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興(6146)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耕興(6146)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 日期
- 地點
- 採線上會議形式進行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櫃買中心與永豐金證券合辦之SinoPac x TPEx Taiwan Corporate Day 2025,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產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報告整體分析與總結
本報告闡述耕興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146)在第三方檢測驗證(TIC)產業的領先地位、營運策略、財務表現及未來成長動能。耕興自 2002 年掛牌以來,持續展現穩健的獲利能力,擁有高毛利率及營業淨利率,表現優於同業。該公司不僅在 4G/5G 與高階無線網通檢測領域長期居於全球第一,更積極佈局 AI、IoT、車用電子及衛星通訊等新興科技領域。
報告內容清晰地展示了耕興對於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能優化及新市場拓展的投入。特別是在 5G、Wi-Fi 6E/7 等最新無線通訊技術的檢測能力上,公司擁有顯著的先發優勢與大廠合作基礎。透過三班制運作及自研自動化測試軟體,耕興大幅提升了營運效率、縮短了測試週期,並增加了產能,進一步鞏固了其競爭優勢。此外,歐洲即將實施的 EN18031 資安檢測法規,以及 AI 眼鏡等新世代終端裝置的興起,都為耕興帶來了新的商機。
財務方面,儘管 2024 年營收與淨利較 2022-2023 年的高峰略有回落,但 2025 年上半年數據仍顯示其持續的獲利能力。公司強調其穩定的現金流量、零負債及嚴謹的投資紀律,確保了在市場波動時仍能維持營運並持續進行資本投資,為長期發展奠定基礎。零件部門從代理轉型研發製造,並在東莞設立自動化生產基地,則展現了公司業務多元化發展的潛力。
股票市場潛在影響
此份報告為耕興的股票市場帶來多重潛在影響,整體判斷為偏向 利多:
- 利多因素:
- 產業領導地位與技術壁壘: 耕興在 5G NR 及高階網通檢測領域的全球最高市佔率,以及獲得美國 FCC 發證多項全球第一張證書的實力,顯示其深厚的技術能力與對標準制定的影響力。這形成強大的競爭壁壘,使競爭者難以快速複製,有助於維持高毛利率和長期獲利能力。
- 新興市場佈局與高成長潛力: 公司積極切入 AI 眼鏡、AIoT、車用電子、衛星通訊等新興領域的檢測服務,這些領域皆具備巨大的成長潛力。例如,AI 眼鏡的 SAR 檢測複雜性及歐盟 EN18031 資安檢測的強制實施,都將創造大量檢測需求。
- 與國際大廠深度合作: 耕興與 Qualcomm、MediaTek、Broadcom 等晶片大廠及 Google、Meta 等國際品牌廠的長期合作關係,確保了公司能持續取得最新的檢測業務,並作為新產品上市的關鍵夥伴。
- 營運效率與產能提升: 導入三班制運作和自研自動化測試軟體,不僅大幅提升了檢測效率(縮短測試週期 2/3、報告時程 70%),減少人工作業錯誤及人力成本,更使單一場地產出提升 40%-70%,有效提升公司資本利用率與成本效益。
- 穩健的財務結構: 報告提及公司維持零負債、穩定的現金流量及嚴謹的投資紀律(三年回收制),這表示公司具備強大的財務韌性,能應對市場波動並支持未來擴張。
- 業務多元化發展: 零件部門從代理轉型研發製造,並在 2024 年中營運東莞自動化生產基地,取得多項專利,顯示公司正拓展新業務範疇,降低單一業務風險並創造新的成長點。
- 產業獎項與市場認可: 連續多年榮獲 Forbes Asia 肯定及 PTCRB Award of Excellence,突顯耕興在產業中的卓越表現與國際聲譽,有助於提升品牌價值與客戶信任。
- 利空因素:
- 短期獲利波動: 2024 年營收與淨利相較於 2022-2023 年的高峰略有下降,毛利率與淨利率亦有回落。這可能反映了短期市場需求或產業庫存調整,或新技術投入初期成本較高。投資人需關注這些指標後續的恢復情況。
未來趨勢判斷
- 短期趨勢 (未來 1-2 年):
- 耕興在短期內將受惠於多項產業升級與法規要求。CTIA OTA v8.0 的實施、歐盟 EN18031 資安檢測的強制執行(2025 年 8 月起),以及 2025 年第四季旗艦行動平台的推出,都將帶來明確且大量的檢測需求。
- 公司已完成 NTN 測試能力建置,並在 Wi-Fi 6E/7 等新標準認證上取得全球首發,這將確保其在技術變革初期能夠快速搶佔市場。
