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隼(6409)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旭隼(6409)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 101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83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摩根士丹利所舉辦之『台灣探索論壇: 台灣非科技產業聚光燈 II』,會中介紹公司之營運與財務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旭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6409) 於2025年8月20日發佈的這份法人說明會簡報,詳細呈現了公司從概況、產品與產業趨勢、競爭優勢、經營實績到未來發展的全方位資訊。本分析將依循此結構,提供一份全面性的總結與評估,旨在協助投資人(特別是散戶)理解這家公司的基本面,並預測其對股票市場可能帶來的短期或長期趨勢,同時識別重要的利多與利空因素。

綜觀整份報告,旭隼科技在不斷電系統 (UPS) 及太陽能逆變器 (PV Inverter) 領域展現了其DMS (Design & Manufacturing Service) 模式下的競爭力與技術領先地位。雖然2025年上半年營收呈現年對年衰退,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也面臨壓力,但透過大幅增長的業外收入,公司成功推升了淨利和每股盈餘,這是理解近期獲利表現的關鍵。

長遠來看,旭隼深耕DMS、不與客戶競爭品牌的經營哲學,以及在新興應用如儲能系統 (ESS) 與電動車充電樁領域的研發投入,顯示出其拓展市場、尋求新成長動能的決心。同時,穩健的股利政策與卓越的公司治理表現,亦為公司增添了穩健投資的吸引力。然而,市場需持續關注其營收是否能重回增長軌道,以及業外收益的可持續性,這些都將是影響其未來股價走勢的重要指標。

以下是基於所提供文件內容的條列式重點摘要:

一、 公司概況

  • **基本資料**:旭隼科技成立於2008年5月,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8.77億元。主要產品涵蓋不斷電系統(UPS)、太陽能逆變器(PV Inverter)及電源轉換器(Inverter)等。由謝卓明先生擔任董事長暨總經理。
  • **營運與生產據點**:營運總部設於台北 (約130名員工),生產基地遍佈深圳、中山、中國內銷廠、越南廠以及台北汐止廠,合計約4,500名員工,顯示其多元化的全球供應鏈佈局。
  • **公司大事記**:公司發展歷程穩健,自2008年成立以來,相繼完成ISO認證(2009年)、股票公開發行與上市(2012/2014年),並多次納入重要的股價指數成分股,例如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2014年)、台灣中型100指數(2015年)、MSCI標準指數(2021年)以及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ESG低碳50指數(2024年)。多處設立新廠擴增產能 (如中山、越南一二廠、台北汐止廠),持續擴張製造規模。
  • **經營理念**:核心在於成為全球領先的DMS (Design & Manufacturing Service) 不斷電系統製造商。堅持不作自有品牌、不與客戶競爭的商業模式,強調以客戶為導向、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並兼顧環境保護與和諧共生。

二、 產品及產業趨勢

  • **主要產品與應用**:
    • **不斷電系統 (UPS)**:涵蓋從400VA小型UPS至2.4MW大型三相UPS,應用於電腦、伺服器、機房、醫療及通訊設備等。
    • **逆變器及太陽能逆變器 (Inverter & PV Inverter)**:產品範圍從1KW至60KW,包括單相、三相及裂相Inverter,主要應用於太陽能發電系統與需長期備援的設備。簡報詳細介紹了離線式 (Off-line)、在線式 (On-line) UPS,以及獨立型 (Off-grid)、併網型 (On-grid) 和儲能型 (Hybrid) 太陽能逆變器的架構與原理。
    • **零件及備品**:也提供相關產品零件。
  • **全球UPS市場概況**:簡報引用Frost&Sullivan於2012年的資料,顯示全球UPS市場規模約為130億美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數據已經超過十年,其時效性對於分析當前市場趨勢的精準度可能不足,僅能作為歷史參考。

三、 競爭優勢

  • **專注DMS模式**:經營團隊在UPS領域累積超過20年的產業經驗,堅定DMS模式,避免與客戶產生利益衝突,確保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 **市場導向**:業務網絡遍及全球100個以上國家,訂單來自逾500個客戶,客戶高度分散化有助於降低單一客戶風險。提供上萬種不同料號的產品,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2024年十大客戶比重約為40%,顯示客戶集中度尚可控。
  • **研發創新**:擁有600位專業研發工程師,且核心高階團隊具備20年以上產業經驗。持續投入研發,2024年研發費用預計約新台幣9億元,旨在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研發效率高,每季發表創新產品,並著重於提升效率與功率密度。技術領先,已推出併網儲能型(Hybrid)太陽能逆變器、儲能系統、電動車充電樁與高功率密度UPS等多項新技術及產品,顯示其在技術創新上的持續動能。
  • **完整服務**:提供全產品線的DMS服務,涵蓋廣泛的功率範圍及應用,例如:從400VA的直立式UPS到2.4MW的模組化併聯冗餘三相UPS,以及1KW至60KW的混合型太陽能逆變器和7KW至360KW的交流/直流電動車充電樁,滿足多樣的市場需求。

