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碩(6491)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晶碩(6491)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第一金證券(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22號4樓 )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第一金證券所舉辦之投資論壇,會中就本公司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關於晶碩光學(股票代碼:6491)2025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報告之綜合分析

晶碩光學(股票代碼:6491)在2025年8月21日發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的法人說明會簡報,提供了公司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最新財務與營運數據。從這份詳細的報告中,分析師認為其呈現出複雜的財務狀況,雖有核心業務的穩定性,但短期內盈利能力面臨顯著壓力。這對股票市場和廣大投資人而言,均需加以深入解讀。 在短期方面,這份報告傾向於傳達出負面的市場情緒。儘管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淨額僅比去年同期微幅下降4.3%,但關鍵的盈利指標卻出現了明顯的惡化。其中,營業毛利年減12.4%,營業毛利率從57.9%降至53.0%;更為嚴峻的是,營業淨利暴跌28.4%,而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的本期淨利亦大幅下滑18.5%,每股盈餘(EPS)從2024年上半年的12.62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29元。這種顯著的獲利能力侵蝕,主要是由於營業成本的上升速度遠超過營收,以及營業費用的同步增長所致。此外,季度數據揭示了2025年第二季淨營業外收益的急劇減少(相較於第一季暴跌96%),這表明第一季財報中因非核心業務貢獻而略顯緩和的獲利下降,並非持久趨勢。當這種「非經常性利多」消失時,公司核心盈利能力的脆弱性便無所遁形。因此,預計在短期內,晶碩的股價將面臨沉重的下行壓力,市場會消化這些不利的盈利數據。 就長期趨勢而言,這份報告所透露的訊號則更加深思。晶碩的營收增長率在近年呈現持續放緩的趨勢,從2022年的13.0%降至2024年的0.4%,並在2025年上半年轉為負成長,這顯示公司的增長動能已近乎停滯。作為隱形眼鏡產業的主要ODM供應商,公司有近80%的營收來自代工業務,此比重多年來保持穩定,代表其在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亞洲市場佔總營收的約80%,客戶地區高度集中。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指出,營收貢獻前兩大的客戶在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合計佔總營收的比例不斷提高,尤其第二大客戶的崛起(從無到佔比超過10%),一方面似乎顯示出公司在擴大核心客戶群方面有所進展,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對特定大客戶的營收依賴度,集中風險仍在。若成本壓力、產業競爭或終端需求疲軟是結構性問題而非短期波動,晶碩的獲利表現將持續承壓,可能影響其長期成長潛力,進而影響其估值。公司未來的長期走向,將取決於其能否有效地進行成本管控、提升產品組合利潤率,並在既有基礎上開拓新的市場或客戶以尋求再成長。 對於一般投資人(特別是散戶)而言,應謹慎評估晶碩的投資機會。首先,務必跳脫對營收數字的表面解讀,轉而聚焦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及稅後淨利率等反映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晶碩當前顯示的毛利率與淨利潤率持續下滑,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警訊。其次,需進一步探究成本上漲及費用增長的驅動因素——這些是行業普遍面臨的通脹壓力、暫時性的產能調整,抑或是因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的產品定價能力下降或營運效率問題?缺乏管理層對這些問題的具體解釋,增加了不確定性。再者,考慮到公司業務對少數大客戶的高度依賴,密切關注這些客戶的業務發展及與晶碩的合作關係變化至關重要。任何潛在的訂單變化或價格談判都可能對晶碩的營收和獲利造成立竿見影的影響。最後,在短期內,由於公司面臨利潤壓力和增長停滯的挑戰,股價可能波動較大。保守型投資人建議等待更明確的營運改善信號(如毛利率穩定回升、營收重拾成長、或管理層提出明確且有效的應對策略),再考慮進行投資決策,避免過早進入或低估其潛在風險。總之,晶碩這份報告雖然強調其市場地位,但數字揭示的卻是營運基本面面臨的嚴峻考驗。

簡報內容重點摘要

該份PDF簡報文件發布日期為2025年8月21日下午3時,為晶碩光學(股票代碼:6491)在法人說明會上提供之資訊。以下為主要內容摘要:

財務報告 - 合併損益表 (年變化:2025H1 與 2024H1 比較)