- 自研自動化測試軟體及三班制運作的效益將逐步顯現,有助於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與提升獲利。
- 2024 年的營收與淨利下滑可能為短期逆風,但從報告中積極佈局新技術和效率提升的策略來看,公司已準備迎接下一波成長。
- 長期趨勢 (未來 3-5 年以上):
- 長期而言,5G、Wi-Fi 7、AIoT、智慧車輛、AI 眼鏡及衛星通訊等技術的普及與深化應用,將為耕興提供廣闊的成長空間。這些領域對通訊、資安、電磁波等檢測的要求將越來越高且複雜。
- 耕興作為第三方檢測服務的龍頭,其技術領導地位、國際標準組織的影響力及與大廠的緊密合作關係,將使其持續從產業的長期發展中獲益。
- 零件部門從代理轉型研發製造,配合東莞新基地的營運,將開闢新的營收來源,實現業務多元化,為公司長期成長注入新動能。
- 鑑於檢測業務的高技術門檻與高資本投入,市場將持續呈現「大者恆大」的趨勢,耕興作為領導者,其市場壟斷效應將隨著時間推移而進一步鞏固。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 關注新興科技發展: 散戶應密切關注 5G、Wi-Fi 7、AI 眼鏡、AIoT、車聯網、衛星通訊等技術的市場發展和應用進度,這些是耕興未來營收成長的核心動能。
- 財務數據解讀: 雖然公司財務結構穩健,但仍需注意營收和獲利波動。應觀察 2025 年及後續季度數據,評估 2024 年的獲利下滑是否已觸底回升,並關注毛利率和營業淨利率是否能維持在高檔。
- 競爭優勢的持續性: 耕興的競爭優勢在於技術領先與高進入門檻。投資人應關注公司是否能持續在新的技術標準上取得領先,並維持與主要晶片廠及品牌廠的合作關係。
- 法規與標準變革: 留意新的國際法規(如歐盟 EN18031 資安檢測)的實施時程和對檢測服務需求的實際影響。這些法規是推動檢測業務成長的重要外部因素。
- 自動化與效率提升成果: 雖然公司已投入自動化測試軟體與三班制,但實際對成本節約與營收貢獻的具體效益仍需時間觀察。
- 新業務拓展風險與機會: 零件部門轉型研發製造是新的嘗試,應評估其新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及對整體營收獲利的貢獻。
- 中長期投資視野: 考慮到檢測產業的特性和公司在技術迭代中的佈局,耕興更適合採取中長期投資策略,而非短期交易。
- 報告發佈日期: 本報告的發佈日期是 2025-10-23,這是一個未來日期。這意味著報告內容可能包含對未來市場和公司表現的預測與展望。投資人在參考時應意識到預測的不確定性,並將其視為管理層對公司發展方向的指引。
條列式重點摘要
一. 產業趨勢與營運動態
- CTIA OTA 測試標準升級:
- CTIA OTA 測試計畫將從 V6.0.x 邁向 V8.0,預計於 2025 年 12 月實施。
- 新版本重點包括:新增 5G RedCap 測試、增加 CA/EN-DC 組合測試、擴展穿戴式產品類型測試、並優化流程以縮短週期。
- 判斷:利多。新標準的導入代表檢測需求升級與增加,耕興作為此領域的專業實驗室將直接受益。
- 非地面網路 (NTN) 快速發展:
- 隨著美國 FCC 通過 SCS (Supplemental Coverage from Space) 和歐盟 CE/RED 加速推進 NTN 頻段與裝置合規,NTN 正成為全球通訊焦點。
- 耕興已完成 NTN 測試能力建置,涵蓋頻譜一致性、干擾驗證、射頻性能與 CE/FCC 認證。
- 判斷:利多。NTN 是新興技術,耕興的早期佈局與能力建置將使其掌握先機,獲得新的檢測業務。
- AI 眼鏡與穿戴式裝置商機:
- 全球正興起「百鏡大戰」,AI 眼鏡成為新世代終端裝置焦點,Meta、Google、小米等大廠積極投入。
- AI 眼鏡天線設計接近人體,其 SAR(電磁波人體吸收率)測試異常複雜,產品設計需同時符合歐美嚴格法規。
- 耕興憑藉多年在手機、平板與穿戴式產品的 SAR 檢測經驗,已成為國際大廠首選的專業實驗室。
- 判斷:利多。AI 眼鏡的快速發展創造了高度複雜的 SAR 檢測需求,耕興的專業經驗使其在該領域具有強大競爭優勢。
- 歐盟 EN18031 資安檢測強制實施:
- 歐盟自 2025 年 8 月起強制實施 EN18031 資安檢測,涵蓋網路防護、個資隱私與金融交易安全等三大面向。
- 智慧型手機、AI 手機、高階網通設備(如 Wi-Fi 7 路由器)等均需進行相關資安測試。
- 判斷:利多。強制性法規的實施將直接催生大量資安檢測需求,耕興作為具備相關能力的實驗室將直接受益。
- 2025 年旗艦行動平台釋出:
- 2025 年第四季起,MediaTek「天璣 9500」與 Qualcomm「Snapdragon 8 Elite Gen 5」等兩大旗艦行動平台將由各大品牌採用。
- 判斷:利多。新旗艦平台的推出通常伴隨著新產品的上市潮,進而帶動大量的法規認證和性能測試需求。
二. 公司產業簡介 / 三. 產業競爭優勢