四、 經營實績

指標 25Q2 (百萬新台幣) 25Q1 (百萬新台幣) 24Q2 (百萬新台幣) 25Q2 vs 25Q1 (變動率/幅度) 25Q2 vs 24Q2 (變動率/幅度) 25H1 (百萬新台幣) 24H1 (百萬新台幣) 25H1 vs 24H1 (變動率/幅度)
營收 5,705 4,995 6,507 14.2% ↑ -12.3% ↓ 10,700 11,106 -3.7% ↓
毛利率 28.7% 29.6% 31.2% -0.9ppt ↓ -2.5ppt ↓ 29.1% 31.1% -2.0ppt ↓
營業費用 484 412 513 17.5% ↑ -5.7% ↓ 896 950 -5.7% ↓
營業利益 1,152 1,066 1,518 8.1% ↑ -24.1% ↓ 2,218 2,509 -11.6% ↓
營業利益率 20.2% 21.3% 23.3% -1.1ppt ↓ -3.1ppt ↓ 20.7% 22.6% -1.9ppt ↓
業外收(支) 623 (14) (36) 顯著改善 顯著改善 609 (150) 顯著改善
稅前淨利 1,775 1,052 1,482 68.7% ↑ 19.8% ↑ 2,827 2,359 19.8% ↑
稅後淨利 1,496 851 1,284 75.8% ↑ 16.5% ↑ 2,347 1,998 17.5% ↑
稅後淨利率 26.2% 17.0% 19.7% 9.2ppt ↑ 6.5ppt ↑ 21.9% 18.0% 3.9ppt ↑
每股盈餘(元) 17.11 9.73 14.70 26.84 22.88
年化權益報酬率(ROE) 65.1% 32.6% 60.2% 32.5ppt ↑ 4.9ppt ↑ 54.1% 50.1% 4.0ppt ↑
  • **損益表表現**:
    • **營收趨勢**:2025年第二季營收達新台幣57.05億元,較第一季增長14.2%,顯示季度業務回升;但與去年同期(2024年第二季)相比則下降12.3%。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107億元,年對年小幅下降3.7%。
    • **獲利能力**:
      • **毛利率**:2025年第二季毛利率為28.7%,較上一季和去年同期分別下降0.9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毛利率29.1%,較去年同期下降2.0個百分點。毛利率呈下滑趨勢。
      • **營業費用與費用率**:營業費用金額呈現25Q2季增但年減,上半年總體年減。營業費用率保持相對穩定,2025年第二季為8.5%,上半年為8.4%,微幅波動。
      • **營業利益與利益率**:2025年第二季營業利益較第一季增長8.1%,但年對年大減24.1%。上半年營業利益亦年減11.6%。營業利益率在20-23%區間波動,近期呈下滑趨勢。
      • **業外收(支)**:2025年第二季及上半年業外收益顯著增長,由去年同期虧損轉為可觀的收益。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轉折,驅動了淨利潤的大幅增長。
      • **稅前、稅後淨利與淨利率**:受益於強勁的業外收入,2025年第二季稅前淨利及稅後淨利年對年分別大幅增長19.8%和16.5%。上半年稅後淨利也年增17.5%。稅後淨利率顯著提升,2025年第二季達26.2%,較去年同期增長6.5個百分點,上半年為21.9%,增長3.9個百分點。
      • **每股盈餘 (EPS)**:2025年第二季EPS高達17.11元,遠超第一季(9.73元)及去年同期(14.70元)。上半年EPS累積至26.84元,較去年同期的22.88元有所增長。
      • **年化權益報酬率 (ROE)**:2025年第二季高達65.1%,上半年為54.1%,持續保持高水平,且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顯示公司運用股東資金的效率非常高。
    • **財務圖表趨勢**:
      • **營收、營業利益及毛利率趨勢 (頁24)**:視覺化數據顯示,營收在2023年Q2達到一個高峰後有所回落,但在2025年Q1/Q2似乎有觸底反彈的跡象。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儘管近期小幅下滑,但整體趨勢維持在相對健康的水平。
      • **營業費用及費用率趨勢 (頁25)**:營業費用總額波動但費用率相對穩定,表明成本控制能力良好。
      • **淨利及每股淨利趨勢 (頁36, 年度數據)**:從2020年至2024年,稅後淨利和EPS呈現穩健的年度增長,尤其在2022年有顯著的跳躍式增長,2023年雖有小幅回檔但2024年強勢回升,彰顯其長期獲利動能。
      • **季度營收及毛利率趨勢 (頁37)**:營收在季度間呈現波動,但毛利率基本穩定在高檔,並在某些季度略有下降。
      • **季營業利益及營業利益率趨勢 (頁38)**:營業利益率的波動性相對較高,但仍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 **季淨利及淨利率趨勢 (頁39)**:淨利與淨利率近期顯著上揚,與前述損益表中業外收入的大幅改善一致。
    • **股利政策**:從2015年至2024年,旭隼的每股盈餘 (EPS) 持續增長,從2015年的19.05元成長至2024年的48.13元。現金股利與股利發放率 (過去十年平均為85.8%) 均維持穩定高水平,2024年發放率為85.2%。部分年份有發放股票股利或特別現金股利。此穩定的高股利政策對於股東具有吸引力。
    • **地區別營收- 2025H1**:從簡報圖表來看,公司營收地理分佈廣泛:亞洲 (不含中國) 佔26%、北美佔24%、歐洲佔20%、中國佔19%、拉丁美洲佔6%、其他地區佔5%。這顯示其市場高度分散,有助於分散單一區域市場波動的風險。
    • **公司治理與ESG**:
      • 擁有台灣最高的可持續股利支付比例之一 (平均85.8%) 和最高ROE之一 (過去十年平均43%)。
      • 董事會結構獨立且多元化,50%為獨立董事,37.5%為女性董事。
      • ESG評級表現優異:2023年CDP評分為B(高於電子設備類別及亞洲/全球平均C);2024年EcoVadis評分獲得98分(前2%);2024年納入台灣ESG低碳50指數成分股;2025年Corporate Knights全球100大最具可持續發展公司的排名中位居第11位,顯示其在公司治理和永續發展方面的卓越成就。

