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晟生醫(6733)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博晟生醫(6733)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11樓(敦南摩天大廈-元富證券11樓教育訓練室)
相關說明
受元富證券邀請召開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闡述了博晟生醫(股票代碼:6733)作為一家專注於生物性再生骨材開發的生技公司之概況、產品線、市場策略、財務表現及未來展望。整體而言,博晟生醫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與顯著的轉型趨勢,尤其是在財務面,已從長期虧損步入獲利階段,這對其未來發展與市場評價具有關鍵影響。

報告的整體觀點

博晟生醫擁有兩大核心平台:愛膝康(RevoCart)軟骨再生技術與骨生長因子OIF,並輔以感染重症產品(Menocik、Fluzole)提供營運支撐。公司採取長短兼顧的商業模式,透過在地市場銷售獲取營運資金,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授權與合作,以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

財務數據顯示,博晟生醫營收持續實現雙位數成長,且毛利率穩定維持在高水準。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25年7月成功轉虧為盈,達到營運上的重要里程碑。儘管過去累積虧損仍導致淨值減少,但此獲利轉折點預示著公司財務體質將逐步改善。產品在臨床上的卓越表現,例如愛膝康長達16年的修復見證,以及OIF能治癒曾兩次手術失敗的骨折病患,均凸顯其技術的獨特性與強大市場需求。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本報告內容多為利多消息,其潛在影響如下:

  • 利多:獲利能力顯著改善,2025年7月轉虧為盈。

    這是公司財務表現的重大轉折點,預計將大幅提振投資者信心,吸引更多資金關注。從過去的虧損狀態轉為獲利,可能導致股票市場對公司估值進行重新評估,使其更符合獲利型公司的標準。

  • 利多:營收持續雙位數高成長。

    穩健且高速的營收成長顯示公司產品市場接受度高,業務拓展順利。這對公司股價構成長期支撐。

  • 利多:核心產品具全球獨特性與高市場門檻。

    愛膝康是全球唯一經臨床驗證的單次手術自體軟骨細胞修復技術,OIF為全球性價比最高的骨生長因子,這些獨特優勢使其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與定價權。

  • 利多:產品臨床效益卓越且具長期驗證。

    愛膝康有16年長期效果見證,OIF能治療兩次手術失敗的骨折,這類數據能有效降低市場對產品風險的疑慮,提升醫生與病患的接受度,進而擴大市場份額。

  • 利多:國際市場拓展進展積極。

    愛膝康已在多個亞太國家取證,OIF在日、中、台等地進入臨床試驗,並積極進行歐美授權談判。這些國際布局將為公司帶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和潛在的高價值授權金。

  • 利多:感染重症產品獲健保新增給付與醫學會推薦。

    Menocik新增健保給付規定將直接擴大其市場覆蓋及銷售量,而專業醫學會推薦則強化了產品的臨床地位。

  • 利多:管理團隊經驗豐富,成長策略清晰。

    具備豐富產業經驗的管理團隊,搭配有機成長與投資併購的雙軌策略,顯示公司具備長期發展的執行能力與願景。

  • 中性偏利多:資產負債表反映過去虧損,但趨勢向好。

    儘管累計虧損導致權益減少,但隨著公司轉虧為盈,預計未來資產負債表將逐步改善。市場對未來潛力的重視,可能蓋過對歷史負面數據的擔憂。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未來6-12個月):

    博晟生醫預計將維持強勁的營收成長,並努力鞏固及擴大獲利能力。2025年7月的獲利轉折是一個重要信號,市場將密切關注後續月份及季度的財務表現。OIF的台美臨床二期結果(預計2025年Q3揭露)及多項三期臨床試驗的啟動將是重要的股價催化劑。此外,愛膝康在台灣進入主要醫院系統、退化性關節炎市場推廣,以及感染重症產品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拓展,都將支撐短期業績。

  • 長期(未來3-5年):