- 第三方檢測的重要性: 報告圖示說明了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強制性法規(如 CE/FCC/BSMI/NCC/KCC/CCC/SRRC)、效能性測試(如 CTIA OTA)、功能性測試(如 PTCRB/GCF)和 5G Field Trial 等多方面的第三方檢測需求。
- 各類 AI 終端裝置檢測項目與費用:
檢測類型 費用區間(新台幣) 備註 EMC 3 萬 ~ 50 萬 SAFETY 3 萬 ~ 50 萬 RF/SAR 20 萬 ~ 1000 萬 5G Advanced (Performance-OTA) 1000 萬 ~ 3000 萬 高單價項目 5G Advanced (Conformance-FTA) 1000 萬 ~ 3000 萬 高單價項目 5G Advanced (Field Trial) 1000 萬 ~ 3000 萬 高單價項目 無線 IA 3 萬 ~ 200 萬 資安 50 萬 ~ 60 萬 有線 IA 3 萬 ~ 30 萬
- 針對手機、平板電腦、筆電、網通、眼鏡、穿戴式裝置、相機攝影機、無人機、PC、伺服器等設備,需進行多項檢測。
- 5G Advanced 相關檢測(Performance-OTA, Conformance-FTA, Field Trial)的費用最高,達 1000 萬至 3000 萬新台幣。
- 判斷:利多。高單價檢測項目顯示公司服務具備高附加價值,尤其 5G Advanced 檢測的高費用將顯著貢獻營收。
- 4G/5G、高階網通檢測長期市佔全球第一:
- 行動通訊 (4G LTE/5G) 在美國 FCC 發證全球市佔:2014-2018 年連續 5 年第一,2020-2024 年連續 5 年第一。
- 高階網通 (Wi-Fi 5/6/6E/7/6SD) 在美國 FCC 發證全球市佔:從 2016 年 Wi-Fi 6/802.11ac 起連續 9 年第一。
- 主要客戶群涵蓋 Google、Meta、Amazon、Microsoft 等國際大廠,產品涵蓋手機、筆電、平板、VR/AR/MR/XR 眼鏡、車用電子、伺服器等。
- 競爭優勢:技術領導地位、大廠指定合作、高技術門檻、標準制定影響力、穩定的營收來源及市場壟斷效應。
- 判斷:利多。穩固的市場領導地位和與大客戶的長期合作,確保了公司在核心業務上的持續獲利能力和成長。
- 新規產品與 FCC 首發認證:
- 耕興在 Wi-Fi 6E (6GHz 新技術) 領域領先,於 2020 年協助 Broadcom 和 ASUS 取得全球首張 Wi-Fi 6E 無線模組及高階路由器 FCC 證書。
- 2024 年 2 月,協助 Tarana 取得 AFC (Automatic Frequency Coordination) 新規室外 FWA 路由器 FCC 證書,並協助 Broadcom 取得 Wi-Fi 7 6SD 室內用路由器 FCC 證書,均為全球首發。
- 與 Qualcomm、MTK、Broadcom 等晶片大廠長期合作,持續在檢測技術研發上保持領先。
- 新標準技術產品檢測因難度高,同業難以快速複製,帶來獨佔優勢與大客戶倚賴,增加高單價案件測試量。
- 判斷:利多。在關鍵新技術標準上取得全球首發認證,突顯耕興的技術領先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將帶來高附加價值的獨佔業務。
- 長期導入三班制運作:
- 自 2007 年起推動生產部門三班制作業。
- 效益:縮短設備折舊月份 2/3、縮短測試週期 2/3、產能增加兩倍以上。
- 判斷:利多。提升資產利用效率、降低單位成本、增加整體產能,直接有助於提升公司獲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 積極擴增軟體測試檢驗項目:
- 歐盟 RED 指令 EN 18031 – 1/2/3 授權法案將於 2025 年 8 月 1 日強制執行,涵蓋網路保護、個人數據與隱私保護、防止欺詐。
- 受規範產品包括閘道、相機、智慧手錶、VR、智慧音箱、穿戴無線電設備、數位錢包、在線支付、平板電腦等。
- 公司正建構大規模軟體檢測團隊,提供 CEH、OSCP、ISO 17025、CISSP 等認證的報告簽署服務,並持續強化一站式統包服務。
- 判斷:利多。響應新法規需求,拓展軟體檢測業務,增加服務範疇和市場機會,尤其是高階資安認證服務。
- 長期導入自研開發自動化測試軟體:
-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導入 AI 測試,自研自動化測試軟體。
- 效益:建立高階法規檢測技術門檻,難以複製;減少人工作業錯誤;減少人力資源損耗 10-15%;新人訓練時程從 3 個月縮短至 3 週;整體案件時程加速產出 20-40%;單一場地產出提升 40-70%;製作報告時程縮短 70%。
- 軟體研發團隊持續擴增至 50 人規模。