    五、 未來發展

    • **未來成長動能**:
      • **全球產值佔比仍低**:這點被視為巨大的潛在成長空間,即便特定市場份額已達高峰,在全球範圍內仍有大幅成長的可能性。
      • **專注DMS/ODM模式**:持續受惠於客戶將代工訂單釋出,其無自有品牌、不與客戶競爭的模式使其能更廣泛地接單,確保業務的穩定增長。
      • **伺服器及雲端需求**:全球伺服器及雲端運算需求的持續增長,將帶動不斷電系統(UPS)的需求,這是旭隼核心產品的重要成長驅動力。

    市場影響與投資人注意重點分析

    本節將綜合分析旭隼科技的經營實績、競爭優勢與未來展望,並評估其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及投資人應關注的要點,同時區分利多與利空因素。

    分析與總結

    旭隼科技2025年上半年的財報展現了複雜但充滿潛力的格局。雖然營收年對年呈現小幅衰退,且核心營業利益率略有承壓,但淨利及每股盈餘的亮眼表現(25Q2年增16.5%,25H1年增17.5%)顯示公司具有透過業外收入來提振最終獲利的能力。這類業外收益往往包含金融投資收益、匯兌收益或資產處分收益等,其「可持續性」是散戶投資人務必深入研究的關鍵。如果業外收入是來自於一次性項目而非經常性業務活動,那麼單純的淨利潤增長可能會產生誤導,這就需要投資人進一步尋找更詳細的財報附註說明。

    從基本面來看,旭隼在DMS模式下的專業與效率是其核心競爭力。無自有品牌、不與客戶競爭的策略,讓其能夠與全球領先品牌建立深度且長期的合作關係,隨著這些品牌不斷將製造與設計訂單外包,旭隼將持續受益。其遍及全球的業務與高度分散的客戶群,有效分散了市場風險。此外,持續大量投入研發,並在高效率UPS、混合型逆變器、儲能系統及電動車充電樁等新領域取得技術領先,表明公司不僅專注於既有產品的升級,也在積極拓展未來成長領域。這些新興產品線有望為其提供長期成長的動能,降低對傳統UPS市場的依賴。

