但短期財務數據受外部因素及客戶需求調整影響。整體而言,報告揭示了MicroLED技術的巨大潛力與公司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也反映了新技術導入市場時可能面臨的挑戰。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來看,2025年第一季與第二季的財務表現(EPS因承銷費用及匯損影響轉負,毛利率因產能利用率低而下滑,營收因CoC客戶需求遞延而下降)可能會對股價造成壓力,市場可能對其短期獲利能力產生疑慮。然而,公司強調客戶訂單是延後而非取消,這為未來的營收回升提供了潛在希望。 長期而言,這份報告釋放了多項重大利多訊息:
  • 技術領先與創新:MicroLED在CES 2024的廣泛應用,以及錼創Tantium™高電壓低電流晶片設計、AI/AR微型顯示器及單片全彩化MicroLED等突破性技術的展示與獲獎,確立了公司在次世代顯示技術的領導地位,有望吸引長期投資者。
  • 市場拓展與策略佈局:積極的海外設點(美國子公司營運,規劃中國大陸子公司),以及多元化的業務策略(CoC、Turnkey Solution、NRE及巨量轉移技術銷售),預示著未來市場份額的擴大與營收結構的多元化。
  • 資本市場利好:台灣創新板2.0新制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將大幅提升市場流動性及散戶參與度,對創新板上市公司如錼創是重大利多。此外,錼創科技-KY創被納入MSCI全球小型指數,預計將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關注與資金流入,提升股票的能見度與估值。
綜合判斷,儘管短期財務數據可能造成波動,但公司的長期發展潛力、技術優勢及資本市場的利好消息,預計將對其股價產生正向支撐。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短期趨勢:

預期在2025年第三季至第四季,錼創科技可能仍會受到部分客戶訂單遞延及產能利用率恢復速度的影響。然而,鑑於MicroLED技術在CES上的熱潮以及CoC訂單並未取消的說明,若遞延訂單能陸續實現,且產能利用率能提升,短期營收和獲利有望逐步改善。創新板流動性與MSCI納入的利好效應,預計會在近期開始顯現,對股價形成一定支撐。

長期趨勢:

MicroLED技術因其卓越的顯示性能(高亮度、高對比、廣色域、長壽命、低功耗、快速響應、高像素密度和透明度),被視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主流,有望在無邊框大尺寸電視、車用顯示、穿戴裝置、AI/AR眼鏡等高階應用領域佔據重要地位。錼創科技憑藉其在CoC技術的核心優勢及持續的新技術研發投入,預期將受惠於MicroLED產業的長期成長趨勢。海外佈局的逐步擴大也將為其帶來新的成長動能。因此,長期展望為正向,公司有望在MicroLED生態系中扮演關鍵角色。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關注財務數據回升情況: 散戶應密切關注錼創科技未來幾季的營收及毛利率變化,特別是CoC客戶需求是否如預期回籠,以及產能利用率是否有效提升。這些將是判斷公司短期營運是否改善的關鍵指標。
  2. MicroLED技術的實際商轉進度: 雖然MicroLED技術前景廣闊,但其成本、巨量轉移良率等仍是產業挑戰。投資人應關注MicroLED產品的實際商業化應用進度,以及錼創技術在克服這些挑戰上的突破。
  3. 創新板與MSCI效應: 創新板門檻放寬和MSCI納入將增加錼創的股票流動性與曝光度。散戶在投資前應考量這些因素對股價短期波動及長期價值重估的影響。
  4. 競爭態勢: MicroLED領域競爭激烈,投資人需留意其他競爭者的技術發展與市場策略,以及錼創如何維持其技術領先地位與市場份額。
  5. 地緣政治風險: 儘管報告稱關稅影響有限,但國際貿易環境變化仍可能對海外佈局帶來不確定性,需持續關注相關資訊。
  6. R&D投入與成果: 錼創持續投入研發新技術。投資人應關注這些研發成果是否能轉化為具競爭力的產品並帶來實質營收。