    博晟生醫有潛力成為骨科再生領域的全球領先者。隨著愛膝康OIF在歐美日等主要市場取得授權或共同開發成功,將帶來可觀的授權金與權利金收入,大幅提升公司價值。產品線的橫向擴展(新適應症、新載體)與外部併購策略將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並分散風險。若能成功複製如Medtronic INFUSE等標竿產品的市場價值,博晟生醫的長期成長空間巨大。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關注獲利持續性: 7月轉盈是好消息,但需觀察後續季度是否能保持獲利,或是否為季節性因素。持續性獲利是股價長期上漲的基礎。
  2. 重要臨床與法規里程碑: 密切關注OIF台美臨床二期結果(2025Q3解盲)、日本/台灣/中國三期臨床進度,以及歐美授權談判的任何公告。這些事件將對公司估值產生實質影響。
  3. 營收與毛利率走勢: 儘管營收成長強勁,毛利率也高,但需監測未來營收成長速度是否能維持,以及毛利率是否受到市場競爭或成本壓力影響。
  4. 現金流量與股本稀釋風險: 儘管獲利,但生技公司研發投入大,國際擴張也需資金。需關注公司的現金流量狀況,以及是否有透過增資等方式稀釋股本的風險。
  5. 市場競爭與替代產品: 儘管博晟產品具有獨特性,但市場競爭仍存在。應了解是否有新的競爭者或替代技術出現,可能影響其市場份額。
  6. 法人說明會後續消息: 本報告是法人說明會內容,後續應關注新聞稿、公司公告及法人研究報告,以獲取最新資訊。

文件內容條列式重點摘要

博晟簡介與核心業務

  • 博晟生醫成立於2016年,2021年上櫃,總公司位於臺北市,員工36人,擁兩家中國大陸合資公司及一家日本子公司。
  • 公司定位為全球唯一專注於生物性再生骨材開發的生技公司。
  • 骨科再生事業部:
    • 擁有兩項核心骨科再生平台:愛膝康(RevoCart)骨生長因子OIF
    • 愛膝康:全球唯一經臨床驗證的單次手術自體軟骨細胞修復技術,已在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柬埔寨、澳門及香港取證。
    • 骨生長因子OIF:全球性價比最高,已完成三個二期臨床試驗(台美日進行)。
  • 感染重症事業部:
    • 擁有台灣唯一或首發的老藥新用產品:Menocik抗生素(台灣及澳門上市)及Fluzole(台灣上市、港澳送件)。
  • 使命與願景: 鑽研先進技術、開發高價值產品,成為全球前沿骨科再生公司及台灣重症感染症營收前五本土廠商。

商業模式與競爭優勢

  • 長短兼顧的商業模式:
    • 「手工大菜」(最大化公司價值):骨科再生產品在國際大市場開發,包括對歐美日授權,及在中國大陸共同開發或跨境醫療。
    • 「精緻小菜」(支持營運與國際開發):骨科再生產品在台灣及亞太國家行銷銷售;感染重症產品在台灣及港澳大灣區行銷銷售。
  • 骨科再生產品投資價值與獨特優勢:
    • 市場龐大且價值高,進入門檻高(三類醫材知識、臨床、資金),可預測性高(無盲試驗),易於擴充(一個平台多個臨床應用)。
  • 經營團隊: 具備經驗豐富且具實績的管理團隊與經營團隊,涵蓋臨床、研發、市場行銷及財務等專業領域。

財務表現與趨勢分析

指標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上半年
營業收入(仟元) 9,269 31,446 109,908 167,648 100,189
營業毛利(仟元) 3,059 (33%) 22,779 (72%) 89,618 (81%) 130,508 (78%) 74,499 (74%)
每股虧損(元) (1.37) (1.79) (1.30) (0.95) (0.46)
  • 營收成長: 近五年營收持續雙位數成長,從2021年的9,269仟元成長至2024年的167,648仟元,2025上半年已達100,189仟元。預計2025年營收目標為210-220百萬。
  • 毛利改善: 營業毛利率從2021年的33%顯著提升並穩定在70%以上(2023年達81%)。
  • 虧損縮減: 每股虧損逐年減少,從2022年的(1.79)元下降至2025上半年的(0.46)元。