  • 營業收入淨額: 2025H1 為新台幣3,220,313千元,較2024H1減少4.3%。這顯示營收出現負成長趨勢,為潛在的利空。
  • 營業成本: 2025H1 達新台幣1,514,035千元,年成長率為6.9%。由於成長率高於營收負成長率,營業成本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從2024H1的42.1%顯著上升至2025H1的47.0%。成本上升速度快於營收,為重要的利空指標。
  • 營業毛利: 2025H1 為新台幣1,706,278千元,較2024H1下降12.4%。營業毛利率從2024H1的57.9%下滑至2025H1的53.0%。毛利率的明顯下滑顯示獲利能力受壓,是主要的利空。
  • 營業費用: 2025H1 為新台幣896,298千元,年成長9.9%。營業費用佔營收的比例從2024H1的24.2%上升至2025H1的27.8%。費用佔比的增加進一步壓縮了獲利空間,是另一利空因素。
  • 營業淨利: 2025H1 為新台幣809,980千元,較2024H1劇烈下降28.4%。營業淨利率從33.6%大幅下降至25.2%。這是最直接且明顯的利空,表明核心營運獲利能力嚴重衰退。
  • 淨營業外收益(損失): 2025H1 錄得新台幣155,649千元,與2024H1幾乎為零(新台幣24千元)相比,暴增648,437.5%。這筆龐大的非經常性收入使得稅前淨利不致於與營業淨利一樣大幅度下降,是唯一的短期利多,但其性質需進一步觀察是否具持續性。
  • 稅前淨利: 2025H1 仍較2024H1下降14.7%,即便在非營業外收益的支撐下,仍呈現利空。
  • 所得稅費用: 2025H1 上升11.9%。
  • 本期淨利: 2025H1 較2024H1下降18.3%。
  • 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 2025H1 下降18.5%,達到新台幣802,650千元。
  • 每股盈餘(EPS): 從2024H1的12.62元降至2025H1的10.29元。EPS的下滑直接影響投資人信心,為顯著利空。

財務報告 - 合併損益表 (季變化:Q2 2025 與 Q1 2025、Q2 2024 比較)

  • 營業收入淨額: Q2 2025 相較 Q1 2025 略增2.1%,但相較 Q2 2024 則略減0.7%。顯示營收動能持平或趨弱。
  • 營業成本: Q2 2025 相較 Q1 2025 大幅增加11.7%,相較 Q2 2024 更大增16.3%。營業成本的急劇上升,對比營收的持平,證實了毛利率受壓是持續性問題,為利空。
  • 營業毛利與毛利率: Q2 2025 毛利率從 Q1 2025 的55.1%降至50.9%,相較 Q2 2024 的58.1%更是顯著下滑。毛利率持續萎縮為主要利空。
  • 營業淨利: Q2 2025 較 Q1 2025 下降12.1%,較 Q2 2024 更是大幅下降29.8%。季度營業淨利的表現也極為疲弱,印證了營運上的挑戰。
  • 淨營業外收益(損失): Q2 2025 僅為新台幣6,016千元,較 Q1 2025 的新台幣149,633千元暴跌96.0%。這明確顯示 Q1 的非營業外收益屬於一次性事件,其消退導致 Q2 總體獲利能力更顯真實的疲弱,此為重要利空。
  • 稅前淨利與本期淨利: Q2 2025 相較 Q1 2025 和 Q2 2024 均呈現顯著下滑,跌幅約30%-35%。季度獲利的惡化趨勢顯著,預示著公司基本面正承受巨大壓力。
  • 每股盈餘(EPS): Q2 2025 為4.02元,低於 Q1 2025 的6.27元及 Q2 2024 的6.09元。季度EPS的惡化是股價的負面驅動因素。

營運概況 - 經營實績-營收淨利成長走勢圖

項目 2022 2023 2024 2025H1 趨勢說明
營收(百萬) 6,321 6,790 6,817 3,220 營收總額從2022年起成長放緩,至2024年近乎持平,2025H1更是出現衰退(-4.3%),顯示成長動能顯著減弱或停滯,為利空。
稅後淨利(百萬) 1,545 1,678 1,853 814 稅後淨利在2022-2024年持續成長,但在2025H1轉為衰退(-18.3%),印證公司獲利能力急劇惡化,為利空。
稅後淨利率 24.4% 24.7% 27.2% 25.3% 稅後淨利率在2024年達到高峰,2025H1顯著下滑。顯示獲利能力在成本費用壓力下退步。
營收成長率 13.0% 7.4% 0.4% -4.3% 營收成長率呈現明顯的逐年下滑趨勢,由兩位數成長趨緩至個位數,並在2025H1轉為負值,這是長期利空信號。
淨利成長率 23.8% 7.4% 10.6% -18.3% 淨利成長率在2022-2024年呈現波動成長,但2025H1首次大幅負成長,顯示獲利急轉直下,為強烈利空。
EPS(元) 22.03 22.83 23.47 10.29 EPS在過去兩年穩步提升,但2025H1大幅滑落,符合獲利衰退趨勢,為利空。