- 判斷:利多。自動化和 AI 導入顯著提升營運效率、降低成本、縮短週期,並建立技術壁壘,對長期獲利和競爭力有巨大助益。
- 國際標準組織擔任主席:
- Graham Harvey (耕興人員) 現擔任 PTCRB 主席,耕興長期在 5G 行動通訊產業標準建立上具備關鍵影響力。
- 獲得歐美日韓各國電信業者、國際晶片大廠、行動終端品牌廠、儀器設備商、認證單位等專業領域認可。
- 判斷:利多。參與標準制定確保公司對產業脈動的掌握,並強化其在產業內的影響力與權威性,有助於業務拓展和品牌聲譽。
- 新產業檢測佈局:
- 衛星接收測試:Geo (地球同步軌道) 中高軌衛星類型 - 衛星手機測試、FTA/OTA 針對 CTIA NB IoT-NTN 執行測試。
- 車用電子檢測:涵蓋 EMI (1Hz~6GHz)、EMS (10Hz~6GHz) 多種測試方法,以及電性能測試。耕興具備涵蓋歐美日車系原廠的測試能力。
- 判斷:利多。拓展高成長、高門檻的新興產業檢測領域,為公司開闢新的藍海市場。
- 零件部門從代理轉型研發&製造:
- 東莞自動化生產基地預計 2024 年 6-7 月開始營運,已取得多項多國產品專利。
- 專利產品包括抗噪高效率電感、防短路結構電感、抗電磁污染設計、高散熱電感陣列、TLVR 強化焊錫性結構、整合型組裝式 TLVR 電感原理。
- 自動化生產及檢驗確保製造品質。
- 判斷:利多。業務多元化,從服務轉向高階零件的研發製造,增加營收來源和獲利模式,並有助於深化在電子產業的佈局。
四. 財務分析與投資管理
近 10 年度營收與獲利表現
項目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1H 營業收入 (億) 31.57 28.31 30.30 29.97 29.85 35.14 43.21 50.15 48.32 45.55 22.30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 (億) 7.41 6.88 7.04 7.00 6.71 7.41 10.68 15.38 14.58 12.90 5.49 營業毛利率 (%) 48.60% 48.92% 47.03% 45.37% 45.95% 44.80% 50.03% 54.99% 53.28% 50.21% 45.68% 營業淨利率 (%) 29.93% 31.46% 28.42% 28.44% 27.86% 28.89% 33.23% 36.49% 36.68% 33.44% 32.00%
- 營業收入趨勢: 營業收入在 2019 年至 2022 年間呈現顯著成長,從 29.85 億成長至 50.15 億。隨後在 2023 年(48.32 億)和 2024 年(45.55 億)略有回落。2025 年上半年已達 22.30 億,若按此趨勢推算全年,預期 2025 年營收將與 2024 年大致持平或略有增長。
- 稅後淨利趨勢: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與營收趨勢相似,在 2019 年至 2022 年間從 6.71 億成長至 15.38 億。2023 年(14.58 億)和 2024 年(12.90 億)亦呈小幅下滑。2025 年上半年為 5.49 億。
- 毛利率與淨利率趨勢: 營業毛利率在 2020 年達到最低點 44.80% 後,於 2022 年攀升至 54.99% 的高峰,隨後在 2023 年(53.28%)和 2024 年(50.21%)有所回落,2025 年上半年為 45.68%。營業淨利率在 2019 年為最低點 27.86%,隨後在 2023 年達到 36.68% 的高峰,2024 年回落至 33.44%,2025 年上半年為 32.00%。毛利率和淨利率的波動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與營運效率上有所挑戰,但仍維持在高位。
- 判斷:中性偏多。儘管 2024 年營收與淨利略有下滑,且 2025 年上半年毛利率和淨利率也較高峰回落,但整體而言,公司長期獲利能力穩定且維持高毛利率和淨利率。短期波動可能是產業調整,長期成長動能仍在。
近 10 年 EPS 及股利分配
項目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1H EPS 8.50 7.65 7.71 7.58 7.27 8.03 11.01 15.09 14.32 12.66 5.39 現金股利 6.0 6.1 6.1 6.2 6.0 6.3 9.0 11.0 10.5 10.1 股票股利 0.1 0.1 0.1 0.0 0.0 0.5 0.0 0.5 0.0 0.0
- EPS 趨勢: 每股盈餘 (EPS) 在 2019 年為 7.27 元,隨後強勁成長至 2022 年的 15.09 元高峰。2023 年略降至 14.32 元,2024 年再降至 12.66 元。2025 年上半年 EPS 為 5.39 元,若按此趨勢推算全年,預期 2025 年 EPS 將較 2024 年有所回升,但仍低於 2022-2023 年高峰。
