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華(2707)法說會日期、內容、AI重點整理

晶華(2707)法說會日期、直播、報告分析

公開資訊觀測站資訊

日期
地點
Webex線上會議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第一金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本站AI重點整理分析

以下內容由AI生成: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股票代碼:2707)於2025年9月18日發佈的法人說明會報告,展現了公司在疫後環境下的強勁復甦動能與積極的未來發展策略。本報告整體而言,為投資人提供了一個充滿成長潛力的展望,但也點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財務指標變化。以下將從多個面向深入分析報告內容,提供整體觀點、市場影響、趨勢判斷與投資人注意事項。

整體分析與總結

對報告的整體觀點

本報告描繪了一個高度多元化且積極擴張的國際酒店集團。晶華國際酒店集團不僅在台灣本土市場深耕,更透過麗晶(Regent)品牌進行全球佈局,並透過捷絲旅(Just Sleep)等品牌拓展海外市場。公司在經歷COVID-19疫情衝擊後,展現了強勁的營收復甦能力,並透過多樣化的營銷策略、跨界合作及ESG實踐,不斷提升品牌價值與市場競爭力。儘管營收表現亮眼,部分獲利能力指標在最新季度出現小幅下滑,顯示成本控制或非營業支出管理可能面臨挑戰。

對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的股票(2707)在市場上可能因本報告呈現的以下因素受到影響:

  • 利多影響: 顯著的營收復甦、多元的品牌組合與海內外擴張計畫、新據點的成功營運(如北投晶泉丰旅)、優於同業的獲利能力比較、以及強大的品牌知名度和成功的行銷策略,都可能吸引投資人的目光,推動股價上漲。特別是國際觀光客的回流,將進一步支撐其核心業務。ESG的實踐和多項獎項的肯定,也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和長期價值。
  • 利空影響: 儘管營收創高,但2025年第二季的稅後淨利率、EBITDA利潤率以及每股盈餘出現小幅下滑,這可能引發投資人對獲利品質和成本結構的擔憂。此外,捷絲旅品牌住房率的持續低迷,以及營收對單一旗艦店(台北晶華)的較高依賴,也可能被視為潛在風險,對股價造成短期壓力。

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 短期趨勢: 預期受惠於國際觀光客的持續回流、國內旅遊需求穩健以及新酒店(如北投晶泉丰旅)的完整營運貢獻,公司營收將維持成長。F&B餐飲與麗晶精品(奢侈品零售)等非客房收入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然而,若毛利率和淨利率的下滑趨勢持續,短期內可能對獲利能力構成挑戰。公司將持續透過各類節慶行銷和旅展促銷活動,刺激淡季需求。
  • 長期趨勢: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的國際化擴張策略(麗晶品牌於全球主要城市的新據點,以及捷絲旅於日本的佈局)將成為長期成長的重要引擎。多元品牌策略有助於分散市場風險並滿足不同客群需求。ESG的深度整合與長期承諾,也將有助於提升品牌韌性,符合全球永續發展潮流,吸引更多注重企業社會責任的投資者。長期來看,公司具備良好的成長潛力,但需密切關注海外市場的發展速度與獲利貢獻。

投資人(特別是散戶)應注意的重點

  1. 關注獲利能力指標: 散戶不應僅看營收成長,更需深入分析稅後淨利率、EBITDA利潤率、每股盈餘等獲利能力指標的趨勢。若營收成長而利潤率持續下滑,可能意味著成本壓力或經營效率問題。
  2. 客源結構與國際觀光復甦: 密切關注台灣國際觀光客的實際回流速度和主要客源市場的動態,這將直接影響客房平均房價(ADR)和住房率。
  3. 新酒店與海外佈局效益: 追蹤開發中及新開幕酒店(特別是海外捷絲旅大阪、未來麗晶品牌京都/吉隆坡等)的營運表現與獲利貢獻,評估其對集團整體業績的增長潛力。
  4. 品牌營運表現差異: 留意各品牌之間的營運差異,例如捷絲旅住房率的低迷,可能需要公司提出具體的改善措施。
  5. 非客房收入的穩定性: 評估餐飲、精品零售等非客房收入的成長潛力及穩定性,這些多元化收入來源有助於分散風險。
  6. 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風險: 旅遊產業易受宏觀經濟景氣、匯率變動及地緣政治事件的影響,投資人應綜合考量這些外部因素。