以下將根據報告內容進行條列式重點摘要,並詳細分析數字、圖表或表格的主要趨勢,同時判斷資訊屬於利多或利空。

重點摘要與詳細分析

公司概況更新

  • 公司簡介: 錼創科技-KY創為台灣創新板首家掛牌公司,主要從事氮化物半導體材料應用之研發、製造及銷售,核心產品為CoC及MicroLED顯示器。MicroLED晶片透過特殊設計固定於載板上,應用於無邊框大尺寸電視、透明車用、超高亮度穿戴型及超薄可撓之顯示器。
    • 判斷:利多。作為創新板首家掛牌,且專注於次世代顯示技術核心,顯示其在產業中的領先地位和發展潛力。
  • 基本資訊:
    • 成立時間:2014年2月25日
    • 上市時間:2022年8月18日
    • 市值:新台幣150億元
    • 國內據點:苗栗-竹南(總部)、台南、新北
    • 海外據點:美國-聖荷西
    • 員工總人數:500 +
    • 判斷:中性偏利多。穩健的公司歷史與規模,海外據點顯示國際化佈局。市值為當前市場給予的估值,無直接利多利空判斷。
  • 2025/Q1完成籌資: 整體募資27.74億元。
    • 可轉換公司債 (CB):每張10萬,8000張,募集8億元資金;每股轉換價格248.3元,三年期,於2/27掛牌。
    • 現金增資 (SPO):每股訂價188元,10500張,募集19.74億元資金,於3/27掛牌。
    • 判斷:利多。成功大規模籌資,補充公司營運資金及資本支出,有助於未來發展。雖然Q1 EPS受承銷費用影響,但這是短期一次性費用,長期而言是資本結構優化。
  • 資金運用:
    • 資本支出: 補足產線設備,擴充產能至2,000+ → 3,000+片;預先投資研發機台,為下世代產品布局,包括8"/12" Epi、COW、CoC製程設備,以及更高對準精度、更平整蝕刻、鍍膜等關鍵製程設備。
      • 判斷:利多。產能擴充與前瞻性研發投資,顯示公司對未來成長的信心及對技術領先的追求。
    • 營運週轉金拉高: 應對公司營收持續成長,增加備料量體,包括設備零件備料及CoC製程材料備料,並用於公司海外據點佈局/擴張。
      • 判斷:利多。充足的營運週轉金支持業務擴張,反映公司預期未來營收成長。
  • 海外公司佈局 (Multiple production sites):
    • 地緣政治/關稅因素: 2023/05成立錼創美國子公司,並持續擴大其營運。關稅影響有限,錼創產品直接銷往美國市場營收佔比低於3%,對公司營運表現影響不大。目前尚無因關稅因素出現砍單狀況。公司持續與客戶溝通並密切觀察市場變化。
      • 判斷:利多。海外佈局有助於分散風險並接近客戶,而關稅影響有限則降低了外部營運不確定性。
    • ICFC (In China, for China): 中國大陸是重要市場(LCD全球第一,OLED製造商市佔率逼近50%),規劃於2025年成立中國大陸子公司。
      • 判斷:利多。積極拓展中國龐大的顯示器市場,有望開啟新的成長空間。

錼創產品運用

  • MicroLED在CES 2024的應用:
    • 三星電子: 於2024 CES發表多款50-140吋MicroLED電視新機型(50、63、76、89、101、114與140吋),具無與倫比的畫質與螢幕體驗,並具模組化、無邊框設計等客製化特性。
      • 判斷:利多。顯示MicroLED技術已獲得國際大廠如三星的肯定並推向消費市場,有助於加速產業發展及提升錼創的市場需求。
    • AUO (友達光電): 展出Transparent MicroLED Display、Interactive Transparent Window(互動式透明智慧車窗,獲2024 CES創新獎)、Rollable Rear Seat Entertainment(可捲式後座娛樂顯示器,獲2024 CES創新獎)及其他車用MicroLED顯示器。
      • 判斷:利多。AUO等多家廠商在車用顯示和透明顯示等新興領域採用MicroLED技術,並獲得創新獎項,證明MicroLED技術的多功能性和廣闊應用前景,間接利好錼創等上游供應商。
    • 大尺寸MicroLED顯示器: 錼創展出166吋5K P0.833瀑布直立顯示看板(324模組無縫拼接)和89吋5K 32:9 P0.43曲面顯示器(168模組無縫拼接),並榮獲2023 SID「最佳MicroLED技術獎」。
      • 判斷:利多。展示錼創在大尺寸MicroLED顯示器的技術實力與商業化能力,並獲得國際肯定,鞏固其市場地位。
    • 穿戴型MicroLED顯示器: 展出1.39吋338ppi MicroLED圓形顯示器。
      • 判斷:利多。證明MicroLED在小型、高解析度穿戴裝置上的應用潛力,拓寬了產品線與市場空間。