營運概況 - 經營實績-區域佔比(依客戶所在地)

地區 2022 佔比 2023 佔比 2024 佔比 2025H1 佔比 趨勢說明
亞洲其他 81.7% 81.80% 79.83% 79.57% 亞洲地區持續佔據壓倒性比重(約80%),其佔比維持相對穩定。這顯示公司業務高度集中於亞洲市場,穩定但存在區域性集中風險。
台灣 12.2% 12.97% 13.23% 14.14% 台灣市場佔比在報告期間略有微幅增長,但仍保持在一定比例,穩定發展。
其他 6.1% 5.30% 6.94% 6.29% 其他地區佔比最小,且相對穩定。

營運概況 - 經營實績-品牌代工佔比

類別 2022 佔比 2023 佔比 2024 佔比 2025H1 佔比 趨勢說明
品牌 19.7% 19.9% 20.0% 20.6% 品牌業務佔比相對穩定,維持在總營收約20%左右,略有微幅提升。
代工 80.3% 80.1% 80.0% 79.4% 代工(ODM)業務是公司核心,佔據約80%的營收比重,並維持長期穩定。這表明公司在代工領域具有強大而穩定的基礎,但這也意味著公司主要仰賴大客戶的訂單。

營運概況 - 經營實績-營收10%以上客戶佔比

客戶 2022 佔比 2023 佔比 2024 佔比 2025H1 佔比 趨勢說明
佔比第1 25.7% 26.2% 25.8% 22.7% 第一大客戶貢獻穩定,佔營收比重約23%-26%之間,在2025H1略有下降。此類客戶集中度為公司經營帶來潛在風險(過度依賴大客戶),但其長期穩定也提供了基本面支撐。
佔比第2 0.0% 0.0% 10.2% 13.6% 第二大客戶自2024年開始嶄露頭角,營收佔比超過10%,並在2025H1進一步提升至13.6%。這可能是公司客戶結構發生變化的跡象,可以解讀為新業務增長點或客戶基礎略為多元化(降低對單一最大客戶的依賴),但同時也導致主要客戶集中度上升為兩大客戶而非一大客戶。此發展是觀察重點。
其他 74.3% 73.8% 64.0% 63.7% 其他客戶佔比隨著第二大客戶的興起而逐漸降低,從2023年的約74%降至2025H1的63.7%。這表明公司對於特定大客戶的依賴性正在提升。

營運概況 - 經營實績-每月合併營業額(YoY)

  • 圖表顯示了每月營收及其年增率(YoY)。從2021下半年至2023年間,月營收整體呈現波動但增長趨勢,月營收YoY多數為正數。
  • 進入2024年下半年,月營收年增率開始出現較頻繁的負值,尤其在2025年初至年中(如2025年2月、3月及6月)也呈現負YoY。這表明近期的營收成長動能顯著趨緩甚至出現衰退,印證H1總營收負成長趨勢,為利空。