利多與利空判斷整理

根據報告內容,以下條列整理判斷資訊屬於利多或利空:

利多 (Positive Factors):

  • 強勁營收復甦與成長: 2025年第二季營業收入達3,435佰萬元,創下新高,顯示疫後業務顯著復甦。
  • 多元品牌策略與擴張: 旗下擁有多元品牌(Regent、Silks Place、Just Sleep等),並持續拓展海內外據點,包括開發中的5間酒店及多個麗晶品牌全球新據點。
  • 國際化佈局: 捷絲旅海外拓展至日本大阪,麗晶品牌亦有京都、吉隆坡、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際管道專案,顯示其國際市場潛力。
  • 新據點表現亮眼: 北投晶泉丰旅試營運首月住房率達80%,並預計年底前住房率達7成,營運表現強勁。
  • 客源結構多元化與國際客回流: 疫後國內客源仍為主力,同時日本、美加等國際客源顯著回流並持續成長,客源結構更為健康。
  • 餐飲及精品零售業務表現優異: 餐飲部門營業利益率穩定成長,麗晶精品營業利益率持續維持高位且成長,顯示非客房收入貢獻豐厚。
  • 強大的品牌聲譽與獎項肯定: 獲得多項全球及地區性獎項,尤其在永續發展與餐飲領域,提升品牌形象與吸引力。
  • 策略性合作與創新行銷: 與新光人壽合作、名人主廚合作餐會、韓國流行主題甜點快閃、與三星電子跨界合作等,有效提升品牌曝光與營收。
  • 政府標案與大型活動承接: 成功協調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住宿服務,確保大型活動期間的穩定營收。
  • 獲利能力優於同業: 2025年第二季財報顯示,晶華在營收、淨利、每股盈餘、ROE及ROA等多項指標均優於多數觀光旅館同業。
  • 現金股利穩定性高: 報告中提及「現金股利極大化,提供股東長期穩定的投資報酬」,結合健康的ROE/ROA,對股東具有吸引力。

利空 (Negative Factors):

  • 近期淨利潤率與EBITDA利潤率下滑: 儘管營收成長,但2025年第二季稅後淨利率(20.67%)及EBITDA利潤率(30.64%)均較2024年第二季和2023年第二季有所下降,顯示成本或非營業費用可能增加,壓縮了利潤空間。
  • 每股盈餘與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小幅下滑: 2025年第二季每股盈餘(5.60元)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714佰萬元)均較前一期略有下降,與淨利潤率下滑趨勢一致。
  • 部分品牌住房率表現不佳: 捷絲旅的住房率從2019年第二季的54.58%持續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的22.86%,為所有品牌中最低且持續下滑,顯示該品牌面臨經營挑戰。
  • 營收過度集中於Regent Taipei: Regent Taipei的營收佔集團總營收近68%,雖然其表現優異,但也意味著集團業績對單一旗艦店的依賴性較高,潛在風險相對較大。
  • 客房部門營業利益率略微下降: 儘管客房部門營業利益率已從低谷大幅反彈,但從2023年第二季的32.4%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的23.0%,顯示客房業務的單位獲利能力可能受到壓力。

條列式重點摘要

公司概況

  • 歷史沿革與品牌發展:
    • 1990年台北晶華酒店開幕,晶華麗晶酒店成立,並於1998年在台灣股票交易市場上市。
    • 2004年起開拓館外餐飲事業,如故宮晶華。
    • 2010年併購麗晶品牌,將英文識別名改為Regent Hotels Group (RHG)。
    • 持續推出新品牌,包括2009年的晶英及捷絲旅,2016年的晶泉丰旅,以及2021年創立的晶英薈旅。
    • 2018年與洲際酒店集團(IHG)合作拓展麗晶品牌,並將公司名稱改為Silks Hotel Group,負責台北晶華、晶英系列及捷絲旅的拓展。
    • 2023年第一間海外捷絲旅進軍日本大阪心齋橋。
  • 品牌理念與定位:
    • 劃分為「國際五星」(Regent)、 「文化精品」(Silks Place、Silks Club、Wellspring by Silks、Silks X)及「在地精品」(Just Sleep)三大品牌系列,以滿足不同客群需求。
  • 目前據點與開發中酒店:
    • 目前共經營15間酒店,擁有2,444間客房。
    • 開發中酒店共計5間,將新增430間客房,包括日本大阪(2029年)、新北市(2027年)、宜蘭(2028年)及屏東(2028年)等地。
    • 麗晶品牌在全球亦有多處新據點正在開發中,包括京都(2025年)、吉隆坡(2025年)、沙烏地阿拉伯(2025年)、三亞(2026年)及利雅德(2027年)。
  • 新開幕酒店亮點:
    • 北投晶泉丰旅於2024年9月正式開幕營運,擁有100間客房和19間湯屋,並配備2間餐廳及多功能廳等設施。
    • 媒體報導北投晶泉丰旅試營運首月獲利,住房率高達80%,預計年底前可達7成,房價估可突破新台幣萬元,客房與餐飲營收比約為6:4。