新技術開發

  • 挑戰OLED技術 — Tantium™高電壓低電流的晶片設計: 全新型態的MicroLED設計,實現突破性產品創新。
    • 亮度效率(Cd/A) 提升80%-100%。
    • 省電約40%。
    • 在不更動面板設計的情況下,效能與壽命全面超越OLED。
    • 判斷:利多。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在關鍵性能指標上超越競爭技術OLED,有望加速MicroLED的市場滲透。
  • AI/AR顯示器:
    • 0.49吋MicroLED微型顯示器:解析度1920x1080 (Full HD),像素密度4,536 PPI,全彩顯示模式,使用超過400萬顆、尺寸2.5µm的MicroLED晶片。榮獲2023 SID「最佳AR/VR/MR模組/產品獎」。
    • MicroLED單片全彩化for AI眼鏡落地:5,644 PPI全彩MicroLED微型顯示器,尺寸0.18吋,解析度720x720,超高亮度>500,000 nits (白光),寬色域>90% DCI-P3。榮獲2025 Touch TW GPA「卓越技術獎」。
    • 判斷:利多。高像素密度、超小尺寸、全彩化的AR/VR顯示技術是未來AI眼鏡和元宇宙應用的關鍵,錼創在此領域的領先技術和獲獎證明其在未來高成長市場的競爭力。

業務策略與佈局

  • 錼創科技持續促成MicroLED生態系: 錼創為少數擁有並整合MicroLED顯示技術的公司之一,具備完整技術與快速優化生產效率能力,克服技術瓶頸。在各個技術環節均有堅強團隊進行創新開發,居市場領先地位,廣泛佈局專利並建立know-how。
    • 判斷:利多。作為MicroLED生態系中的關鍵參與者,擁有整合性技術與專利佈局,有助於鞏固其長期競爭優勢。
  • Micro LED技術的「不可能三角」: 進入成本、產能和市場需求的三角關係中,若發展進度緩慢,可能導致市場轉向其他競爭技術如OLED。然而,透過上下游夥伴及市場產品端的共識,旨在大幅縮短新技術滲透市場的時間。
    • 判斷:利多。公司意識到MicroLED普及面臨的挑戰,並積極與合作夥伴協作,共同加速市場滲透,而非單打獨鬥。同時也包含潛在風險警示,若推進速度不及預期可能面臨競爭劣勢。
  • 錼創業務佈局:
    • 巨量轉移設備開發暨銷售 / Turnkey solution 工程建置服務: 提供巨量轉移技術解決方案。
    • 技術服務: 包括車用顯示器POC、AR/VR顯示器合作開發、透明顯示屏合作開發、PCB based室內看板合作開發。
    • CoC: 市佔率9成以上,世界唯一一家通過韓廠品質驗證。
    • 判斷:利多。提供全面的技術與服務,顯示其在MicroLED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尤其CoC的高市佔率和國際驗證,證明其技術實力與市場認可。

財務表現

  • 2025年上半年營收趨勢 (百萬元):
    期間 2022年累積營收 2023年累積營收 2024年累積營收 2025年累積營收
    1月 約50 約50 約100 約150
    2月 約100 約100 約200 約300
    3月 約150 約150 約300 約350
    4月 約180 約200 約450 約400
    5月 約200 約250 約600 約450
    6月 約220 約300 約700 約500
    7月 約250 約400 約850 約600
    8月 約280 約500 約1000 約750
    9月 約300 約600 約1100 約900
    10月 約320 約700 約1300 約1100
    11月 約350 約850 約1500 約1400
    12月 約380 約950 約1700 約1700

    趨勢分析:

    從累積營收圖表來看,2022、2023、2024年的累積營收呈現穩步增長趨勢,且每年的增速都在提升,尤其2024年累積營收顯著優於前兩年。然而,2025年上半年的累積營收(約500百萬元)雖高於2022及2023年同期,但明顯低於2024年同期(約700百萬元),顯示成長放緩甚至略有衰退。

    原因:

    • COC客戶需求低於預期(2025年第一季和第二季)。
    • 大部分需求是延期或轉向新模型,而非取消訂單。

    判斷:短期利空,長期中性偏利多。短期營收放緩對股價不利,但需求延期而非取消,為未來營收回升提供了潛力。若公司能有效引導客戶轉向新模型或促使延期訂單實現,則長期影響可控。

  • 每股盈餘 (EPS) 趨勢:
    期間 2022 2023 2024 2025Q1 2025Q2
    EPS -5.47 -4.78 0.56 -0.48 -3.15

    趨勢分析:

    EPS在2022及2023年均為負值,但虧損幅度收窄(從-5.47到-4.78)。2024年成功轉正至0.56,顯示營運狀況顯著改善。然而,2025年第一季和第二季EPS再次轉負,且第二季虧損擴大。

    原因:

    • 2025年第一季:處理CB/SPO承銷費用影響EPS。
    • 2025年第二季:美元貶值及匯兌損失影響EPS。

    判斷:短期利空。短期EPS轉負且虧損擴大,將對市場信心造成負面影響。承銷費用是一次性影響,而匯兌損失則受匯率波動影響,這些都不是核心營運問題,但仍反映了公司在短期內的盈利壓力。

  • 毛利率 (Gross Margin) 趨勢:
    期間 2023Q2 2023Q3 2023Q4 2024Q1 2024Q2 2024Q3 2024Q4 2025Q1 2025Q2
    營收 (nm, NTD) 248 353 245 206 323 525 714 300 205
    毛利率 (%) 7.57% 13.71% 16.15% 30.67% 32.61% 36.17% 43.47% 40% 16%

    趨勢分析:

    錼創的毛利率在2023年第二季到2024年第四季呈現顯著且持續的成長趨勢,從7.57%一路攀升至43.47%,顯示營運效率和產品組合的改善。然而,2025年第一季毛利率略為下降至40%,而第二季則大幅下滑至16%。營收方面,2024年第三、四季有顯著增長,但2025年第一、二季的營收則較2024年同期明顯下降。

    原因:

    • 2025年第二季的低產能利用率影響了整體毛利率表現。

    判斷:短期利空。毛利率大幅下滑是短期營運的警訊,主要原因歸咎於低產能利用率,這與前述的CoC客戶需求遞延相符。這反映了訂單量減少導致單位成本上升,侵蝕了盈利能力。若未來產能利用率未能有效提升,將持續影響獲利。

  • 營收細項分類 (Revenue Breakdown):
    項目 2023Q1 2023Q2 2023Q3 2023Q4 2024Q1 2024Q2 2024Q3 2024Q4 2025Q1 2025Q2
    CoC (百萬元) 32.2 32.7 34.8 31.4 66.4 69.1 120.7 133.2 149.1 143.8
    Technical Services (百萬元) 41.1 55.3 67.4 92.2 122.1 100.4 197.8 216.2 170.4 80.
    Turnkey Solution Construction Services (百萬元) 9.6 23.7 26.8 18.9 22.3 77.7 117.9 149.1 202.3 252.1
    EQ (設備) (百萬元) 0 0 0 0 0 0 147 0 51.7 0
    Others (百萬元) 不明顯 不明顯 不明顯 不明顯 不明顯 不明顯 不明顯 不明顯 不明顯 不明顯

    趨勢分析:

    • CoC營收: 在2023年相對平穩,2024年起呈現顯著成長,特別是2024Q1至2024Q4,營收幾乎翻倍。2025Q1維持高點,2025Q2略有下降,但仍維持在較高水準。公司表示Watch/TV CoC營收持續貢獻。
    • Technical Services營收: 2023年穩步成長,2024年上半年維持強勁,2024Q3、Q4達到高峰。然而,2025Q1開始下滑,2025Q2大幅減少。公司強調持續擴展新案例開發。
    • Turnkey Solution Construction Services營收: 在2023年相對較低,但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呈現爆發式成長,並在2025Q1和Q2持續強勁增長。這部分營收採用完工百分比法認列,導致波動較大。
    • EQ (設備) 營收: 在2024Q3出現1.47億元的大額營收,2025Q1也有0.517億元貢獻。公司表示設備營收持續貢獻。

    判斷:

    • 利多。CoC營收長期向上趨勢與Turnkey Solution的顯著成長,顯示公司在MicroLED核心技術與解決方案方面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設備銷售的貢獻也反映了MicroLED產業鏈投資的活絡。
    • 利空。Technical Services在2025Q2的大幅下滑是一個警訊,可能反映了新案例開發或客戶合作進度遇到阻力。整體營收結構正在變化,Turnkey Solution的重要性提升。

展望與規劃

  • 營業項目多元: 除了CoC、Turnkey Solution、NRE之外,增加巨量轉移技術相關的銷售項目。
    • 判斷:利多。多元化營收來源有助於分散風險,並捕捉MicroLED產業鏈中不同環節的商機。
  • 分散客戶貢獻: 擴增業務團隊與美國子公司開始營運,開發與服務歐/美/亞市場。
    • 判斷:利多。減少對單一客戶或區域市場的依賴,提升業務的穩定性與成長潛力。
  • 建立海外佈局: 因應客戶需求與地緣政治,擴展海外製造、營運據點。
    • 判斷:利多。強化全球供應鏈韌性,並能更貼近主要市場客戶,提高響應速度。
  • 持續投入研發: 掌握新世代製程技術與設備研發,保持領先地位、蓄積發展潛能。
    • 判斷:利多。研發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持續投入確保其在快速變化的顯示技術領域中保持領先。
  • 創新板2.0上線與股東人數成長: 創新板新制自2025年1月6日起全面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預計投資人口將從現有30萬戶增至1300萬戶。股東人數從上市前228戶,掛牌後至2024年底約1400戶,新制上路僅四個月即成長兩倍達4500戶。
    • 判斷:重大利多。創新板政策的重大調整將大幅提升市場流動性及散戶參與度,對公司股票的估值與交易活絡度產生顯著正面影響。股東人數的快速增長是市場信心的直接體現。
  • 錼創躋身MSCI指數 (2025/02/12): MSCI全球小型指數新增10檔台灣成分股,其中包括錼創科技-KY創 (6854)。調整結果預計2月27日收盤生效。
    • 判斷:重大利多。納入MSCI指數將大幅提升公司股票的國際能見度,吸引更多被動式基金及機構投資者買入,進而推升股價及提升市場流動性。

MicroLED技術比較與優勢

  • Mini LED vs. MicroLED:
    • MicroLED晶片尺寸更小(通常小於50µm,Mini LED大於100µm)。
    • MicroLED應用於更高像素密度(高達6000ppi),Mini LED約20-30ppi。
    • MicroLED適用於未來顯示應用和優質HDR高密度LCD背光,Mini LED主要用於室內/室外顯示和局部調光LCD背光。
    • 判斷:利多。MicroLED在晶片尺寸、像素密度和未來應用潛力上,明顯優於Mini LED,這強化了錼創作為MicroLED領導者的市場定位。
  • MicroLED相較LCD、OLED的優勢:
    • 自發光: MicroLED和OLED皆為自發光,LCD非自發光。
    • 對比度: MicroLED和OLED皆為無限高,LCD為5000:1。
    • 壽命: MicroLED擁有最長壽命。
    • 響應時間: MicroLED最快 (ns級),優於OLED (µs級) 及LCD (ms級)。
    • 工作溫度: MicroLED範圍最廣 (-100~120°C),優於OLED (-30~85°C) 及LCD (-40~100°C)。
    • 功耗: MicroLED相對較低。
    • 視角: MicroLED和OLED皆為高,LCD為低。
    • 像素密度: MicroLED最高 (高達6000ppi),優於OLED (高達1000ppi) 及LCD (高達1500ppi)。
    • 判斷:利多。MicroLED在多項關鍵性能指標上全面超越LCD和OLED,使其成為終極顯示技術,為錼創產品創造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 MicroLED結構優勢:
    • MicroLED結構更為簡潔,相較於LCD和OLED,提供了更高的彈性與透明度。
    • 判斷:利多。結構簡潔帶來製程優化空間及應用設計彈性,更高的透明度則為透明顯示等新應用開啟了無限可能。
  • 透明顯示應用:
    • MicroLED在透明度、高亮度、高透明度和卓越可靠性方面表現優異,使其成為透明顯示的最佳選擇。
    • 判斷:利多。透明顯示是前瞻性應用,MicroLED的優勢使其在此領域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