晶碩光學(6491)報告之總結分析

晶碩光學2025年第二季的法人說明會報告,描繪了一家在穩定產業中面臨日益嚴峻挑戰的企業形象。綜合財務數據與營運概況來看,儘管公司在代工和亞洲市場仍保持強勁地位,但多項核心指標已發出顯著的警示訊號。 基本面評估:
  • 利空因素顯著且多元:
    • 獲利能力急劇惡化: 營業毛利率和營業淨利率的雙重下降,以及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和EPS的大幅負成長,明確指出公司在成本控制、營運效率及價格競爭方面可能面臨壓力。尤其,營業成本增速遠高於營收,顯示晶碩正面臨生產或供應鏈方面的挑戰。
    • 營收成長停滯轉為衰退: 從長期看,營收成長率已從兩位數放緩至零,並在2025H1出現負成長。每月營收年增率亦頻繁出現負值,反映市場需求放緩或競爭加劇。
    • 非經常性收益不可持續: Q1 2025的大額營業外收益顯然為一次性,Q2急劇萎縮,這使得上半年財報數字不如表面嚴峻,但揭示了核心業務的脆弱性。投資人應高度警惕這種由非核心業務支撐盈餘的情況。
    • 客戶及區域集中風險: 亞洲市場佔營收比重約80%,兩大主要客戶合計貢獻約40%,使得公司業績易受特定市場或客戶波動影響。雖然第二大客戶的興起看似分散了對第一大客戶的過度依賴,但也意味著公司的成長越來越依賴少數關鍵客戶。
  • 利好因素有限但穩定:
    • ODM市場地位穩固: 晶碩代工業務佔比高達八成,顯示其在隱形眼鏡ODM領域具有堅實的技術和製造能力。此穩定基礎是公司抵抗部分衝擊的韌性所在。
    • 客戶結構微幅調整: 第二大客戶的崛起可能提供新的成長點,這值得密切關注未來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但其是否能長期抵消第一大客戶貢獻比例的微降尚不明朗。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預測: 這份報告預計將對晶碩(6491)的股價帶來顯著的短期和中長期負面影響。
  • 短期趨勢: 由於獲利能力的顯著下滑,特別是EPS的下降和毛利率、營業利潤率的全面萎縮,市場可能會對公司股票進行負面重估(re-rating)。這可能導致股價在報告發布後呈現承壓或下跌趨勢。缺乏核心業務成長動能和獲利支持,將導致投資者信心減弱,股價的估值可能會因此向下修正。
  • 長期趨勢: 若毛利率和淨利潤率的下行趨勢未能逆轉,並成為常態,晶碩的成長型企業光環恐將逐漸消退。未來股價表現將高度依賴公司能否提出有效的策略來改善成本結構、提升營運效率,並開拓新的高毛利業務。若不能在未來幾季展現出明確的盈利復甦跡象,晶碩的股票可能陷入盤整甚至持續走弱。若全球經濟景氣持續不明朗或隱形眼鏡產業競爭加劇,將進一步放大晶碩目前的經營挑戰。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可以注意的重點:
  1. 密切關注獲利指標: 不要僅關注營收,毛利率、營業淨利率和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的趨勢是評估公司健康度的更關鍵指標。這份報告顯示它們正在顯著惡化,這是首要警示。
  2. 分析成本結構: 了解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的增加是暫時性因素(如原材料上漲、一次性支出)還是長期性結構變化(如競爭加劇導致產品平均售價下降、效率低下)。這需要更詳細的管理層解釋或後續報告數據驗證。
  3. 留意客戶風險: 鑑於兩大客戶貢獻了近四成的營收,散戶應關注這些大客戶的業務穩定性及與晶碩的合作關係動態。客戶去化庫存或轉單,將對晶碩產生立竿見影的衝擊。
  4. 等待反轉訊號: 目前報告所呈現的趨勢為利空。激進的投資者或許會尋找潛在的低買機會,但更為保守或風險意識較高的散戶,應等待公司盈利能力明確出現拐點,毛利率開始回升,營收成長率恢復正向動能的訊號,方才考慮投入。這意味著至少需要未來一至兩個季度的數據來證明改善。
  5. 評估現金流: 雖然此報告未提供現金流量表,但營運獲利的下滑往往會影響公司的現金流健康。投資人應關注未來是否有潛在的流動性壓力或影響股息政策。
  6. 同業比較: 觀察同產業競爭對手的財務狀況,以判斷晶碩面臨的問題是行業普遍現象還是其獨有的挑戰。
總體而言,晶碩當前正面臨逆風,核心獲利能力的削弱是主要疑慮。在明確的利潤率復甦證據出現之前,投資者宜採取審慎觀望態度,避免盲目追高或逢低承接,除非能理解並接受其所面臨的結構性風險與當前營運壓力。該文件提供的數據描繪了嚴峻的營運景象,短期股價表現可能承壓,長期走勢則取決於公司能否有效扭轉當前獲利趨勢。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市 喜來登大飯店(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12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 第一金證券所舉辦之投資論壇,會中就本公司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市 W-Hotel(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10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花旗證券所舉辦之投資論壇,會中就本公司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文創(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所舉辦之投資論壇,會中就本公司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臺北市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臺北市敦化南路二段201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花旗證券所舉辦之投資論壇,會中就本公司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文創(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所舉辦之投資論壇,會中就本公司之財務數字、經營績效等相關資訊做說明。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