營運及財務概況

  • 集團客房收入與住房率趨勢(2019年Q2至2025年Q2):
    • 集團客房收入從2019年Q2的959佰萬元,於2022年Q2降至719佰萬元後,強勁復甦至2023年Q2的1,105佰萬元,2025年Q2達到1,071佰萬元。
    • 麗晶台北(Regent Taipei)住房率自2019年Q2的85.75%下滑至2022年Q2的69.13%,其後逐步回升至2025年Q2的77.61%。
    • 台南晶英(Silks Place Tainan)住房率從80.17%回升至2025年Q2的79.40%,接近疫前水準。
    • 太魯閣晶英(Silks Place Taroko)住房率從76.24%回升至2025年Q2的77.63%,甚至超越疫前水準。
    • 晶泉丰旅(Well Spring Resort By Silks)住房率從63.94%回升至2025年Q2的65.88%,基本恢復疫前水準。
    • 捷絲旅(Just Sleep)住房率則呈現持續下滑趨勢,從2019年Q2的54.58%降至2022年Q2的34.91%,並在2025年Q2進一步跌至22.86%,表現相對疲軟。
  • 台北晶華客源比例變化(2019年Q2至2025年Q2):
    • 2019年Q2時,日本客源佔比最高(41.3%),台灣客源佔17.7%。
    • 疫情期間(2021年Q2),台灣客源佔比大幅上升至96.4%。
    • 隨著國境開放,客源結構逐漸恢復多元化,2025年Q2台灣客源佔30.0%,日本客源回升至25.6%,美加客源達15.3%,顯示國際觀光客強勁回流。
  • 集團總營收構成(2025年上半年):
    • 2025年上半年總營收達新台幣3,434,911仟元。
    • 其中,台北晶華(Regent Taipei)貢獻最大,佔67.97%(2,334,532仟元)。
    • 台南晶英佔11.91%,捷絲旅佔6.39%,晶泉丰旅佔6.29%,太魯閣晶英佔2.95%。
  • 台北晶華營收細項(2025年上半年):
    • 台北晶華總營收為新台幣2,334,532仟元。
    • F&B餐飲收入佔40.45%(944,362仟元),為最大貢獻來源。
    • 客房收入佔23.17%(540,984仟元)。
    • 麗晶精品(Regent Galleria)佔14.56%,宴會餐飲(Function Dining)佔13.61%。
  • 各季營業收入及毛利比較(2019年Q2至2025年Q2):
    • 營業收入自2022年Q2的2,463佰萬元低點,持續反彈至2025年Q2的3,435佰萬元,創下新高。
    • 毛利從2022年Q2的736佰萬元回升至2025年Q2的1,134佰萬元,但低於2023年Q2的1,238佰萬元峰值。
    • 毛利率在2023年Q2達到37.10%的峰值,2025年Q2略降至33.01%。
  • 各季部門營業利益率走勢(2021年Q2至2025年Q2):
    • 集團合計營業利益率從2021年Q2的11.0%大幅提升至2025年Q2的25.5%。
    • 餐飲部門營業利益率持續穩定成長,從2021年Q2的7.5%上升至2025年Q2的18.2%,表現強勁。
    • 客房部門營業利益率雖從2021年Q2的0.3%大幅反彈至2023年Q2的32.4%,但隨後兩年略有下滑,2025年Q2為23.0%。
    • 麗晶精品營業利益率持續維持高檔且穩定成長,從2021年Q2的52.4%上升至2025年Q2的64.8%,為最賺錢的部門。
  • 各季稅後淨利及EBITDA(2019年Q2至2025年Q2):
    • 稅後淨利從2022年Q2的390佰萬元低點回升,2025年Q2為710佰萬元,但較2023年Q2(760佰萬元)和2024年Q2(728佰萬元)略有下降。
    • EBITDA從2022年Q2的676佰萬元回升至2025年Q2的1,053佰萬元,但略低於2023年Q2的1,114佰萬元峰值。
    • 稅後淨利率自2023年Q2的22.77%上升至2024年Q2的23.23%,但2025年Q2顯著下滑至20.67%。
    • EBITDA利潤率自2024年Q2的33.60%下滑至2025年Q2的30.64%。
  • 各季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與每股盈餘(2019年Q2至2025年Q2):
    • 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從2022年Q2的340佰萬元回升至2025年Q2的714佰萬元,但較2024年Q2的720佰萬元略有下降。
    • 每股盈餘(EPS)從2022年Q2的2.67元回升至2025年Q2的5.60元,但較2024年Q2的5.65元略有下降。
  • 獲利能力指標(2019年Q2至2025年Q2):
    • 營業利益率在2023年Q2達27.51%峰值,2025年Q2為25.51%。
    • 稅後淨利率在2024年Q2達23.23%峰值,2025年Q2降至20.67%。
    •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從2022年Q2的8.53%回升至2025年Q2的17.07%。
    • 資產報酬率(ROA)從2022年Q2的3.80%回升至2025年Q2的7.36%。
  • 2025年第二季觀光旅館獲利能力比較:
    • 與同業相比,晶華(Silks)在營業收入、稅後損益、每股盈餘、資產報酬率和股東權益報酬率等多項關鍵指標上,均展現出顯著的領先優勢,其營業收入(3,434,911仟元)和稅後淨利(709,887仟元)遠超同業。