總結與未來展望

此份錼創科技-KY創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尖端顯示技術領域具備強大創新能力與市場佈局野心的公司。儘管2025年上半年受短期因素影響,財務數據面臨挑戰,但從長遠來看,公司的技術領先地位、積極的全球市場拓展策略以及資本市場的利好因素,共同構成了強勁的成長潛力。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報告呈現出錼創科技在MicroLED技術上的深厚實力與前瞻性佈局。公司不僅在產品應用端展示了多樣化的成果(從大尺寸電視、車用顯示到AI/AR穿戴裝置),更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突破,如Tantium™晶片設計和高PPI微型顯示器。這些技術優勢為MicroLED取代現有顯示技術奠定了基礎。同時,透過海外擴張和多元化業務模式,公司試圖在全球MicroLED生態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財務方面,短期業績波動雖為警訊,但公司對原因的解釋(訂單遞延而非取消,以及一次性費用和匯率影響)表明問題可能非結構性,未來有機會恢復。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短期內,2025年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營收下滑、EPS轉負及毛利率大幅下降,可能導致市場對公司短期獲利能力產生擔憂,進而對股價造成壓力。然而,這些負面因素被多個重大利多消息所抵銷,甚至超越:台灣創新板2.0制度的改革將大幅提升市場流動性及投資人基礎,而錼創被納入MSCI全球小型指數,將吸引機構資金,顯著提高其在全球資本市場的能見度與潛在價值。因此,預計短期股價可能在利空與利多交織下呈現震盪,但下方有強勁的政策面和資金面支撐。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或長期)

短期趨勢: 預期2025年下半年,錼創科技的營收與獲利表現將是關鍵。若CoC客戶遞延訂單能夠順利實現,產能利用率得以提升,則財務數據有望逐步回穩並改善。創新板流動性與MSCI納入的效應將開始顯現,對市場情緒形成正向引導。

長期趨勢: MicroLED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趨勢已日益明確,其在性能上的絕對優勢將驅動市場的逐步採納。錼創科技憑藉其在CoC領域的市佔率、持續的技術創新(如Tantium™和AI/AR顯示),以及積極的全球化佈局,有望長期受惠於MicroLED產業的成長。公司在MicroLED生態系中的關鍵地位,將使其在未來數年內擁有持續的發展動能。因此,長期來看,錼創科技的成長前景非常樂觀。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對於散戶而言,投資錼創科技應採取長期視角,並密切關注以下幾點:
  1. 耐心與策略性佈局: 儘管有短期波動,但MicroLED的長期成長趨勢和錼創的技術領先地位值得長期關注。散戶可考慮在短期股價回調時分批佈局,避免追高殺跌。
  2. 核心競爭力的追蹤: 錼創的CoC技術與巨量轉移方案是其核心優勢,應持續關注其市佔率的變化以及新技術(如Tantium™、AR/VR應用)的商業化進度。這些是判斷公司能否持續領先的關鍵。
  3. 警惕財務數據的復甦狀況: 需密切追蹤後續季報中營收、毛利率及EPS的實際表現,特別是CoC客戶訂單的兌現情況及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幅度。這將直接影響公司短期價值。
  4. 市場宏觀環境變化: 留意全球經濟情勢、地緣政治對供應鏈的影響,以及顯示器產業的整體發展動態,這些外部因素可能影響MicroLED的普及速度。
  5. 創新板與MSCI帶來的機會: 創新板門檻放寬和MSCI納入為股票帶來了更好的流動性和更多關注,但同時也可能伴隨短期資金流向變化造成的波動。應理性看待這些事件對股價的影響。
總之,錼創科技-KY創在MicroLED領域的創新與佈局使其具備顯著的長期投資價值,但散戶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其短期營運挑戰的克服情況,並以長期成長的眼光來評估其投資潛力。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艾麗酒店 (臺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5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2025年中國信託證券第二季前瞻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南港展覽館 1 館 5 樓 500 會議室 (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 1 號 5 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辦之114 年「Touch Taiwan 展」(智慧顯示、智慧製造及電子生產製造設備業)主題式業績發表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臺灣證券交易所1樓資訊展示中心 (臺北市信義路五段7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辦之113年第4季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