2025年7月關鍵財務轉折

科目 114年7月 與去年同期增減%
營業收入(百萬) 24.492 55.44%
稅前淨利(百萬) 0.656 -104.90% (由虧轉盈)
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百萬) 0.656 -104.90% (由虧轉盈)
每股盈餘(元) 0.01 -104.90% (由虧轉盈)
  • 博晟生醫於2025年7月實現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由虧轉盈,錄得0.656百萬新臺幣淨利與每股盈餘0.01元,主要歸因於營運成果改善。

最近季度財務狀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總資產為845,310仟元,較2024年6月30日(1,013,035仟元)有所下降,主要受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及無形資產減少影響。
  • 負債總計佔總資產比例維持在7%,負債結構穩定。
  • 保留盈餘為負數且呈擴大趨勢,反映過去累計虧損,但預計隨著獲利能力改善將逐步扭轉。

產品線詳情與發展

  • 感染重症產品:
    • Menocik(Minocycline i.v.):重症感染「猛獸菌」治療首選,獲美國及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建議;社區性肺炎併用藥首選。
    • Fluzole(Fluconazole):口腔念珠菌預防與治療首選,獲Sanford guide及UpToDate建議。
    • 2025年1月1日起,Minocycline注射劑新增健保給付規定,擴大其使用範圍,特別是對抗藥性菌株感染及特定病原體感染。
    • 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 核心軟骨再生平台:愛膝康
    • 全球唯一經臨床驗證的單次手術自體軟骨細胞修復技術,微創、40-60分鐘完成、當天可下床。
    • 可修復膝、踝、髖、肩、肘等各大關節及大病灶,面積達1.4-12.6cm²。
    • 已獲逾75間醫院採用,逾130位骨科醫師使用,逾800位患者接受手術(截至2025年6月)。
    • 約20%患者為早期或中期退化性關節炎(KL 1-3級)。
    • 台灣業務快速成長,2025年6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1.58倍,總患者數808人,其中775人為膝關節病患。
    • 醫師修復軟骨缺損的範圍持續擴大,顯示產品應用深度增加。
    • 具備16年長期效果見證,修復後的軟骨組織仍保持健康完整。
    • 全球開發進展:已在多個亞太國家取證,中國(澳港已取證,技術文件補件中),歐盟(通過查廠),日本及美國進行授權評估與談判。
    • 市場標竿產品如Vericel的MACI年營收逾1億美元並持續增長,Smith+Nephew收購CartiHeal的Agili-C產品達3.3億美元,顯示軟骨修復市場具高價值潛力。
  • 核心骨頭再生平台:骨生長因子OIF
    • BiG-001(顆粒型):適應症為開放性脛骨骨折、骨折不癒合、齒槽骨增生等。
    • BiG-006(塊狀型):與人工椎體並用,適應症為腰椎融合。
    • 開發進度:
      • 開放性脛骨骨折:台美臨床二期完成收案,2025年Q3將揭露結果。
      • 骨折不癒合:日本臨床二期完成結果報告(已授權日本公司)。
      • 齒槽骨增生:日本臨床二期完成收案(日本公司授權談判中)。
      • 腰椎椎體間融合:中國型檢完成(已授權上海公司成立合資公司)。
      • OIF適應症(藥物引發下顎骨壞死):醫師發起研究,準備收案。
    • 近期規劃:骨折不癒合與腰椎椎體間融合預計在日本、台灣、中國進行臨床三期試驗;進行歐美授權談判。
    • OIF再生能力:骨折不癒合試驗結果顯示,8名受試者中有7名影像學癒合,1名臨床評估成功,且能治癒曾兩次手術失敗的病患。
    • 市場標竿產品如美敦力INFUSE年銷售額達5-6億美元,相似授權案例涉及高額預付款和權利金,凸顯OIF的巨大市場價值。