企業永續與落實ESG

  •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積極投入企業永續發展,獲得多項全球及地區性獎項,包括EarthCheck認證(Bronze/Silver Certified 2024)、Taiwan's Best MICE Hotel、SPA Best Luxury Spa in Taiwan、Forbes Travel Guide推薦、HR Asia最佳僱主獎、以及2024台灣企業永續獎的肯定。
  • 獲得臺北市觀光傳播局「2024第一屆臺北永續旅宿金獎」多個獎項,包括台北晶華酒店與捷絲旅台北西門館獲得觀光旅館業及一般旅館類金獎。
  • 實踐綠色營運,例如台北晶華酒店推動「永續餐桌計畫」,減少廚餘、選用友善雞蛋,並推動「盛食計畫」將NG食材轉化為美味佳餚。捷絲旅台北西門館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並推出「台北夜綠宿」專案鼓勵環保。

業務發展與行銷策略

  • 麗晶精品策略: 透過策展式活動驅動精品購物與餐飲流量,包括「星級美食獵遊」及引進全球知名精品品牌(如IM MEN 三宅一生男裝海外首店、Rolex)和在地工藝品牌。
  • 餐飲創新與國際合作:
    • 晶華軒榮獲OAD 2025亞洲88大餐廳及Tatler Hong Kong年度餐廳等殊榮,持續推出季節性特色菜餚。
    • 舉辦高規格國際主廚客座活動,如日本米其林三星「茶禪華」主廚川田智也,韓國米其林三星「Mingles」主廚姜珉九,提升品牌國際餐飲形象。
    • 推廣台灣特色美食至國際,如香港麗晶酒店限時供應台北晶華冠軍牛肉麵。
  • 零售與快閃店(Pop-up Store)成功案例:
    • 韓國流行(K-Wave)主題甜點(草莓蛋糕)銷售量超過11,000個,情人節週末平均每日銷售600個,顯示其營運效率及市場反應熱烈。
    • 引進韓國人氣烘焙品牌,如「The Truffle Bakery」的可頌塔及吐司磚脆餅,以及「KITCHEN205」的草莓蛋糕等快閃活動,有效吸引客流。
  • 策略性爭取政府標案與活動合作:
    • 成功協調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賽務團隊人員住宿服務,整合雙北共8家酒店。
    • 與地方政府及國際品牌合作,如臺北市觀光傳播局、COMPUTEX等大型活動,確保酒店在重大國際活動期間的穩定客源。
    • 利用觀光展覽機會,如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搭配故宮晶華的餐飲服務,創造商機。
  • 旅遊展與促銷活動:
    • 積極參與台北國際夏季旅展,提供低至29折的住宿與餐券優惠,並推出「湯泡飯」等創新組合,以刺激淡季需求並提升營收。
    • 針對淡季推出烤鴨宴、檸檬鍋等特色餐飲促銷,並規劃一泊二食專案,以活絡市場。