- 股利分配: 現金股利呈現穩健或成長趨勢,從 2015 年的 6.0 元穩定增長至 2022 年的 11.0 元,隨後在 2023 年(10.5 元)和 2024 年(10.1 元)略有下降。股票股利發放較少,僅在部分年份有少量發放。
- 判斷:中性偏多。EPS 在經歷高速成長後有所回落,但長期仍維持在高水準,且現金股利發放相對穩健,顯示公司獲利能力與股東回饋的穩定性。
耕興長期獲利之說明
- 投資紀律: 集中資源於高價值領域(4G、5G、高階無線網通),實行三年回收投資制度,確保資本投資的報酬率與回收率,創造穩定持續獲利。
- 成本控管: 奉行「指甲長了就要剪」的文化,強調嚴格的成本控制。
- 維持零負債: 良好的財務狀況,無負債風險。
- 穩定的現金流量: 應收帳款收款正常,具穩定現金流入。大規模投資後,後續年度僅需維護及升級費用,確保市場低迷時期營運穩定並持續資本投資,以維持長期獲利能力。
- 判斷:利多。上述因素均為公司長期穩定獲利與抗風險能力的核心支柱,顯示穩健的經營管理策略。
2025 1H 區域營收占比
區域/部門 營收占比 耕興 67% 浩興 14% 零件 12% 美國 4% 全球 3%
- 主體公司貢獻最大: 耕興本身貢獻了 67% 的營收,顯示其核心業務仍為主要驅動力。
- 子公司與新業務貢獻: 浩興(可能為子公司)貢獻 14%,零件部門貢獻 12%,顯示業務多元化已初具規模。
- 全球與美國市場: 全球其他地區貢獻 3%,美國市場貢獻 4%,顯示其國際化佈局仍有拓展空間,但也可能代表其國際業務主要透過耕興主體營收呈現。
- 判斷:利多。營收來源相對集中於主體公司,但子公司與新業務(零件)已具備一定規模,顯示公司多元化策略的初步成效。
五. AI 檢測新商機
- AI NEXT 應用領域:
- 智慧運算與機器人:5G 智慧機器人控制平台、無線連網嵌入式運算模組、智能控制與視覺辨識系統。
- 次世代科技:5G IoT 智能通信模組、融合式無線網路解決方案、邊緣運算及多網融合設備。
- 未來移動:5G 車載連線系統、智慧交通無線通訊平台、車用多網融合通訊模組。
- 應用案例:
- 大阪 2025 萬國博覽會:AI 智能手環、人形機器人、AI 行李箱導覽系統、車聯網與 AI 駕駛助理。
- 具體應用場景:智慧眼鏡、家庭照護(機器寵物)、智慧倉儲(搬運機器人)、醫療(手持式眼底照相機)、智慧工廠(智慧感測節點)。
- 無線連接標準: 涵蓋 2.4GHz 專有協定、NFC/RFID、藍牙低功耗、藍牙 Mesh、Zigbee、802.15.4 專有協定、LoRa、濾波器、巴倫、WIFI modem。
- 判斷:利多。AI 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創造大量檢測需求,耕興在這些新興應用領域的佈局,將使其抓住新一波的成長機會。
六. 歷年得獎紀錄
- 2023 Forbes Asia's 200 Best Under Billion Publicly Listed Company。
- 第 4 屆台灣中堅企業獎。
- PTCRB Award of Excellence (2015-2023 連續 9 年獲得,過去 10 年間第 9 次獲獎)。
- 2023 台灣最佳經營典範 100 家公司。
- 2023 台灣大型企業排名 Top 5000 - 產品測試服務業第一名。
- 判斷:利多。眾多獎項和排名證明了耕興卓越的營運績效、技術實力、行業影響力及良好治理,有助於提升公司聲譽和投資者信心。
報告總結與投資人建議
這份報告全面展示了耕興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檢測驗證領域的佼佼者,尤其在 5G、高階無線通訊及新興 AI 相關技術檢測方面具有顯著的全球領先地位。公司透過前瞻性佈局、技術研發、營運效率提升(如三班制與自動化測試)、以及與國際大廠的緊密合作,成功構築了高技術壁壘,確保了其長期競爭優勢。
儘管 2024 年的財務數據略有波動,但公司穩健的財務結構(零負債、穩定現金流)和嚴謹的投資紀律,為其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展望未來,隨著 CTIA OTA v8.0、歐盟 EN18031 資安檢測等新法規的強制實施,以及 AI 眼鏡、AIoT、車用電子、衛星通訊等新興科技的快速發展,預期耕興將迎來新一波的業務增長。零件部門從代理轉型研發製造,也將為公司帶來新的營收動能和業務多元化。因此,整體判斷本報告內容為 利多。