成長策略與未來展望

  • 有機成長策略: 透過產品聯用(RevoCartOIF或其他生長因子)、擴充適應症(其他大關節、齒槽骨增生、骨鬆骨折、腰椎融合)、搭配不同載體(新一代水膠、3D列印載體)及手術方法(關節鏡、新組織切碎機)來拓展市場。
  • 投資新創及併購成長策略: 透過資金、股權與管理投入新創公司,在3-5年後透過被授權或被博晟合併方式出場,以拓展產品線與技術。
  • 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重點:
    • 營收目標:從1.68億元成長至2.1-2.2億元。
    • RevoCart:美國進行授權;進入台大、義大、國泰及長庚等台灣主要醫院系統;推展退化性關節炎市場;推廣粵港澳大灣區及新馬地區。
    • OIF:日本牙科授權;日本及台灣三期臨床開展及申請。
    • MenocikFluzole:推廣粵港澳大灣區。

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描述

頁9:近五年營收持續雙位數成長 - 營收走勢圖

此折線圖展示了博晟生醫自2021年至2025年(預計)的月度累計營收趨勢。圖中顯示,各年份的營收線均呈現顯著的穩定上升趨勢,且每年度的營收水準均大幅超越前一年。其中,2021年的累計營收最低,而2025年的預計累計營收最高,接近168百萬的水平。這明確指出公司營收呈現強勁、持續且加速的雙位數成長。

頁10:最近年度獲利能力 & 2024年起毛利可涵蓋管銷費用 - 財務數據表

這份表格提供了博晟生醫2021年至2025上半年(H1)的關鍵財務數據,呈現出以下主要趨勢:

  • 營業收入:從2021年的9,269仟元快速增長至2024年的167,648仟元,2025年上半年已達100,189仟元。這表明公司業務規模正迅速擴大。
  • 營業毛利及毛利率:營業毛利額隨營收同步增長,而毛利率從2021年的33%顯著提升至2022年起穩定維持在72%至81%的高水準,顯示公司產品具有強大的獲利能力。
  • 營業費用(推銷、管理、研發):儘管費用總額絕對值有所增加,但其佔營收的百分比大幅下降。特別是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從2021年的1,222%劇降至2025上半年的73%,反映出規模經濟效益的提升。
  • 營業損失、稅前淨損及每股虧損:這些虧損數據的絕對值在2022年達到高峰後開始下降,更重要的是,其佔營收的百分比持續且大幅縮減。每股虧損從2022年的(1.79)元持續改善至2025上半年的(0.46)元。這趨勢強烈支持「2024年起毛利可涵蓋管銷費用」的目標,即使數據顯示至2025上半年尚未完全涵蓋,但差距已大幅縮小,並預示公司正快速接近損益平衡點。

頁11:2025年七月虧轉盈 - 財務數據表

此表格重點呈現了博晟生醫在2025年7月的單月財務表現,顯示了一項關鍵的里程碑:

  • 稅前淨利及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在2025年7月,公司從去年同期的虧損轉為獲利,稅前淨利達0.656百萬,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亦為0.656百萬。
  • 每股盈餘:同步從虧損轉為盈餘,達到0.01元。
  • 營業收入:當月營收為24.492百萬,較去年同期增長55.44%,顯示業務持續擴張。

這項數據表明,博晟生醫已在2025年7月成功達到月度損益兩平並實現獲利,這是其財務狀況改善的明確訊號。

頁12:最近季度財務狀況 - 資產負債表

這份表格提供博晟生醫自113年6月30日(2024年Q2)至114年6月30日(2025年Q2)的季度資產負債表數據:

  • 總資產:從113年6月30日的1,013,035仟元逐季下降至114年6月30日的845,310仟元,總資產規模呈現縮減趨勢。其中,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減少是主要原因。
  • 現金及約當現金:波動較大,但在114年6月30日回升至225,557仟元,相較於前一季有所增加。
  • 負債總計:在整個期間內相對穩定,佔總資產的比例始終維持在7%,顯示公司負債比率極低且財務結構穩健。
  • 保留盈餘:呈現持續且擴大的負值,從113年6月30日的(336,718)仟元增至114年6月30日的(454,795)仟元。這反映了公司過去的累積虧損尚未被近期獲利完全彌補。
  • 權益總計:隨著保留盈餘的減少,權益總計也呈現下降趨勢,從113年6月30日的908,806仟元降至114年6月30日的786,816仟元。

總體而言,資產負債表反映了在2025年Q2之前,公司仍處於累積虧損階段,導致淨值和部分資產規模縮減。然而,穩定的低負債比例是其財務健康的一個亮點,而7月份的獲利轉折預計將在未來季度逐步改善權益狀況。

頁17:台灣業務快速成長 - 營收成長圖及患者統計表

該頁包含一個營收成長折線圖及兩個患者統計表格。

  • 營收成長圖:以美元計價的台灣業務營收從2021年的$115(千美元)快速增長至2024年的$1,233(千美元),顯示出顯著的成長率。標題註明「120% Revenue annual growth」及「US$ 2M in total」,並提及「2025年6月與去年同期比: 1.58倍」,強烈表明台灣市場營收正經歷爆炸性成長。
  • 患者統計表(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in TW):截至報告發布,台灣地區總患者數為808人(表中總計為809人),其中以膝關節患者為最大宗(775人),年齡分佈廣泛(11-85歲),顯示愛膝康產品在台灣市場的廣泛應用與高接受度。
  • OA Stage患者統計表:此表進一步分析了退化性關節炎(OA)患者的膝關節和髖關節治療情況。雖然詳細數字較少,但其強調了公司在退化性關節炎領域的患者基礎,這與產品可用於早期/中期退化性關節炎的描述相符。

整體而言,台灣業務的快速增長和大量的治療患者數,突顯了愛膝康在本土市場的成功與潛力。

頁18:醫師修復越來越大範圍軟骨缺損 - 長條圖

這張堆疊長條圖顯示了從2021年至2025年,接受軟骨修復手術的病患數量,並依據每次手術使用的載體(Chondroplug)數量進行細分。

  • 病患總數趨勢:長條圖的總高度逐年上升,表明接受愛膝康治療的病患數量在持續增長。
  • 載體使用趨勢
    • 在2021年,主要使用1-2個載體。
    • 隨著時間推移,尤其在2023年到2025年,圖中顯示用於單一病患的載體數量顯著增加,從1-2個擴展到更多(如5、6、7、8、9、11、12個),且這些多載體使用的病患數量也同步增加。

這項趨勢強烈暗示,醫師對於愛膝康產品的熟悉度與信心不斷提升,使其能夠應用於修復更大、更複雜的軟骨缺損病灶,進而擴大了產品的應用範圍與市場潛力。

博晟生醫 (6733) 分析與總結

博晟生醫的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展現了公司在生物性再生醫學領域的強勁成長動能與顯著的發展潛力。公司已從研發投入期逐步走向商業化獲利,尤其在2025年7月實現單月轉虧為盈,這是其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關鍵里程碑。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報告清晰地勾勒出博晟生醫的核心競爭力,即其全球獨特的軟骨再生技術愛膝康和高性價比的骨生長因子OIF。這些產品不僅在臨床上表現卓越(例如愛膝康的16年長期效果見證、OIF成功治療兩次手術失敗的病患),且具備高技術門檻與廣闊的市場擴展潛力。公司的商業模式兼顧短期營運與長期價值創造,透過本土市場銷售支持營運,同時積極推進國際市場的授權與合作。

財務方面,博晟生醫的營收持續以雙位數高速增長,毛利率維持在高水平。過去的營運虧損正在加速收斂,並在2025年7月達成月度獲利,這顯示公司已跨越盈利門檻,證明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與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儘管資產負債表仍反映過去的累積虧損,但獲利能力的改善預計將逐步修復淨值。