數字、圖表與表格的主要趨勢

集團客房收入及住房率走勢 (第13頁)

此圖表呈現了2019年Q2至2025年Q2集團客房收入及主要品牌住房率的變化趨勢。

  • 客房收入(藍色長條): 顯示從疫情低點的2022年Q2(719佰萬元)強勁復甦,2023年Q2達到1,105佰萬元,而2025年Q2則為1,071佰萬元,雖略低於2023年Q2峰值,但整體仍呈現健康的反彈態勢。這反映了疫後旅遊市場的回暖,直接提振了公司的核心營收。
  • 住房率(各色線條):
    • Regent Taipei(紅色線): 疫情期間住房率有所下滑,但已從2022年Q2的69.13%回升至2025年Q2的77.61%,顯示旗艦品牌客源穩定且正在復甦。
    • Silks Place Tainan(黃色線): 表現尤為突出,住房率從2019年Q2的80.17%小幅下滑後,於2025年Q2已回升至79.40%,幾乎恢復甚至超越疫前水準,顯示其在疫情期間的韌性及疫後恢復的潛力。
    • Silks Place Taroko(綠色線): 住房率自2019年Q2的76.24%小幅下降至2022年Q2的52.04%,隨後強勁反彈至2025年Q2的77.63%,略高於疫前水平,顯示其度假酒店性質在疫後受歡迎。
    • Well Spring Resort By Silks(橙色線): 住房率從2019年Q2的63.94%下降至2022年Q2的47.49%,後於2025年Q2回升至65.88%,基本恢復至疫前水準。
    • Just Sleep(淺藍色線): 這是唯一呈現持續下滑趨勢的品牌,住房率從2019年Q2的54.58%一路下降至2025年Q2的22.86%,顯示該平價品牌可能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或策略調整需求。

台北晶華客源比例 (第14頁)

這組圓餅圖展示了2019年Q2至2025年Q2台北晶華酒店客源結構的顯著變化。

  • 疫情前的客源結構(2019年Q2): 主要依賴國際旅客,日本客源佔比高達41.3%,台灣本土客源僅佔17.7%。美加及港澳亦有較大貢獻。
  • 疫情期間(2021年Q2): 由於邊境管制,台灣客源佔比暴增至96.4%,國際客源幾乎歸零,凸顯了疫情對國際觀光業務的巨大衝擊。
  • 疫後復甦與多元化(2022年Q2至2025年Q2):
    • 台灣客源佔比逐漸下降,從2022年Q2的91.8%降至2025年Q2的30.0%。
    • 國際客源逐步回流並多元化。日本客源從疫情低點回升,2025年Q2佔25.6%,成為最大的國際客源。
    • 美加客源的復甦也相當強勁,從2022年Q2的1.8%提升至2025年Q2的15.3%,成為第二大國際客源。
    • 港澳、東南亞、韓國和歐洲等地區的客源也呈現不同程度的回升。
  • 主要趨勢: 客源結構從疫情期間的極度依賴本土市場,逐步恢復並走向多元化。日本和美加市場的強勁復甦,顯示了國際商務和觀光旅遊的回歸,有助於分散風險並提升營收品質。

Silks Hotel Group - YTD (Jan. – June 2025) 總營收構成 (第15頁)

此圓餅圖展示了2025年上半年集團總營收新台幣3,434,911仟元的各品牌貢獻比例。

  • Regent Taipei(台北晶華)是絕對主導者: 貢獻了67.97%的營收(2,334,532仟元),顯示其作為集團旗艦酒店的關鍵地位。這種高度集中反映了台北晶華強大的品牌價值和市場表現,但也意味著集團整體業績對單一旗艦店的依賴性較高。
  • 其他品牌貢獻:
    • Silks Place Tainan(台南晶英)貢獻11.91%(409,119仟元),是第二大營收來源。
    • Just Sleep(捷絲旅)貢獻6.39%(219,374仟元)。
    • Well Spring By Silks(晶泉丰旅)貢獻6.29%(216,055仟元)。
    • Silks Place Taroko(太魯閣晶英)貢獻2.95%(101,314仟元)。
  • 主要趨勢: 儘管晶華集團擁有多元品牌,但營收仍主要由台北晶華貢獻。未來其他品牌的擴張和成長將有助於進一步分散營收來源,降低集中風險。