    股利政策方面,旭隼保持著高股利發放率和持續增長的每股盈餘,這對於長期價值投資者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高且穩定的現金股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投資下檔風險的緩衝。同時,其在公司治理和ESG方面的卓越表現,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也符合全球機構投資人對永續發展的重視,可能吸引更多ESG導向的資金。儘管其引用2012年的市場數據稍嫌陳舊,但公司強調「全球產值比重仍低」,暗示在巨大的未開發市場中,旭隼仍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未來趨勢預測

    • **短期趨勢預測**:
      • **正面因素**:2025年第二季的優異EPS和淨利增長,以及ROE的大幅提升,在短期內可能會提振市場信心,吸引資金關注。尤其是其季營收呈現築底回升的跡象 (Q2優於Q1),可能預示著未來營收表現會逐漸改善。
      • **潛在負面因素**:如果市場未能理解淨利增長主要來自業外收入(而非核心業務的強勁增長),或者業外收入被認定為不可持續,則投資者可能會在未來季度業外收益縮減時感到失望,導致股價回檔壓力。此外,營收和毛利率的年對年下滑仍需關注,這反映了核心業務可能面臨挑戰。
    • **長期趨勢預測**:
      • **成長潛力**:隨著全球對穩定電力供應(資料中心、伺服器)的需求增長,以及綠能儲能(太陽能逆變器、ESS)和電動車基礎設施(充電樁)的快速發展,旭隼所處的產業長期展望良好。公司積極佈局這些高成長領域,其產品線和技術領先地位有助於捕捉這些市場機遇。
      • **護城河**:專注DMS模式且無自有品牌的商業策略,有助於其與眾多品牌客戶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關係,形成相對穩固的市場地位,這在長期來看是一個有效的「護城河」。高水準的研發投入和高效的產出,也保障了其產品競爭力。
      • **估值與穩定性**:穩定的高股利政策和強勁的自由現金流將有助於維持公司股價的相對穩定性。隨著公司規模擴大和市場佔有率提升,可能會逐漸吸引更多追求穩健增長的機構投資人。
      • **風險因素**:長期來看,產業競爭加劇、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客戶採購意願、以及上游關鍵零組件供應鏈波動都可能對其造成影響。儘管文件提及了對手投入金額減少,但技術迭代速度仍需保持警惕。

    利多 (Bullish) 與 利空 (Bearish) 資訊整理

    根據文件中提供的內容,整理其對旭隼科技基本面的利多與利空資訊如下:

    • 利多因素:
      • **核心業務需求持續增長**:文件明確指出伺服器及雲端需求持續成長,這將直接增加不斷電系統 (UPS) 的需求,是公司核心業務的穩定成長驅動力。(參考:V. 未來發展 - 伺服器及雲端需求持續成長)。
      • **DMS模式有利業務拓展**:公司專注DMS/ODM模式,不與客戶競爭品牌市場。文件指出「隨著客戶逐步釋出代工訂單,旭隼科技可望受惠持續成長」,這為其業務帶來長期的穩定訂單來源。(參考:III. 競爭優勢 - 專注DMS模式;V. 未來發展 - 專注DMS/ODM模式)。
      • **強勁的研發投入與技術領先**:2024年投入研發費用約新台幣9億元,專業研發工程師多達600位。技術上已領先市場推出併網儲能型(Hybrid)太陽能逆變器、儲能系統、電動車充電樁與高功率密度UPS等,這代表其具備市場擴張和新產品盈利的能力。(參考:III. 競爭優勢 - 研發創新)。
      • **多元化的產品與客戶結構**:UPS產品料號達10,000種,Inverter達5,000種,業務遍及100個國家,訂單源自500個以上客戶,客戶分散有利於風險管控,提供穩定需求。(參考:III. 競爭優勢 - 市場導向)。
      • **強勁的獲利增長 (受益於業外)**:儘管營收下滑,2025年第二季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年對年仍顯著增長 (分別增長16.5%和2.41元),上半年稅後淨利也增長17.5%,主要得益於業外收益的大幅增加。高淨利與EPS是市場短期關注焦點。(參考:IV. 經營實績 - 損益表數據)。
      • **高效率資本運用與股東回報**:年化權益報酬率(ROE)高達65.1% (25Q2) 且過去十年平均為43%,以及高達85%以上的股利發放率,顯示公司營運效率高且樂於回報股東,有利於長期股東權益增長。(參考:IV. 經營實績 - 損益表、股利政策、公司治理)。
      • **卓越的公司治理與ESG表現**:被納入台灣ESG低碳50指數、CDP評級為B、EcoVadis評分高達98分、及全球可持續發展公司排名第11位,有助於吸引偏好ESG投資的機構法人資金。(參考:IV. 經營實績 - 公司治理)。
    • 利空因素:
      • **營收成長趨緩或下滑**:2025年第二季營收較去年同期下降12.3%,2025年上半年營收亦年減3.7%,這表明公司的主要營收面臨壓力,若營收持續未能恢復增長,將影響投資者的成長預期。(參考:IV. 經營實績 - 損益表數據)。
      • **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下滑**:2025年第二季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2.5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也下降3.1個百分點。上半年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均有所下滑,這表示公司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可能受到原物料成本上升、產品價格壓力或產品組合變化等因素的負面影響。(參考:IV. 經營實績 - 損益表數據)。
      • **業外收益的一次性風險**:儘管2025年上半年淨利表現優異,但其主要受惠於「業外收(支)」從負轉正並大幅增加,簡報中並未詳細說明這筆巨額業外收入的具體構成。若這類收入屬於一次性或不可持續,則未來季度的獲利可能會回歸核心業務表現,面臨壓力。(參考:IV. 經營實績 - 損益表數據,尤其是「業外收(支)」欄位)。
      • **過時的市場數據**:簡報中引用的全球UPS市場規模及市佔率數據源自2012年,已嚴重過時,無法提供當前市場的精確全貌及公司現時市佔率,可能導致投資人在評估市場潛力時出現資訊不足的困境。(參考:II. 產品及產業趨勢 - 全球UPS市場)。
      • **主要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儘管客戶分散達500多家,但2024年十大客戶佔比約40%。雖然這在DMS行業尚屬合理,但任何主要客戶訂單的波動仍可能對營收產生顯著影響。(參考:III. 競爭優勢 - 市場導向)。