此外,公司對產品線的未來規劃明確,包括愛膝康在台灣主要醫院系統的擴展及國際市場授權談判,OIF推進三期臨床試驗與國際授權,以及感染重症產品在健保給付與區域推廣上的進展,這些都為未來的營運成長提供了具體的指引和潛在的催化劑。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 利多:財務表現的質變。 最顯著的利多是2025年7月實現了單月轉虧為盈。這代表公司營運已達損益兩平點,結束了長期以來的虧損局面。市場通常會給予獲利公司更高的估值,預計將對股價產生正面且實質的推動作用,可能觸發一波市場重新評價。
  • 利多:營收持續高速增長。 過去五年及未來短期的營收預期都顯示強勁的成長態勢,這為公司的基本面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有助於吸引成長型投資者。
  • 利多:核心產品的獨特性與強大臨床證據。 愛膝康的16年長期效果見證和OIF在難治性骨折上的成功,極大地降低了產品的市場推廣難度,並強化了其市場競爭力,這將有助於提高市場對產品未來營收貢獻的預期。
  • 利多:積極的國際市場拓展。 在亞洲多國取得愛膝康藥證,以及OIF在日、中、台進行臨床試驗並推進歐美授權談判,這些國際布局顯示公司具備全球化發展的潛力,未來的授權金與權利金收入將成為重要的價值來源,並可對標高價值的國際授權案例。
  • 利多:產品線多元且具備成長策略。 骨科再生和感染重症雙線並行,加上有機成長(新適應症、新載體)和外部併購策略,顯示公司具備多元的成長引擎和彈性的發展模式。
  • 中性偏利多:歷史虧損的影響。 儘管轉虧為盈,但累積虧損仍使淨值為負,這在短期內可能對部分保守型投資者造成疑慮。然而,只要公司能維持獲利,此問題將逐步改善,市場通常更看重未來的盈利趨勢。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未來6-12個月): 博晟生醫將進入加速商業化階段。預計月度及季度獲利將逐步穩定,市場對其獲利持續性的觀察期。OIF在2025年Q3的台美臨床二期解盲結果,將是短期內影響股價的重要催化劑。同時,愛膝康在台灣主要醫院系統的滲透率提高及退化性關節炎市場的推廣,配合感染重症產品在健保給付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拓展,將繼續推動營收增長。
  • 長期(未來3-5年): 博晟生醫有望在全球骨科再生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甚至成為領導者。OIF在日、台、中三期臨床試驗的成功,以及歐美授權的實現,將為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和市場份額。透過不斷的產品創新(如新載體、新手術方法)和戰略性併購,公司將進一步鞏固其技術領先地位和市場影響力,實現其成為全球前沿骨科再生公司的願景。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獲利是否持續: 7月轉虧為盈是重大消息,但投資者應密切觀察後續財報,確認獲利能力是否能穩定維持,避免單月利潤帶來的短期波動。
  2. 關鍵臨床與法規進度: 生技公司的價值高度依賴於臨床試驗結果和藥證審批。特別是2025年Q3的OIF二期解盲結果、各產品在主要市場的授權進度,以及三期臨床試驗的啟動,都將是影響股價的決定性因素。
  3. 國際市場拓展成效: 密切關注國際授權談判的實質性進展(如金額、權利金比例)及合作夥伴的選擇。成功打入歐美日等大市場將顯著提升公司估值。
  4. 現金流量狀況: 儘管已獲利,但持續的研發投入與國際擴張仍需大量資金。關注公司現金流是否充裕,以及是否會影響未來營運發展。
  5. 市場競爭與產品差異化: 雖產品具獨特性,仍需留意市場上是否有新的競爭產品或技術出現。博晟如何保持其產品差異化優勢將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6. 產業景氣與政策風險: 生技產業受政策法規(如健保給付政策)及全球景氣影響較大,投資人應綜合評估相關風險。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松山區東興路8號(統一證券總公司13樓會議室)
相關說明
受統一證券邀請召開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市中正區新生南路一段50號
相關說明
受德信綜合證券邀請召開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成果及未來展望。 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