Regent Taipei – YTD (Jan. – June 2025) 營收細項 (第16頁)

此圓餅圖展示了2025年上半年台北晶華總營收新台幣2,334,532仟元的各業務板塊構成。

  • F&B(餐飲)為最大收入來源: 貢獻了40.45%(944,362仟元)的營收,顯示台北晶華的餐飲業務表現強勁,不僅吸引住宿客人,也吸引大量外部消費者。這有助於多元化收入來源,降低對客房收入的單一依賴。
  • Rooms(客房)收入: 佔23.17%(540,984仟元),為第二大營收來源。
  • Regent Galleria(麗晶精品)收入: 佔14.56%(339,805仟元),顯示其高端精品零售業務具有顯著的貢獻。
  • Function Dining(宴會餐飲)收入: 佔13.61%(317,717仟元),顯示其會議與宴會業務的穩健需求。
  • ROD(可能為住宅物業管理或長期租賃服務)收入: 佔6.11%(142,645仟元)。
  • Others(其他)收入: 佔2.10%(49,019仟元)。
  • 主要趨勢: 台北晶華不僅是住宿服務提供者,更是一個綜合性的商業中心,其餐飲、零售和宴會服務的強勁表現,顯示了其多角化經營的成功和高效率的資產利用。

各季營業收入及毛利比較表 (第17頁)

此圖表呈現2019年Q2至2025年Q2的營業收入、毛利及其毛利率趨勢。

  • 營業收入(藍色長條): 從2022年Q2的2,463佰萬元低點顯著反彈,於2023年Q2達到3,337佰萬元,並在2025年Q2創下新高,達3,435佰萬元。這表明公司在疫後營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 毛利(米色長條): 趨勢與營收相似,從2022年Q2的736佰萬元回升至2025年Q2的1,134佰萬元。然而,2025年Q2的毛利略低於2023年Q2的1,238佰萬元峰值。
  • 毛利率(紅色線): 在2023年Q2達到37.10%的峰值,隨後在2024年Q2小幅回落至32.98%,並於2025年Q2微幅上升至33.01%。這表明儘管營收持續成長,但毛利率尚未完全恢復到2023年Q2的最高水平,這可能與成本結構的變化或不同業務線的營收組合有關。
  • 主要趨勢: 整體營收成長表現強勁,但在毛利和毛利率方面,雖有恢復但未完全超越2023年Q2的表現,暗示著公司在擴大營收的同時,可能面臨一定的成本壓力或營運效率需進一步優化。

各季部門營業利益率走勢 (第18頁)

此圖表展示2021年Q2至2025年Q2各主要業務部門的營業利益率變化。

  • 集團合計(深紅色線): 從2021年Q2的11.0%低點大幅提升至2023年Q2的27.5%,並在2025年Q2穩定於25.5%,顯示集團整體獲利能力的顯著改善和穩定性。
  • 餐飲部門(淺藍色線): 營業利益率持續穩定成長,從2021年Q2的7.5%上升至2025年Q2的18.2%,表現出強勁的獲利能力,且在2025年Q2超越了客房部門的利益率。這強調了餐飲業務對集團獲利的關鍵貢獻。
  • 客房部門(粉色線): 從2021年Q2的0.3%谷底迅速反彈,2023年Q2達到32.4%的峰值。然而,2024年Q2降至24.3%,2025年Q2進一步降至23.0%。雖然相比疫情期間已大幅改善,但近期略有下滑的趨勢值得關注,可能與平均房價(ADR)或入住率的波動,以及營運成本的上升有關。
  • 技術服務部門(橙色線): 營業利益率在2024年Q2達到57.0%的峰值後,2025年Q2略有下降至50.6%。儘管有所波動,但其整體利益率仍保持在較高水平。
  • 麗晶精品(灰色線): 持續是集團中獲利能力最強的部門,營業利益率從2021年Q2的52.4%一路穩步增長至2025年Q2的64.8%,顯示其奢侈品零售業務的強勁表現和高毛利特性。
  • 主要趨勢: 集團整體獲利能力顯著恢復,麗晶精品和餐飲部門是主要的獲利引擎,且餐飲部門的獲利能力持續提升。客房部門雖然從疫情中反彈,但近期面臨一些壓力。