對於投資人,特別是散戶而言,應將耕興視為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的標的。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公司在新興技術領域的業務拓展成果,以及自動化和效率提升對毛利率和淨利率的實際貢獻。雖然 2024 年的財務數字略有挑戰,但其在 2025 年上半年展現的持續獲利能力,以及公司在關鍵技術上的不斷投入,都預示著其未來的成長機會。建議投資人以中長期視野看待耕興的發展,並關注其在法規變革和新科技浪潮中的市場佔有率和獲利表現。同時,需注意本報告的發佈日期為未來時點,部分內容可能為前瞻性預測,應謹慎評估其不確定性。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 日期
- 地點
-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與IR Trust舉辦之「2025關稅重構與全球產業投資新機遇主題式論壇」,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產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群益金鼎證券(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56號)11樓會議室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群益金鼎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產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新加坡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IR Trust舉辦之新加坡NDR行程,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產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南港展覽館一館6樓609.610會議室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辦之「臺灣智慧科技島主題式業績展望會-COMPUTEX群雄競起 證交所精選25」,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產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2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與IR Trust舉辦之「2025世界新經濟秩序趨勢」論壇,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產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花園大酒店2樓國際廳(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1號2樓)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櫃買中心舉辦之「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產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台北市民生東路四段54號(4樓大會議室)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華南永昌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產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TWSE網站直播串流連結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
- 日期
- 地點
- 元富證券(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09號一樓會議室)
- 相關說明
- 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富證券舉辦之「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說明本公司產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 公司提供的連結
-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 PDF簡報
- 公開資訊觀測站簡報連結
- 直播或串流
- 公司未提供
- 文件報告
- 公司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