    投資人 (特別是散戶) 可以注意的重點

    1. **深入了解業外收益來源**:這是本期財報最大的亮點同時也是最大的不確定性。散戶投資人務必關注公司後續補充資訊,或從完整財報的附註中找出業外收益的具體構成。判斷其是經常性收入 (例如利息、權利金收入、投資收益) 還是非經常性 (例如資產處分、大筆索賠獲利)。如果是一次性事件,需調降未來預期,以免高估公司未來獲利能力。
    2. **核心業務成長動能**:持續關注旭隼營收的季度環比 (QoQ) 和同比 (YoY) 增長是否能夠轉正並恢復穩健,尤其在排除了業外收益影響後,核心營業利益是否能止跌回升,這是衡量其長期競爭力的關鍵。毛利率的穩定性也值得注意,因為其反映了產品競爭力、成本控制和定價能力。
    3. **新產品線進展與貢獻**:關注公司在新佈局的領域,如儲能系統 (ESS) 與電動車充電樁等產品線的實際出貨量與營收貢獻。這些新領域是公司重要的長期增長點,其放量情況將決定旭隼的成長天花板。
    4. **競爭格局與全球經濟變化**:雖強調自身DMS優勢,但整體市場競爭仍可能加劇,同時全球經濟景氣榮枯也將直接影響企業資本支出和消費者電子產品需求,從而影響UPS與逆變器產品的需求。
    5. **股利政策與公司治理**:對於追求穩定現金流的投資者,旭隼一貫的高股利發放率和卓越的公司治理指標是吸引力所在。這表明管理層重視股東權益,且公司經營風險相對較低。

    總體而言,旭隼科技憑藉其在專業代工領域的深厚根基和前瞻性的研發投入,在中長期具有明確的成長潛力。短期則需特別留意營收和毛利率的表現,以及業外收入的構成和持續性。理性分析業績背後的驅動力,對於散戶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至關重要。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晶華酒店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4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所舉辦之『2025元大證券第二季投資論壇』,會中介紹公司之營運與財務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W飯店 110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10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花旗證券所舉辦之『Citi’s 2025 Taiwan Tech conference』,會中介紹公司之營運與財務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君悅酒店(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 HSBC 所舉辦之『HSBC Taiwan Conference 2025』,會中介紹公司之營運與財務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君悅酒店(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 BofA 所舉辦之『2025 Asia Tech Conference』,會中介紹公司之營運與財務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臺北遠東香格里拉 106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201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花旗證券所舉辦之『Citi’s 2025 Taiwan Corp Day』,會中介紹公司之營運與財務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君悅酒店(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 J.P. Morgan 所舉辦之『Taiwan CEO-CFO Conference』,會中介紹公司之營運與財務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台北晶華酒店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4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所舉辦之『2024年元大證券第四季投資論壇』,會中介紹公司之營運與財務狀況。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