各季稅後淨利及EBITDA (第19頁)

此圖表比較2019年Q2至2025年Q2的稅後淨利、EBITDA及其利潤率。

  • 稅後淨利(藍色長條): 從2022年Q2的390佰萬元低點顯著回升,2023年Q2達到760佰萬元。然而,2024年Q2降至728佰萬元,並於2025年Q2進一步降至710佰萬元,呈現連續兩季的小幅下滑。
  • EBITDA(米色長條): 從2022年Q2的676佰萬元回升至2023年Q2的1,114佰萬元峰值。2024年Q2為1,053佰萬元,並在2025年Q2維持在1,053佰萬元,略低於2023年Q2峰值。
  • 稅後淨利率(紅色線): 在2024年Q2達到23.23%的峰值後,2025年Q2顯著下滑至20.67%。此一下滑趨勢值得密切關注,可能與非營業支出(如利息、稅務)的增加或營收結構變化導致的利潤率壓縮有關。
  • EBITDA利潤率(淺藍色線): 在2024年Q2達到33.60%的峰值後,2025年Q2下滑至30.64%。與稅後淨利率的下降趨勢一致,這表明在扣除折舊與攤銷前的經營獲利能力也面臨壓力。
  • 主要趨勢: 儘管營業收入創下新高,但稅後淨利和EBITDA的絕對值及利潤率在最新季度均呈現下滑趨勢。這是一個值得投資人警惕的信號,可能反映了營運成本、財務費用或稅務負擔的增加,對公司的淨利潤構成壓力。

各季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 (第20頁)

此長條圖展示2019年Q2至2025年Q2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的變化。

  • 趨勢: 從2022年Q2的340佰萬元低點強勁反彈,於2023年Q2達到705佰萬元,2024年Q2進一步增長至720佰萬元,但2025年Q2略微下降至714佰萬元。
  • 主要趨勢: 整體而言,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已從疫情中大幅恢復,並維持在健康水平,但最新季度的小幅下滑與稅後淨利潤率的下降趨勢相符,需要關注。

各季每股盈餘 (第21頁)

此長條圖展示2019年Q2至2025年Q2的每股盈餘(EPS)變化。

  • 趨勢: 從2022年Q2的2.67元低點顯著回升,於2023年Q2達到5.54元,2024年Q2進一步增長至5.65元,但2025年Q2略微下降至5.60元。
  • 主要趨勢: 每股盈餘的趨勢與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一致,顯示公司盈利能力從疫情中恢復良好,但在最新季度出現小幅下滑。

獲利能力 (第22頁)

此頁包含兩個線圖,分別展示了營業利益率與稅後淨利率,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與資產報酬率(ROA)的變化趨勢。

  • 營業利益率與稅後淨利率:
    • 營業利益率(紅色線): 從2022年Q2的17.87%大幅回升,2023年Q2達到27.51%的峰值,並在2025年Q2穩定於25.51%,顯示公司在核心營運上的獲利能力持續改善。
    • 稅後淨利率(藍色線): 在2024年Q2達到23.23%的峰值後,2025年Q2顯著下滑至20.67%。這表明在營業層面獲利穩定增長的同時,非營業支出或稅務可能增加,影響了最終淨利潤。
  •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與資產報酬率(ROA):
    •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紅色線): 從2022年Q2的8.53%低點顯著回升,2025年Q2達到17.07%。這表示公司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效率顯著提升,且已接近疫前水平。
    • 資產報酬率ROA(藍色線): 從2022年Q2的3.80%低點回升,2025年Q2達到7.36%。這表明公司利用總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穩健提升。
  • 主要趨勢: 獲利能力呈現混合趨勢。營業利益率保持穩健,ROE和ROA均呈現健康且顯著的恢復,顯示公司在資產利用和為股東創造價值方面的效率優異。然而,稅後淨利率的近期下滑,則提示投資人需關注影響最終淨利潤的因素。

2025年第二季觀光旅館獲利能力比較 (第23頁)

項目 晶華 國賓 六福 第一店 華園 萬企 寒舍 雲品
營業收入
(單位:新台幣仟元)
3,434,911 682,276 1,054,769 175,561 705,040 126,012 2,598,086 1,247,915
稅後損益
(單位:新台幣仟元)
709,887 (153,540) (61,992) 161,995 (133,240) 115,938 96,897 81,389
每股盈餘
(單位:新台幣元)
5.60 (0.42) (0.32) 0.32 (0.85) 0.26 1.06 0.77
資產報酬率 7.36% -0.39% 0.06% 1.42% -0.43% 1.21% 1.30% 1.65%
股東權益報酬 17.07% -0.57% -1.28% 1.64% -4.19% 1.41% 6.36% 2.82%

此表格對比了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與其他七家觀光旅館同業在2025年第二季的關鍵財務指標。

  • 營業收入: 晶華以3,434,911仟元遙遙領先所有同業,顯示其在市場規模和營收能力上的絕對優勢。寒舍以2,598,086仟元位居第二。
  • 稅後損益: 晶華以709,887仟元的正稅後損益領先所有同業,遠高於排名第二的第一店(161,995仟元)和萬企(115,938仟元)。值得注意的是,國賓、六福和華園均呈現負稅後損益,突顯了晶華在控制成本和獲利方面的優勢。
  • 每股盈餘(EPS): 晶華以5.60元/股的EPS遠超同業。大多數同業的EPS均較低,甚至有負值(國賓、六福、華園),進一步彰顯了晶華對股東的盈利能力。
  • 資產報酬率(ROA)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晶華的ROA為7.36%,ROE為17.07%,均為同業中表現最佳。尤其ROE的17.07%更是顯著高於其他公司,大多數同業的ROA和ROE均較低,甚至有負值,表明晶華在利用資產和股東資金創造利潤方面的效率極高,具備強大的競爭力。
  • 主要趨勢: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在2025年第二季表現出卓越的獲利能力和營運效率,幾乎在所有關鍵財務指標上都顯著優於其台灣觀光旅館同業。這表明公司具有強大的市場領導地位和穩健的經營基礎。

總結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的這份法人說明會報告,全面展示了其在疫後經濟環境中的強勁韌性與積極前瞻的發展策略。整體而言,公司在營收復甦、品牌擴張、國際化佈局及非客房業務的表現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並在同業比較中顯著領先。這些亮點為公司勾勒出一個充滿活力的成長軌跡。

從股票市場的潛在影響來看,這些積極因素構成強勁的「利多」,可能推動股價上揚,吸引更多投資人的關注。然而,報告中也揭示了2025年第二季稅後淨利率和EBITDA利潤率的下滑,以及捷絲旅品牌住房率的持續低迷,這些「利空」訊息可能引發市場對獲利品質和成本控制的擔憂,對股價造成短期波動或壓抑。

針對未來趨勢的判斷,短期內,公司將持續受惠於國際觀光客回流和新據點的營運貢獻,營收可望維持成長。但同時需密切關注利潤率的變化,以確保獲利同步提升。長期來看,晶華集團的多元品牌策略、積極的國際化擴張,特別是麗晶品牌在全球主要城市的佈局,以及對ESG的持續投入,都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策略將有助於公司在全球市場上鞏固競爭力,並吸引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對於投資人,尤其是散戶而言,本報告提供了豐富的資訊,但建議不應僅僅著眼於營收的成長。投資人應深入分析獲利能力指標的變化趨勢,特別是稅後淨利率和EBITDA利潤率為何在營收創高的同時出現下滑,釐清其背後的原因是短期性的營運調整,還是長期性的成本結構壓力。此外,密切關注國際觀光市場的復甦速度、新酒店的營運效益以及各品牌(特別是捷絲旅)的績效差異,對於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至關重要。綜合考量公司的基本面優勢與潛在挑戰,將有助於更全面地評估其投資價值。

之前法說會的資訊

日期
地點
台北晶華酒店4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台新證券舉辦之「台新2025年第二季全球投資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直播或串流
公司未提供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2樓)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凱基證券與IR Trust共同舉辦之2025世界新經濟秩序趨勢主題式論壇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
日期
地點
Webex線上會議
相關說明
本公司受邀參加第一金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公司提供的連結
公司網站相關資訊連結
文件報告
公司未提供